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A . 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B . 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海马
C .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
D . 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
2. (2分) (2018七上·江海期末) 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象“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 . ①→④→⑤→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⑤→①→④→③
D . ⑤→④→②→③
3. (2分) (2017八下·威海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类群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A . 疟原虫、血吸虫和瓢虫都是昆虫
B . 鱿鱼、章鱼和草鱼都是鱼类
C . 兰花、菊花和荷花都是被子植物
D . 乳酸菌、根瘤菌和酵母菌都是细菌
4. (2分)(2020·恩施) 如图是常见的微生物的形态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甲、乙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丙能够用来生产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
C . 丁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 . 甲、乙、丙、丁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无性生殖
5. (2分) (2018七下·泰兴期末) 能保护细胞内部,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的结构是()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6. (2分)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作()。

A . 演示实验
B . 模拟实验
C . 验证实验
D . 直接实验
7. (2分)(2017·肥城模拟)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大小的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A . 2组,温度、空气
B . 2组,温度、消毒棉球
C . 2组,温度、细菌
D . 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8. (2分) (2017七上·德阳期中)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①滴水②撕表皮细胞③擦片④加盖盖玻片⑤染色⑥吸去多余液体⑦在水中展平.
A . ①②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③①②⑦④⑤⑥
D . ①②⑦④⑤
9. (2分)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小黑点均不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盖玻片上
D . 反光镜上
10. (2分)(2019·江西模拟)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要将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将装片移向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A . 向上③②
B . 向下④①
C . 向下③①②
D . 向下③②
11. (2分) (2019七上·密云期中) 植物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存在: ()
A . 细胞壁
B . 线粒体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12. (2分) (2015八上·夏津期中) 2002年3月25日22时25分,“神舟”三号飞船搭载着刚产出两天的受精乌鸡蛋进入太空,科学家想研究太空环境对鸡的()的影响。

A . 受精卵
B . 胚胎
C . 胚盘
D . 卵细胞
13. (2分) (2018七上·河源月考) 动物或人体组胞最外层结构是()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角质
14. (2分) (2016六上·肇源期中) 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A . 作出假设→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
B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 . 提出问题→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D . 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表达交流→实施计划→获得结论
15. (2分)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16. (2分)(2017·遂宁)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玻片
B . 物像太小一一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 . 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 . 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17. (2分)(2019·莱芜) 实验课上,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发现视野变暗。

为调整视野亮度,他可以()
A . 转动转换器
B . 转动反光镜
C . 转动细准焦螺旋
D . 移动玻片标本
18. (2分)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 .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B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 . 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D .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9. (2分) (2016七上·定州期中) 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如图用具中必须要用的是()
A . ①②⑤④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③④⑥
D . ①②③⑤
20. (2分)我们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A . 细胞数目的增多
B . 营养状况的好坏
C . 细胞的分化
D . 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1分)
21. (7分)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如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结构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写有关结构的名称.
(1)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写有关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叶片的________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________ 细胞中却有着丰富的叶绿体.
22. (5分) (2017七下·费县期中) 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这样做的
目的是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观察者认为[2]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3. (8分)(1)调查时要明确________ 和________ ,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某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________ 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3)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①________和 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24. (8分) (2017七上·天水期中) 把名词与相应的功能对应起来
A.上皮组织 ________ a.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B.输导组织 ________ b.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C.结缔组织 ________ c.贮存营养物质
D.肌肉组织 ________ d.产生和传导兴奋
E.营养组织 ________ e.分裂产生新细胞
F.保护组织 ________ f.保护和分泌
G.神经组织 ________ g.收缩和舒张
H.分生组织 ________ h.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25. (2分)如果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 ;而若要了解蚕的发育过程,则应采用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资料分析法.
26. (1分) (2017七上·武威期中)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三、画图题 (共1题;共5分)
27. (5分)请根据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所看见的细胞结构,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方框中画出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并标注出细胞格结构的名称.
四、实验分析题. (共3题;共20分)
28. (7分) (2018七上·潮阳期中)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细胞的结构判断乙是________细胞,因为它没有[⑥]________。

(2)[②]是__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甲细胞最外层是[①]________,它对细胞具有________作用
(4)细胞结构中[③]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5)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________(填序号)
29. (8分)(2020·通辽) 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丙、丁、戊、己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选择放大倍数为________×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使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后,调节图甲中的[________](填图中数字)使物像更加清晰。

(2)为了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需制成临时装片,取植物细胞前,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图中b表示________,通过该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图戊为植物的叶片,属于植物体的________器官。

(5)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生理过程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可拉动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30. (5分) (2017八上·新化期末) 小阳同学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酵母菌发酵知识,对“发酵现象”产生了兴趣,心想:酵母菌发酵受温度影响吗?回家后做了如图所示改进实验: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编为甲瓶和乙瓶,各装入3克干酵母、10克白砂糖、100毫升不同温度的水,实验现象记录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矿泉水瓶现象(30分钟后)
(1)瓶中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甲瓶和乙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为得到科学的结论,小阳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如果实验中将乙瓶的水温由30℃变为80℃,会有更好的实验效果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1分)
21-1、
22-1、
22-2、
22-3、
23-1、
24-1、
25-1、
26-1、
三、画图题 (共1题;共5分)
27-1、
四、实验分析题. (共3题;共20分) 28-1、
28-2、
28-3、
28-4、
28-5、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30-1、
30-2、
30-3、
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