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兵爷的心愿
柴双政
嫩娃谈了三个女朋友兵爷都不满意。
嫩娃是兵爷的亲孙子。
兵爷是嫩娃对爷爷的敬称。
爷爷是抗战老兵,身高一米九零,即使活到九十五岁,拄着拐杖走路也是腰板挺直。
嫩娃把爷爷称兵爷,是调侃中满含敬佩。
嫩娃是兵爷对孙子的爱称。
嫩娃是名牌大学学生,学计算机,身高一米六五,走路拖泥带水。
兵爷把孙子叫嫩娃,是疼爱中略有不满。
大二开始,嫩娃就陆陆续续往家里领女朋友。
领回家,先直奔爷爷房间让兵爷过目。
兵爷总会把嫩蛙的女朋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三五个来回,然后并不说话,而是用见面礼的金额表达自己的判分。
嫩娃领回的第一个是四川姑娘,细胳膊细腿,小巧玲珑。
嫩娃用不断搓手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满意。
但是兵爷的见面礼是十元!
嫩娃领回的第二个是江浙姑娘,吴侬软语,莺莺燕燕。
嫩娃用佝偻着腰,围着姑娘不停地转圈的夸张方式向兵爷宣示自己的欢心.
可是爷爷的见面礼依然是十元!
嫩娃领回的第三个是东北姑娘,一听到姑娘的家乡,兵爷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床上弹了起来,可一打量那姑娘,兵爷就不停地咳嗽。
见面礼就当然还是十元.
这次,嫩娃不再像前两次那样调侃着问,兵爷,这个妹纸肿么了?大大的打赏有木有?而是奇怪了,结巴了,愤怒了:“兵!兵!兵爷啊,你还不满意啊,她可是我们的班花,我们全班都说她长得像章子怡!”
张什么?兵爷没有听懂。
“兵爷,您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孙媳妇?您老给指条明路,好让属下按图索骥!”嫩娃腔带哭音。
兵爷吸一口烟,说:“我早就说过了,咱们家该换种了,不能再生个娃娃,像个猴儿,打起仗来……”
嫩娃立刻打断兵爷,抢白道:“你又要说中条山战役了吧,又要说你们排和日本鬼子拼刺刀了吧,又要说身大力
不亏,多杀鬼子保自己了吧,又要说拼到最后就剩下你和大贵两个大块头了吧!告诉您吧兵爷,那是你们国民党无能!打仗是要靠机灵、靠智慧的,不是光靠大块头硬拼的!您整天看电视,您看看人家《雪豹》里的周卫国,靠的就是学问,文章就是一小鲜肉嘛!再说了,现在打仗都在计算机上,人连面都不见,要那大块头傻不拉叽的有什么用?你就是个施瓦辛格,就是个人猿泰山,就是个变形金刚,就是个哥斯拉,一导弹也给轰没了!还说什么换种,粗不粗俗啊!再说了,要换种您给我爸说呀,我妈才一米五零,一米五零能生我这么一个一米六五的猴崽子就不错了!没有把我生成侏儒您就万幸吧!您叫我找一个高大威猛的,般配吗?人家能看上咱这小身板吗?……”
嫩娃突然不敢说了,因为他看见爷爷满脸抽搐,嘴唇哆嗦,手也颤抖着摸索拐杖……嫩娃知道自己话说多了,话说过了,尤其是说“我妈”的那几句,那是戳到“文革”留给兵爷的一辈子的隐痛了。
就在嫩娃抱头“猴”窜出兵爷房间的同时,兵爷的拐杖也箭般地追出,不过毕竟人老力衰,强弩之末,拐杖不及嫩娃的速度,很快瘫软落地。
但是,兵爷的吼声还是追入嫩娃的耳鼓:“滚!滚!你他娘的和电视剧一样屁话连天!”
抗战胜利70周年庆典的第二天,嫩娃接到父亲的电话:“你爷快不行了,想你,赶快回来看看你爷!”父亲沉吟一下又说,“带上你的对象!”
在兵爷咽气前,嫩娃终于带着对象赶回到家中。
听说姑娘家在内蒙,在儿子和嫩娃的帮助下,兵爷使劲儿抬起了身子,错动眼珠打量了一番姑娘,也不知道是满意还是回光返照,兵爷双目含津,眼睛有了不一样的光亮。
兵爷还用尽全力扭头示意了一下枕头。
枕下赫然放着一万零一元的红包!
出了兵爷的房门,高高大大的内蒙姑娘将红包双手递给泪眼婆娑的嫩娃。
嫩娃一推,看着她说:“你拿上吧,谢谢你急我之困,满足了爷爷的心愿,这个就权当是给你的租赁费!”
“我一分钱也不要!我什么钱都不要!”姑娘涨红了脸,望着公司里的这个叱咤风云的Ⅳ精英,深情地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三次写兵爷“不满意”,既设立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兵爷与嫩娃的争吵作铺垫。
B.小说中嫩娃对兵爷的抢白,对比了不同时期的战争特点,生动形象地从侧面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国防科技的进步。
C.“扔拐杖”“吼”表现了兵爷脾气暴躁的一面,选孙媳妇一心考虑打仗需求,则表现了他这位老兵的战斗情怀。
D.小说语言质朴生动又诙谐幽默,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便于读者对故事进行审美再创造。
2.小说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试就主要人物分析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3.小说结尾(两段)具有喜剧的诙谐之趣,试结合内容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整体的碎片和碎片的整体(节选)
①在关注当代音乐的整体演进时,有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楚,就是发展到今天,生机勃勃的摇滚乐大体上已经崩溃。
②这不是一次耗散的过程,不是筋疲力竭的穷途末路,不是。
摇滚乐体内的结构物质生长变异得太快了,仅仅三
四十年,作为起源的若干基质,由于快速的聚变和裂变,已经变成一大堆性质各异的各色新质。
结果摇滚并不像是一个成熟个体,倒更像是一个接受了未知精卵而受孕的细胞。
伴随着它的成长,这个细胞分化出各种具体之物,并且分裂、脱落,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全不相干……这时观察者才发现,“细胞”的性质并不是一种性质,而是包孕着多个方向和各种可能性的一种活性;在初期是性质不能确定的统一体,在后期分裂为一个个分别的个体。
至二十世起末,摇滚的内涵和外延均已大到自身无法承受,不断外逸的力量终于使它像烟花一样绽放。
核心消失了,边界消失了,“摇滚”这一名词已不能指认它的任何特征。
③有什么艺术是有名称但却从无核心所据的吗?摇滚乐正是这样的概念。
当你说甲壳虫是摇滚乐,李·佩里是摇滚乐,立体声实验室是摇滚乐,伦敦未来之声也是摇滚乐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那么摇滚乐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甚至现代歌曲这样一个无比宽泛的概念都包不住它了,因为它还包括了现代器乐。
④这些年,我几乎像黑洞一样吞吃世界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新乐队、新乐人,但感觉到的东西并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在经受了最早的淹没感觉后,又在迅速经受因太少而导致的缺氧感觉,我发现,当聆听达到一定的广度之后,便会发生如下情形:经常,在信息媒介上有所耳闻但却一直无缘一见的所谓奇异音乐,等一旦接触到了,发现其实是你早已经历过的一一在别处,别的人,别的时间、别的乐种,别的民族或别的门类那里一一已经历过了,这产生了我对信息时代的新的认识:知识爆炸并没有发生,正在发生的是如识的融聚: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数量大得骇人,看起来浩繁得让人惶恐,实不知这只是假相的无限。
虽然数量无比巨大,但它们都向着有限数量的核心集聚,包括有限的源头、有限的路径和有限的方向。
经常自问的倒是:有何新事?
⑤世界的全部音乐真的就只是几个套子。
不断突破如先锋音乐者,往往也破不了那几个套子,没接触到世界时,他们会为黑豹①惊奇,会为唐朝②惊奇;待接触到世界,我们还是会惊奇:为斯托克豪森③惊奇,为吉奥·古尔伯图④惊奇;待深入到世界,惊奇消失了;你也许会得出结论:世界上不多不少,只有几样东西。
⑥套子是什么?在内,套子是有限的深层音乐结构;在外,套子是有限的世界音乐“物种”,并且,这些音乐“物种”像人种一样,也在趋于同化,趋于更少的种类数量。
所以你一旦深入下去,你会发现世界的丰富性,永远不会超过“预计”:有限的深层音乐结构,有限的世界音乐种类,并且正在趋于同化。
而无限是什么呢?它或者是形式各样的重复和泡沫,或者是你不需要了解的,而你需要了解的就是那么多,那么多里有无限,数量里却不会有无限。
⑦这不禁让人感叹:创新和独创如此之难!那么当世界的全部只是几个套子的时候,音乐的创新在哪里?音乐的未来在何处呢?
⑧我记得,当我像一个黑洞一样无选择地通吃自己见到的一切陌生唱片,我发现了边界——那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并非是在无限扩张,而只是在一个边界内发生着:真正不同的,是旧世纪在封闭的状态下形成的各民族传统,这几乎就是人类音乐所有的种类储量;是新世界的新物质激发的新形式,这可能就是人类音乐所有的种类预期,这个预期也有边界,存在于当下的,永远不会突破这样一些新物质激发的形式:包括电子,机器,全球信息网,扩大的宏观微观宇宙。
⑨回望中国乐坛,你会发现,新民族音乐家赵季平、周龙、黄荟、刘健、张维良,古典先锋音乐家林乐培、谭盾,
民族先锋音乐家瞿小松,郭文景,看似不奇但其实甚奇的何训田,以及一切从旧摇滚中出走的成名英雄一一比如窦唯,比如陈底里,他们都是尚不能预期的变数,是艺术的生长点,是活着的大音乐。
他们加入了历史正在生长的部分,是现世的拍案惊奇,是历史正在新生、萌动、变化的过程。
我想,他们是否对我们有些许启示。
[注]①②黑豹、唐朝是中国内地摇滚乐队。
③斯托克豪森是二十世德国最伟大的前卫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学家。
④吉奥吉尔伯图是二十世纪巴西著名歌手,音乐人。
1.第④段加点词语“缺氧”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摇滚乐现状阐释释正确的一项是
A.摇滚乐已经彻底溃散,它的溃散显示出创新期的来临。
B.摇滚已经分裂成无数新个体,没有概念可以涵盖它。
C.摇滚乐边界在扩张,而且扩张将会无止尽地发展下去。
D.摇滚乐边界在扩张,它现在不源于任何一种音乐种类。
3.根据文意,对“有限的世界音乐物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摇滚乐与非摇滚乐
B.民族音乐与世界流行音乐
C.民族古典音乐与民族先锋音乐
D.民族音乐传统与新世界的新形式
4.阅读第⑤段,请对其语言特点如以分析。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
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
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
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
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
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
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
编期。
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
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
同时,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
过去,也有一些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
格林兄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
说白了,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
同时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
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
这一点,与过去的连环画受到儿童读者喜爱是同样道理。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故事的价值亟待重估。
民间故事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故事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摘编自谭旭东《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对许多民间故事大都还只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改编和重述。
B.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与欧洲经历过民间故事改编期密不可分。
C.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
D.目前一些出版社在形式上做出了改变,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值得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用美国叙事学家伯格的分析充分阐述了必须认识到民间故事价值的观点。
B.文章通过对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分析引出对民间故事如何改编的论述。
C.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重述的方法。
D.文章对比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引导人们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过去缺乏大众化的民间故事是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
B.再好的民间故事如果不能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民间故事如果能够用新的语言和思维来改编,就可以进入到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中。
D.要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就必须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值得人们传承的精神要素。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太宗论
宋孔文仲
缙绅之论,皆以为唐太宗之德业,可以追迹三代之盛王;予以为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耳。
太宗当隋氏之乱,辅翼高祖起义晋阳,以一旅之师转战天下,所向必败其军,取其将,包其地。
及已即帝位,政事简肃,尊儒重贤,法度文章,稍稍修立,而憔悴之.民,复见升平之世。
由是言之,太宗可谓明天子矣。
及其务名尚
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虽然
..,秦皇坐招天下之乱,汉武大穷中国之民,而太宗之失,未至于此,予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
请略言太宗之失四事,以为君.国者戒。
《春秋》书公会戎于潜,说者以为御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盖夷狄者,天地幽阴之气,聚于障塞之表,散于沙漠之上,故其君臣无阙庭之礼,其士民无冠带之制,先王视之,若猿狖之在山,鱼鳖之在泽也。
其来不以为荣,其去不以为辱,其毁我不足忧,其誉我不足喜。
而太宗溺于四夷之.甘言,称“天可汗”而以临之,屈天子之贵,下从酋长之号,以徼名于流俗之间,其失一也。
蕃夷种类,非有礼义忠信之心,慈良岂弟之意也,特屈于不得已而稽首于我,譬如鹰隼,饱则飏去。
先王知其然也,投之不毛之区,置之荒忽之地,使其耳不闻中国之金石,目不覩宗庙之礼,其心冥然如圈豚笠彘,不识堂陛之上,然后奸谲之心,悖乱之计,伏而不生。
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
《黄石公记》曰:“舍近而图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而图近者,逸而有终。
”先王非不知廓地万里以为广,聚四夷之财以为富,然夏、商、周之盛,地不过五千里,而夷狄之国不与.焉,知其力不足以守也。
太宗略取四夷之地而并置州县,使其将士更往递戍于风霜砂砾之野,河源险阻之上,万里奔命,九死一还,舍本而争末,空内以.实外,其失三也。
夫夷狄之性,非可以法度、风化调习之也,先王待之甚轻,责之甚简.,虽有傲慢不逊,往往置之度外。
周宣之时,玁狁内侵,至于太原,其事变亦已亟矣。
宣王未尝投袂抚剑角逐之也,命将驱之出境而止。
太宗愤高丽出不逊语以拒使者,于是戎衣亲征,涉大海,冒寒暑,至亲持戈于马上以身先士卒,吮骁将血以感厉三军。
以人主之尊,而与徼外之小国争一旦之儁,败则辱国,胜则.不武,其失四也。
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而太宗兼有之,臣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
(选自《舍人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
..,秦皇坐招天下之乱虽然:即使如此
B.以为君.国者戒君:君主
C.而夷狄之国不与.焉与:亲附
D.责之甚简.简:简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憔悴之.民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而太宗溺于四夷之.甘言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C.空内以.实外约以.连兵大举
D.胜则.不武则.刘病日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就亮明观点“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唐太宗的历史功过,并且通过比较阐述了观点。
B.文章分别从追求名声、遗祸子孙、驱遣将士、争胜境外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唐太宗在处理与“夷狄”的关系上存在着的严重错误。
C.本文和《六国论》一样,条理层次特别清晰,又都属于史论,以古讽今,富有现实针对性,虽立论标新立异,却洞见历史的另一面。
D.全文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既有举例论证,又有引用论证,既有比喻论证,又有类比论证,还有对比论证和比较论证,灵活多变。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
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务名尚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
(2)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烛烛晨明月(节选)
佚名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由时间写起,突出时令特征,见出旅途的艰辛,为下文道别做铺垫。
B.三四句描写了江汉奔腾、浮云飞翔之景,依托阔大的境界,表现高远的志向。
C.五至八句通过强调山川阻隔,相距遥远,句句突出“远”字,感情更加浓盛。
D.本诗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感情深沉,风格古朴。
2.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3)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几句,从对方着笔,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采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动丰满。
请从《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中任选一个次要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
不超过150字。
8、“成绩排名”,一直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
但近日,我省出台的有关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公布按照考试成绩的排名属于“违法”。
对此,有人提出了疑问:不排名,拿什么激励学生?对这个疑问,请你作一回答。
字数在80字以内。
9、根据材料写作。
歌德在谈到反对他的敌手时说:“这种人可分为几类。
第一类由于愚昧,他们不了解我,根本没有读我的书就指责我;第二类由于妒忌,我通过才能获得的地位引起他们的醋意;第三类自己不成功,觉得被我压住,不能宽容我。
第四类是因为我的作品中的确存在毛病。
”我们的成就和观点遭到别人反对,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