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二高中政治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高二高中政治开学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①语言和文字②自然科学和科技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④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⑤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⑤⑥
2.截止2013年底,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累计服务群众已达13亿人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99%的行
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建成65万家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4年完成“十二五”目标。

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及各种文化活动
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③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
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

汉语成
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4.近段时期,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托举哥”周冲… … 这些事寻常但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

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5.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
筑文化于一体。

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

完成下题。

【1】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
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②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③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④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印记。

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好骑楼,
正确的做法是: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算盘的学习要求。

对珠算文化进行申遗、传承和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

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

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

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孔子第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孔垂长带领台湾儒学专家董金裕等,在山东图书馆报告厅与家乡父老一起畅谈当代儒学发展。

你认为对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正确做法是
①重视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全面继承,大力弘扬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0.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13.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

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A.民族性B.时代特点C.平等性D.开放性
14.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导向。

这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5.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当前“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令人乍舌:中国人每年要倒掉1000亿斤粮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已然成为全社会大力倡导的餐桌美德。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遏制“中国式浪费”需要每一位公民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②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节俭文明风尚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文化素养④倡导传统道德,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
16.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

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雄”、无名志愿服务者等“最美”人物纷纷闪亮登场。

这说明
①人们对髙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②道德力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③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④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

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现实生活中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但许多人一方面斥责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的“随大流”,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应该:
①开展法制教育,提升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意识
③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德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8.2013年“感动中国”对获奖人陈斌强的颁奖词是“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 从文化生活角度,做到材料中表达的“一代代传承”需要
A.加强国家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对传统道德功能的理解,全面的继承
C.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
D.加强对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的把握,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19.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也有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还有守礁二十年的南海卫士等等。

在这些道德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民族精神是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C.应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D.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和先进性
20.历时6年建成的广东省博物馆,将藏品16.6万余件(套)及镇馆之宝等免费全面向市民开放,产生巨大社会效应。

请你为广东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广东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文化普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21.2013年3月4日,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

展览内容由“光辉榜样,时代楷模”和“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两部分组成。

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②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④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

《大雨》系列微电影是融合了时代元素的主旋律作品,依据北京2012年“7•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

它描写了在自然灾害面前,北京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互助,共抗灾难的感人故事,演绎了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难忘片段,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

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
①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
③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④展现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中国佛山二岁女童遭两车碾压而18路人漠然相视的报道出来后,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有人认为这是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片面宣传“老人倒地扶不得”这一社会现象的恶性发酵后果,与媒体的报道、评论以及微博论坛的渲
染是有一定关联的。

你认为媒体片面报道的直接原因在于
A.优秀文化没有起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的强大功能
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现象
24.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是
①文化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把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途径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二、简答题
1.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
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
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此,有些人认为,网络对人
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有些人的观点的认识。

(12分)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当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总结我国文化的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
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回答:、
(1)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12分)
(2)从文化创新途径角度,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
3.崛起的中国需要精神旗帜,当代中国人需要健康向上的中国梦,而文化强国战略正是托举起这个梦想的大舞台。

随着中华文化的旗帜在世界的舞台上高高飘扬,文化强国的梦想正孕育出我们民族新的希望。

某校高三学生开设
了“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主题探究互动。

以下是各小组展示搜集到的材料。

小组一:不久前,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巴扎诺夫称,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去年招收的90名新生中,有
30名把中文作为了专业方向。

外国学者对中华文化兴趣盎然,选择汉语作为专业方向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这并
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

中文热、中国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个侧面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小组二:去年,中国作家莫言捧得了世界文学领域最高奖;中国杂技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谱写了中国杂技的
历史新篇;国产影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博弈国外大片,《泰囧》创造了以小搏大的票房奇迹,《一九四二》、
《白鹿原》也让它们的观众群竖起了大拇指。

在厚重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
命文化、争奇斗艳的民族民间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小组三:文化强国的梦想并不是少部分人编织的,而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叠加。

去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
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文化单位为城乡百姓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文化服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有望被纳
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小组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打
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多个省区市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
加值率先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行业领军。

文化产业的日益强大,让我们的
软实力硬气起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分别阐释各小组选材的理论依据,并总结其各自有关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措施。

(16分)
新疆高二高中政治开学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①语言和文字②自然科学和科技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④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⑤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⑤⑥
【答案】D
【解析】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由此判断①②⑤⑥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

2.截止2013年底,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累计服务群众已达13亿人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99%的行
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建成65万家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4年完成“十二五”目标。

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及各种文化活动
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③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②说法错误;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大众文化,而不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③不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
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

汉语
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答案】B
【解析】A“文化的趋同”的说法错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不包括语言,因此C
说法错误;题中重点强调了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答案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4.近段时期,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托举哥”周冲… … 这些事寻常但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

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因此①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优秀的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③说法错误;题中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②④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5.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
筑文化于一体。

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

完成下题。

【1】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
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②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③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④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题中的海口骑楼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说明了海口骑楼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的说法错误,④排除;答案A正确。

【2】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印记。

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好骑楼,
正确的做法是: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禁止利用的说法错误,排除;在保护骑楼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模式讲古楼保护的更好,因此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建筑。

6.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算盘的学习要求。

对珠算文化进行申遗、传承和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时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①不符合题意;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的说法错误,④排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②③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

7.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

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

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答案】B
【解析】作答时注意题中材料强调了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震撼了西方评委,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B正确;材料仅仅谈到了中国杂技《舞空竹》,并没有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A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

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而不是发展教育,④说法错误;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

9.孔子第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孔垂长带领台湾儒学专家董金裕等,在山东图书馆报告厅与家乡父老一起畅谈当代儒学发展。

你认为对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正确做法是
①重视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全面继承,大力弘扬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孔子和儒家思想属于传统文化,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③符合题意;思想对社会发展会起到影响的作用,但不会起决定作用,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全面继承”的说法错误,应是批判继承,④说法错误;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0.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表现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即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1.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①②③符合题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国家现阶段的中心任务,④不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2.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