内蒙古乌海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模拟卷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乌海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模拟卷四)
一、选择题
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④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
A.①②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6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4cm C.8cm D.6cm
4.暑假小明去北海公园游玩,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在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塔倒影B.游动的鱼C.水中白云D.绿树倒影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
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
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7.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
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棒冰解热 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秋天早晨的“大雾” 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8.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树叶上的白雪熔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淞
9.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这个实验表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再玻璃罩中发生反射
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10.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的物体,能发出人耳容易听到的声音
B.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音调
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振幅大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从声源处降低噪声
二、填空题
11.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_____透镜,它的焦距
应小于_____cm 。

13.高1.7米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则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____米,像高______米。

人向镜走近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像和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我国北方的最低气温大约是________,此温度下为什么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________. 15.“蒙面歌王”比赛现场,吉他手加大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观众在听音乐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16.一艘轮船从A 港口出发,到达B 港口后马上返回.已知轮船顺水的速度是60km/h ,逆水的速度为40km/h ,则该船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 km/h .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为178g 的铜球,体积为330cm , (1)铜球中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球的空心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多少克?
(3333
8.910/; 2.710/kg m kg m ρρ=⨯=⨯铜铝)
18.度假结束后,老罗一行人驾车回广州。

打开导航,选择了“时间少”的方案(如图所示)。

(1)若按此方案准时到达广州,车的平均速度应该是多少?
(2)到达停车场倒车时,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车经过0.01s 后收到回波。

此时汽车离障碍物约多远?(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忽略车速)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1)他先把天平放在_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

(2)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g 。

(3)若小明误将矿石放在了右盘,调平衡后,左盘砝码及游码位置仍如图乙所示,则矿石质量应为_____g 。

(4)天平是较精密的测量工具,砝码锈蚀或缺损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得的质量_____,若砝码缺损测得的质量_____。

(选填“变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0.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接着他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蜡烛的位置,使蜡靠近透镜,然后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2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

2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做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说明当时液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两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不同;从图象中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

2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

24.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g。

(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____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体积是1米³水的质量为1.0×10³㎏ 12.凸 50
13.1.7 不变 变小
14.-50℃左右水银的凝固点较高在此温度下水银凝固 15.响度;声源处. 16.48 三、计算题
17.(1)320cm (2)310cm (2)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205g 。

18.(1)72.5km/h (2)1.7m 四、实验题
19.水平 左 52.4 47.6 偏小 偏大 20.大于 照相机 远离
2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是 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22.高 90 98 < 质量 吸 不变 23.C E D E 20cm 24.4 20 2.72×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