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国与天下:汉赋中的天子、士僚与国家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的展现上 , 汉赋与史传、 诏诰和奏疏等文本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赋提供 了一种更接近士阶层本源
心态 的叙述 , 特别是 其 中天子和士僚 两种 形象 的消长及其 叙事 主题 的变化 , 为我们研 究汉代 国家观 念 的 演化提 供 了值 得注意 的视 角 。
据史料的记载 , 汉赋兴起于武帝时期 , 汉书 ・ 《 礼乐志》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 , 云 “ 祠太一于甘泉 , 就 乾位也 ; 祭后土于汾阴, 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 采诗夜诵 , 有赵 、 、 、 代 秦 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中 , 为士 民所尊 , 不 势与 富室 亡异 ” ¨ , 代 中央集权 的政 治制 度 因此 而 得 以确立 。汉初 的赋 作便 鲜 汉
明地 反 映 了天 子 和诸侯 之 问的矛 盾 。如司 马相如 在《 上林赋 》 中写道 :
亡是 公 听然 而 笑日 : 楚 则 失矣 , 齐亦未为 得 也 。夫使 诸 侯 纳 贡 者 , 为财 币 , 以述 职 “ 而 非 所
臣服 。
汉高祖刘 邦统 一天下 之后 , 一方面继 承 了秦 代 的郡县 制 度 , 另一 方 面又 大封 异 姓诸侯 王 , 成 了一 形 般所谓 的半封 建半郡 县 的制 度 。与西周封 建类似 , 汉初 的诸侯 王在 自己的王 国 内有 高度 自治 的权力 , 由
收稿 日期 :00 — 2 2 1— 2 8
多举 司 马相如等 数十人 造为诗赋 , 略论 律 吕 , 以合八音 之调 , 作十九 章之歌 。 以正 月上辛 用事 甘泉 圜丘 ,
使 童男女 七十人 俱歌 , 昏祠至 明。夜 常有神光 如流 星止 集 于祠 坛 , 天子 自竹 宫 而望 拜 , 百官 侍祠 者 数 百 人 皆肃然 动心焉 。 儿 这段文 字描写 的是天子 和百官 甘泉祠 祀 时望 拜夜祭 的情 景 。在 武帝 所定 的宗 ”
也 ; 疆 画界 者 , 为 守御 , 以禁 淫也 。今 齐列 为 东藩 , 封 非 所 而外 私 肃慎 , 国逾 限 , 海 而 田 , 捐 越 其 于义 固未可也 。且二 君之 论 , 不务 明君 臣之 义 , 诸侯 之 礼 , 事 争 于 游戏之 乐, 囿之 大, 正 徒 苑 欲
以奢侈相 胜 , 荒淫相 越 , 此不 可 以扬 名发 誉 , 而适足 以贬 君 自损也 。 I 【( 3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21 0 0年第 3期
君 国与 天下 : 赋 中 的天 子 、 汉 士僚 与 国家观念



( 中山大学 中文 系, 东 广州 50 7 ) 广 125 摘 要: 从汉武帝时汉赋 的兴起一直到 东汉后期 汉赋的转型 , 汉赋 中的天子和士僚 两种形 象及其叙事 主题
文章编号 : 7 0 2 (0 0 0 —加6 —O 1 3— 4 9 2 1 ) 3 6 4 5
秦 汉帝 国 的建 立 , 志着古代 中国的政治体 系进 入 到 中央 集权 的专制 制度 。这 一 制度 变迁 对 当时 标 不 同阶级 、 阶层和 群体 的国家观念 所模 塑的作用 是研 究 中国思 想史 的学 者 所不 能 忽视 的。社会 结 构 的 变动往 往 与思想传 统和观 念形态 的演进存 在互 动关 系 , 同的阶级 、 不 阶层 和群体基 于不 同的政 治 目标 以 及他们 在社会 结构 中所处 的位置 和相互关 系 , 造 出不 同的 国家 观念 的意义 体 系 。在 对 这些 意义 体 会创
教礼 仪 中 ,太一 ” 为星名 。《 “ 原 史记 ・ 官书》 : 中宫 天极星 , 天 说 “ 其一 明者 , 一常居 也 ; 太 旁三 星三公 , 或
日子属。 ” 船 武帝前 的诸帝均无“ … 太一” 祠祭 , 后来武帝 听从毫人谬忌 “ 天神贵者泰一 , 泰一佐 日五 帝” 的奏议 , …¨ 在长安城东立祠奉祭 , 太一 ” 使“ 从天极星升格为最高天神 , 并以代表方位 的五帝辅 佐。在国家观念上 , 这一宗教礼仪 的制定标志着武帝时期 中央集权 的和乌有 先生 极夸 齐 、 两 国风物 之 奢靡 巨丽 , 楚 而代表 天子 的亡 是公 则 认 为此 “ 二君 之论 ” “ 是 不
务 明君 臣之 义 , 正诸侯 之 礼”, 、 诸 侯 的奢 侈 相胜 是 僭 礼 逾 制 的表 现 。从 子 虚 、 齐 楚 乌有 先 生 到 亡 是公 ,
作者简介: 春华 (9 8 , , 聂 17 一) 男 广东韶关人 , 中山大学 中文系博士后 , 主要研究方 向为 中国古代文论。

6 ・ 4
此而导致的国家权力的分化为汉帝国带来 了不稳定因素 , 因此 , 消释诸侯王的权力便成为汉代天子的重
要 政治 目标 。历 经几代 天子 的削 分损 抑 , 至哀 、 之 际后 各诸 侯 王 “ 平 皆继体 苗 裔 , 属疏 远 , 于 帷墙 之 亲 生
的 变化 体 现 了 中央 集权 的“ 国” 君 意识 和 儒 家理 想化 的 “ 下 ” 的 此 消 彼 长 的 关 系。 通 过 对 汉 赋 形 象体 系和 天 观
叙事主题的研 究, 以发现 国家观念和社会结构之 间的互动关 系以及 这种 关系对 国家政体所产生的影响 。 可
关键词 : 赋 ; 汉 天子 ; 士僚 ; 国家观 念 中图 分 类号 : 0 . I 62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我们可以发现汉初士阶层在身份意识和国家观念上的微妙转变。子虚和乌有先生身上有较为浓厚的先
秦 游 士之风 , 而亡 是公 至少 从 观 念 上 已是 大 一 统 专制 制 度 下 的士僚 了 。汉初 的游 士之 风 尚盛 , 梁孝 王
“ 招延四方豪杰 , 自山东游士莫不 至”l 吣 ; _ ’淮南王“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125; 间献王“ [(4 河 ]1) 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