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人口和民族(专项训练)(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9 人口和民族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山东临沂·一模)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

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降水
2.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青藏高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位于()
A.柴达木盆地B.雅鲁藏布江谷地C.阿里高原D.湟水谷地
(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胡焕庸线”是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县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有人把人口分布与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

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能提高“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B.实施大规模人口西迁C.实施海水西调工程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4.下列属于“胡焕庸线”西侧的地区是()
A.松嫩平原B.吕梁山脉C.大巴山脉D.银川
5.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A.巴西B.加拿大C.德国D.澳大利亚
(2024·江苏南京·二模)下图中数字为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数字编制的依据及目的分别是()
A.行政区的经济水平、促进经济发展B.行政区的方位特征、方便行政管理
C.行政区的生态状况、保护生态环境D.行政区的民族状况、保护传统文化
7.统计某行政区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可以准确获取该行政区的人口信息有()
①自然增长率①老龄化水平①迁移流动①性别结构①文化水平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23-24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该线两侧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显著。

为打破胡焕庸线两侧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条与之垂直的地理界线——博台线(连接新疆博乐市与台湾省台北市的西北—东南走向轴线),可成为中国区域发展新的均衡线。

下图为我国胡焕庸线和博台线的走向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8.与胡焕庸线相比,博台线沿途的自然环境差异更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①大气环流①距海远近①地形地势
A.①①B.①①
C.①①D.①①
9.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建设博台线能()
A.缓解发展不平衡现状B.缩小南北方资源矛盾
C.短期逆转东西人口净流动方向D.改善西南部交通状况
(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

受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人口重心的位置相对呈不同变化趋势,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民族人口重心的位置变化轨迹图。

完成下列小题。

10.1990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
A.始终向西南方向偏移B.比1953~1990年的波动更大
C.向汉族人口重心靠拢D.位于汉族人口重心的西南方向
11.与汉族人口重心变化轨迹相比,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变化轨迹相对活跃,其主要原因有()
①民族、人口政策差异①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状况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①人口迁移频率与强度差异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22-23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存在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寨,村寨的空间分布除受地形起伏度、河流距离、海拔高程等自然因素影响,也与生活生产习惯相关,如傣族、壮族等擅长稻作,苗族、纳西族等惯于发展山地农业。

下面左图示意云南各少数民族村寨与河流平均距离分布统计,右图示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沿河流支流等级分布统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不同少数民族距河远近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计方式B.民族聚居C.出行方式D.方言交流
13.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多集中五、六级河流的主要原因是()
A.水质优良B.水量丰富C.山洪少发D.灌溉便利
(23-24高三下·江苏苏州·期中)工信部2021年先后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促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覆盖100%市、97%县、40%镇,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

下图为我国首批18座5G试点城市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均为试点城市所在省区的有()
A.豫鄂赣B.晋冀鲁C.津浙桂D.黔闽粤
15.关于试点城市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省级行政中心B.均位于平原地区
C.均在黑河—腾冲以东D.有十个是省会城市
16.小明上大学的地方在A省区,小明在该省区最可能体会到的民族风情是()
A.壮族民歌节B.那达慕大会C.泼水节D.开斋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024·江苏宿迁·一模)(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开始,采用入户方式调查以下人口基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

材料二图1为“五普城乡人口结构图”,图2为“六普城乡人口结构图”,图3为“五普、六普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1)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描述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49岁、50岁以上)城乡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推测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上述三个年龄段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

(6分)
(2)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6分)
(3)请在答题卡的中国地图上绘出“胡焕庸线”,并写出该线起止地点和省份简称。

(4分)
18.(23-24高三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司马迁线”和今天的农牧分界线“胡焕庸线”均不同程度地穿过
了山西省。

前者是一条阶段性的分界线,它只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尚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

而“胡焕庸线”是自元代以来与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更稳定的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直至今天,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材料二“走胡线”体验者借由这两条规律线的位移来理解山西诸多人文现象的自然本质。

体验者从晋北的长城遗迹开始,沿黄河东岸南下,直至晋南中条山脉和沁河河谷,然后沿汾河向北折返,回到晋中的田野里。

下图为“走胡线”山西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1)分析汾河谷地古文明遗址密布的原因。

(6分)
(2)分析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的人为原因。

(6分)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有些专家认为胡焕庸线可向西迁移,另一种声音是胡焕庸线不可破。

(3)你支持哪种观点,如果支持向西迁移,试列举应采取的措施,如果认为不可破,试分析其原因。

(6分)19.(22-23高三上·江苏宿迁·开学考试)(1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3月份以来,四川省凉山州多次多地点发生森林大火,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材料一四川省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表起伏大,山脉多呈南北走向,岭谷相间,山高林密,相对高差可达5653米。

材料二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28°N,102°E)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海拔1510米。

该地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称,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

材料三西昌古称邳都,从秦汉时期设立郡县开始,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西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美誉。

境内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拥有全国唯一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近年来,西昌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等称号。

下图为西昌及周边地形图。

(1)简析春季凉山州易发生森林大火的自然原因。

(6分)
(2)评价西昌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
(3)分析西昌市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