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常规检验单及详解
手把手教您解读医院的化验单(实用难得,收藏备用)

手把手教您解读医院的化验单(实用难得,收藏备用)从朋友圈近来的朋友请手把手教您解读医院的化验单(实用难得请收藏)来源:成长必读血常规“常规”二字的英文为routing,常缩写为RT或Rt.因此血常规又可写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项血液化验,习惯上也称作“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18项内容。
虽不是特异性检查,但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
(1)红细胞计数英文缩写:RBC(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测定英文缩写:Hb或HG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②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减少:①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②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化学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3)白细胞计数英文缩写:WBC(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完整版)教你看懂化验单各科室【全】学医必备

看懂化验单(蛮有归纳性的,学医的有必要把此当珍藏版呵呵)一,尿常规二,血常规三,其他检查五,生化检测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二,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三,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1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四,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五,碱性磷酸酶ALP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七,胆固醇CHOCHO0~5.18mmo1/L<20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八,甘油三脂TG0~1.6pmmo1/L青年<150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九,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1.16-1.55mmo1/L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检验科 看懂化验单

白细胞计数的意义 细
中性粒 细胞
胞
数
• 白细胞主要有两大变化
1生理性变化 2.病理性变化
应注意 白细胞计数低不
一定是病毒感染,也可 以为细菌感染,如伤寒; 白细胞计数高也不一定就 不是病毒感染,如风疹病 毒
年令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次交叉)
临床检验报告单 的解读
检验科
郑宏图
一、血液常规分析 二、肝功能分析 三、肾功能分析 四、血脂分析 五、血凝分析 六、乙肝二对半分析 七、血尿定位分析的应用
血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
• 正确理解细胞计数数量变化 • 掌握应用MCV、MCH和MCHC鉴别诊断贫血的
方法
• 理解RDW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血尿定位分析的临床应用
➢技术来源:
我院与2013年引进了相差显微镜和超高倍显微成像 系统,因红细胞形态观察对检查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对异常红细胞形态观察判断模糊不清及主观上的误 差,直接影响诊断的正确性,所以我院派2名同志前 往上级医院学习该项技术,该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四 平市及周边地区的空白。
➢检测对象:
和治疗
病因学分析
MCV/RDW
血小板系统
• 血小板一般来说有四个参数:PLT计数、血小板平均
体积(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血小
板压积(PCV)。
• MPV的意义:
每个人的MPV随着身体本身的血小板数目的变化而 变化 ,MPV可用于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生成减少 2.破坏过多
胆红素测定
• 总胆红素 • 直接胆红素 • 间接胆红素
酶类测定
医学检验报告单解读

医学检验报告单解读1.血常规检验:一般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其中白细胞计数可判断身体的免疫功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贫血情况,血小板计数则与凝血功能有关。
2.血生化检验: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血糖值可用于诊断糖尿病,血脂指标则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肝功能主要通过血清酶学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而肾功能则主要通过血肌酐、尿酸等指标来评估。
3.免疫学检验: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及抗体、抗原等免疫指标的检测。
这些标志物的异常值可能与恶性肿瘤相关。
4.电解质检验:主要包括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测定。
这些指标与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神经和肌肉功能等密切相关,异常值可能反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5.生化免疫测定:包括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测。
甲状腺功能主要通过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来判断;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与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相关。
除了以上常见的检验项目,报告单还会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其他特殊项目的检测,如血气分析、肝炎病毒标志物、骨密度测定等。
每个指标的结果都会列出一个具体的数值,并注明正常参考范围,以便医生进行判断。
此外,医学检验报告单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值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正常参考范围;其次,有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可能会随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最后,报告单上只有结果数据,但往往需要综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来做出最佳的诊断。
总之,医学检验报告单是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解读,可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然而,报告单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医生的专业解读,才能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学会看医院的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

学会看医院的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血液检查一、血液一样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躯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躯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害、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详解生化检验单

血脂系列五项1、总胆固醇(TCH)增高:糖尿病、肥胖症、肾病综合症、胆结石、糖尿病性肾小球综合症、脂肪代谢障碍症等。
降低:重症肝损害、营养不良、贫血等。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增高:II型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等。
降低:低蛋白血症、无p-脂蛋白血症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体液因素。
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增高: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慢性肝炎。
降低:见于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IV型高脂血症等。
4、甘油三酯(TG)增高:突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病综合症等。
降低:甲亢、重症肝损害、吸收不良综合症等。
5、脂蛋白(a)即LP(a)增高:家族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冠状动脉梗塞、糖尿病等。
降低:胆汁性肝硬化等。
血清酶学检查1、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肝坏死、肝癌、胆管炎、胆囊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炎、多发性肌炎、酒精、化学毒物、药物等因素致肝损害。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见于急、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变、心肌炎、心肌梗塞、肾炎、胆管炎、皮肌炎等病症。
3、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见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胆道结石症、胆管癌、肝癌、纤维性骨炎、佝楼病、骨折修复愈合期。
4、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见于肝炎、心肌梗塞、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贤病综合征、休克、溶血性贫血等病症。
肝功能1、总胆红素(TBIL)增高见于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等病。
2、直接胆红素(DBIL)增高见于胆石症、胆管癌、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3、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疾病。
4、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增高见于急、慢性肝炎等病乙肝两对半HBsAg阳性:乙型肝炎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变,慢性HBsAg 携带者或原发性肝癌。
看懂化验单(学医的珍藏版)检验科常见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状。精液中大量白细胞并见红细
胞者多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
核,大量红细胞者可见于外伤或
肿瘤,如查见癌细胞那么为诊断
生殖系统癌极有意义。
精子计数
炎症时可见成堆脓细胞,如白细
100-200×109/L,乳白 胞每高位视野多于 10~15 个即
色液体,可见卵鳞脂小 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体,WBC 低于 10 个
尿液 HP 值升高 见于进食大量 植物性食品,尤 其柑桔类水果, 无缺钾的代谢 性碱中毒,持续 呕吐,呼吸性碱 中毒、尿路感 染,餐后,肾小 管酸中毒等。 PH 值减低见于 饮食大量动物 性食品,缺钾性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饥饿,严峻腹 泻。
尿蛋白质定性 尿糖定性
Pro 阴性㈠ GLU 阴性㈠
阴性
阳性表示糖尿病 及肾性糖尿
阳性表示糖尿病
阴性 酮症酸中毒及各种缘
故造成的呕吐
阴性
阳性表示肝脏损 害及溶血
阳性提示血尿、
血红蛋白尿,见于肾
阴性 炎、肾结核、肾结石、
肾肿瘤、尿路损伤及
溶血等
阳性提示血尿,
阴性
见于肾炎、肾结核、 肾结石、肾肿瘤及尿
路损伤等
实验名称
标本 正常参考范 临床意义 围
乙型肝炎外表抗原〔HbsAg〕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EV〕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GV〕
血清(浆) 阴性 血清(浆) 阴性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血清(浆) 阴性
乙肝病毒康复后 或注射疫苗后
反映 HBV 的复制 和判定传染性强 弱,急性乙肝 HbeAg 短暂阳性, 持续阳性提示转 为慢性。
出现于急性乙肝 后期、慢性 HBV 感染时。
尿亚硝 NIT 酸盐试 验 尿沉渣 镜检: RBC 红细胞
常规化验单结果解读ppt课件

治疗,动态监测。药物如:非诺贝特等。
编辑版ppt
30
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系。
合适水平 ≤3.12mmol/l。边缘水平:3.15-3.16mmol/l。 升高:>3.64mmol/l。
若体检发现LDL升高,除了注意饮食,还应服用药物治疗。 常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服药后注 意定期复查血脂水平,并注意复查肝功、肾功能,防止 药物不良反应,使血脂控制在稳定的水平。
1.白细胞增高 : ①急性细菌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③急性大出血; ④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⑤肿瘤性增高:
若高于30×109/L此值有白血病编的辑版可pp能t ,应做末梢血涂片分类和骨髓6检 查。
2.白细胞减低 ①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常规化验单结果解读
编辑版ppt
Contents
血常规结果解读
尿常规结果解读
肝功能结果解读
肾功能结果解读
血脂结果解读
血糖相关结果解读
编辑版ppt
2
血常规结果解读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检查项目: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编辑版ppt
5
白细胞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若低于0.5×109/L,则极容易感染,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感 染措施,密切观察。
编辑版ppt
7
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4.0~5.5)×1012/L; 女性为(3.5~5.0)× 1012/L ;
常见检验报告单解读ppt

35
36
ALT AST
急性病毒性肝炎
Ø ALT显著↑↑↑、 AST显著↑↑,ALT/AST>1 Ø 病毒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3-5周逐渐下降 Ø 急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再升高,为急性→慢性
慢性病毒性肝炎 、
Ø 转氨酶轻度↑或正常,ALT/AST>1
的 Ø 若ALT/AST<1,提示肝炎进入活动期或肝硬化
(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 ,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 婴儿约减少30%。
(2)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可使肾上腺素增 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
(3)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由于需氧量增加,使红细胞生成素生成 增加、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多。
临
床 意
非病毒性非肝病
义 转氨酶正常或轻度上升,ALT/AST<1。
酒精性肝病时AST可显著升高,ALT可正常, AST/ALT 常>2 。
肝硬化
Ø 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终末期转 氨酶正常或降低
ALT AST
急性心梗
、 Ø 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
的 临
高峰,4~5天恢复正常;若再次增高,提示梗死 范围扩大或有新的梗死
22
嗜酸性粒细胞
p 生理变化 (1)年龄变化: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约为(0~0.8)
×109/L,5~15岁约为(0~0.5)×109/L。 (2)日间变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
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 式分泌有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
医院检验报告单解读

医院检验报告单解读目录1. 解读医院检验报告单1. 血常规检验2. 尿常规检验3. 血糖检测4. 肝功能检查5. 肾功能检查6. 血脂检测7. 血液凝血功能检查8. 血尿酸检测9. 其他检查项目1.1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出血等情况。
1.2 尿常规检验尿常规检验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来评估肾脏功能和全身健康状况的一项检查。
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指标。
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肾脏功能、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情况。
1.3 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用来评估血糖水平的一项检查。
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表现,而低血糖可能是胰岛功能异常或胰岛素过量的表现。
通过血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管理血糖异常,预防疾病的发生。
1.4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酶的活性和总蛋白、白蛋白、胆红素等参数,可以了解肝脏是否受损、程度如何。
1.5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的健康状况。
肾功能检查还包括尿液的蛋白定性、定量等项目。
1.6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血液中脂质代谢情况的一项检查。
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通过血脂检测可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时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7 血液凝血功能检查血液凝血功能检查是评估血液中凝血系统功能的一项检查项目。
通过测定凝血相关蛋白、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判断出血和栓塞的风险。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

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浓度: mmol/L) 空腹 餐后2h
糖尿病(DM) ≥7.0 ≥11.1 糖耐量异常(IGT) <7.0 7.8~11.1 空腹血糖过高(IFG) 6.1~7.0 <7.8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4~6%
化验(单)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为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 为开展医学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意义:筛检疾病;
鉴别诊断; 药物监测; 提供临床咨询
化验单的种类
形式上—— 两大类
内容上—— 数十种
化验单的种类
两大类的样式
(一)印有检验项目名称的化验单 (二)无印检验项目的化验单——空白化验单 专用报告单 (常用)
序号 HBsAg 1 + 2 + 3 +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P469
抗-HBs + + + HBeAg + + + 抗-HBe + + + + + 抗-HBc + + + + + + + +
ESR(血沉) 93mm/60min
↑
↑
经 一 段 药 物 治 疗 后 , 病 情 得 以 控 制 , 又 做 了 如 下 实 验 室 检 查
ESR(血沉) 53mm/60min
血常规异常结果
WBC 49.4×109/L LY 10% 中性粒细胞(75+10+2)%>75% 杆状核+晚幼粒(10+2)%>5% ——核左移 中毒性颗粒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通用课件

化验单的解读步骤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注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存在误差,需了解检测 方法的可靠性。
2. 对比参考值:参考值范围是判断指标是否异常的重要依据,应与当地 或权威机构发布的参考值进行对比。
化验单的解读步骤与注意事项
3. 结合病史
对异常指标进行解读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综合分析。
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误差,医生需要参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活动,如参加培训、定期校准仪器、检查试剂质量等。同时,医 生也需要对自己的操作进行严格要求,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解读步骤 1. 核对患者信息:确认化验单上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是否与患者相符。
2. 了解检测项目:了解每个检测项目的名称、意义及参考值范围。
化验单的解读步骤与注意事项
3. 分析检测结果
将检测结果与参考值范围进行对比,观察有无异常指标。
4.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对异常指标进行分析,初步 判断其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异常解读与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 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等。白 细胞明显增多时常提示有并发症发生,应及时尽 地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中性粒细胞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 坏:急性心肌梗死等。
白细胞减少
见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白细胞显著减少时 常有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表现,易患感染。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通用课件
目 录
• 化验单概述 • 化验单各项目解读 • 化验单异常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 化验单解读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

❖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 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 有传染性。
❖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
2、尿常规—针对性强;辅助诊断其他系统疾病。
意义—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安全用药监护;职 业病的辅助诊断;健康状态评估
3、便常规—特异性强,是微生物检验不可缺少的内容。
意义—判断肝胆系统功能;了解消化道病理情况;微生物、寄生虫的检出
4、其他体液—对某些疾病的筛选和诊断有特殊意义。
❖ 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3.4~17.1umol/L(0.2~1.0㎎/dl) 0~6.8umol/L(0~0.4㎎/dl) 1.7~10.2umol/L(0.1~0.6㎎/dl)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P469
❖ 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1
学会辩证的看化验单
1、不可孤立看结果,全面分析下结论。 2、参考范围做对比,分析结果高与低。 3、昂贵检查都做遍,基础检查把病显。 4、化验目的有不同,诊断注意三方面。
医学检验标本采集常见问题
病人准备情况 标本采集 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1、病人 需安静状态采集标本 (注意生理性因素影响) 状态 不同状态引起不同指标异常——紧张、劳累、活动
恢复。
❖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常规化验单解读

整理课件
15
❖ 血小板数减少 : ①血小板产生减少,见于造
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 血病、急性放射病;②血小板破坏亢进,见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进行 体外循环时;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血常规影响因素
整理课件
22
❖3. 葡萄糖(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颅 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 细胞瘤等。
❖4. 胆红素(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性或阻塞性黄 疸病。
整理课件
23
❖5. 尿胆原(URO) 正常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①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 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等病 症。②尿胆原减少,多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 等。
危急值 <0.15 或 > 0.6
整理课件
12
❖临床解读
1. 红细胞比积增高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
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 大面积烧伤等。
2. 红细胞比积减低 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 种类不同,红细胞比积减低的程度并不与红细 胞计数值完全一致。
整理课件
13
❖血小板
方法:血细胞分析仪 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抗凝剂。 血小板正常参考值:
(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 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
(2)肾前因素如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 不全,休克等。
(3)肾后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 引起的尿少;尿滞留。
(4)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
检验科-常规检验报告解读

果酱色 食大量咖啡、巧克力;阿米巴痢疾、肠套叠
(柏油色)黑色 上消化道出血
31
3、粪便的理化检查
• 正常成人的粪便为成型便,条带状。
性状
临床意义
粗棒状或球状 便秘、患儿(可能为巨结肠症)
白色黏液便 肠壁受刺激、直肠炎、肠痉挛
性
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状
鲜血便 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及痔疮等
肝细胞损害: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烧伤、出血; 消耗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甲亢); 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静脉输注晶体液过多等
37
2、各项指标解读
(2)胆红素代谢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总胆红素:80%非结合胆红素+20%结合胆红素
6
2、各项指标解读
(3)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皮肤病如湿疹、剥脱 性皮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少见: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7
2、各项指标解读
(1)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性疾病: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和
总数减低。
血
红
蛋
特殊情况:
白
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检验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
11
2、各项指标解读
红 病理性增多:
细 相对性增多: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糖尿病
检验科常规检验单及详解

一,尿常规二,血常规三,其她检查五,生化检测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得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与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1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碱性磷酸酶ALP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胆固醇CHOCHO0~5、18mmo1/L<20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得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得判断。
甘油三脂TG0~1、6pmmo1/L青年<150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得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1、16-1、55mmo1/L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与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尿常规
二,血常规
三,其他检查
五,生化检测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ALT
0-40U/L
①显着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
T-BIL
0~1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
D-BIL
0~1
参考总胆红素
总蛋白
TP
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
ALB
~L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碱性磷酸酶
ALP
成人20-110U/L
儿童20-220U/L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
CHO
CHO
0~L
<200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
TG
0~L
青年<150
老年<200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HDL-C
男>40()
女>45()
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
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
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L
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淀粉酶
AMS
血清0-220U/L
尿<1000U/L..
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CO2-Cp
~%
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六,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①HBsAg、HBeAg、抗HBc(1 、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
俗称"大三阳" 。
②HBsAg、抗HBe 、抗HBc(1、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
俗称"小三阳"。
③HBsAg、抗HBc(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④抗HBs、抗HBe 、抗HBc(2、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⑤抗HBe、抗HBc(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⑥抗HBs(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⑦抗HBc阳性(5项):急性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