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

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

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 )
A .开通丝绸之路
B .七下西洋
C .六次东渡日本
D .西游天竺取经
3.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
( )
A .君臣礼仪的规范
B .君主专制的削弱
C .君臣关系的融洽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4.1840年6月,载有4 000多人的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战争正式开始。

1842年8月,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
约》。

这场战争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与图4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6.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

这次会议是
(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7.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
年份 1912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厂家数
622
941
1275
1644
1973
2321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8.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
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 .川陕革命根据地
9.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都城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

为了
-------------

--------------------此
--------------------

--------------------上
--------------------

--------------------

--------------------无
--------------------
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0.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做出战略决战的决策。

为此1948
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1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奠定了新中国
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这一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4.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下列哪次会议后()
A.1922年华盛顿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5.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称为对外开放
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6.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

其回归与下列哪一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有
( )
A.依法治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科教兴国
17.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
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制度”产生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罗马
18.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
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
A.西班牙人
B.阿拉伯人
C.土耳其人
D.葡萄牙人
19.“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A.推行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D.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共产党宣言》是激励无产阶级为实现公平公正社会制度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该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 .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D .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21.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B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D .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卷入大战
22.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发出了攻占冬宫的信号。

经过激烈战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以上场景发生在哪次革命中 ( )
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23.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
A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4.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 .“冷战”局面的形成
D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25.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体是
(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 .联合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 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

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材料三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同时根据自己一生行医用药中对药性的实际体验,
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
--------------------

--------------------上
--------------------

--------------------

--------------------无
--------------------
效------------
这部巨著被译为日、英、德、法、拉丁、俄等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图5所示的文字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被称作什么文字?图6 (1)研究哪一朝代商业活动和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资料。

(4分) (2)材料二中的这位数学家是谁?(2分) (3)请说出材料三中李时珍编写的这部药物学巨著的名称。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

……所谓
“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哪一个国家?(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主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2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寻求振兴中华的民族复兴之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斗争。

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材料四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卷
--------------------上
--------------------

--------------------题
--------------------无--------------------效
------------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笫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康有为、孙中山探索民族复兴的
实践活动各一例。

(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意义?(2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了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列举一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科技、国防等领
域的重大成就。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感悟。

(2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实现从图7手工操作向图8机器生产的转变,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何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
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4分)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
重大突破是什么?在生物科和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的科学家是谁?(4分)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