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毒性及防毒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
5
氯乙烯中毒
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氯乙烯气体所引起的神经、消化、呼吸 等系统病变以及导致肢端溶骨症或肝血管肉瘤的临床改变。
-----------氯乙烯中毒。 侵入途径: 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可经皮肤吸收。
.
6
工业上接触氯乙烯主要用作制造聚氯乙烯单体, 其中清釜工接触最多, 其次为离心、干燥或抢修中。 人在30g/立方米浓度下有头晕、羞明、恶心、呕吐; 人在180g/立方米浓度时,可出现麻醉 症状。
●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挥发性强,在大气 中易被光解,也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亦能被空气中的氧 所氧化成苯甲醚、甲醛及少量苯乙醇。
.
3
●用途: 洗印照片、产品包装、药品装管、家用器具包括 PVC以及其他许多塑料制品的生产 ;制造管道、电线电缆、 涂料、包装材料、农用薄膜、家具、室内装修、汽车零件 等。
.
12
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①加强对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的管理,认真 贯彻和落实化工部关于防护用品的管理规 定。
②严格执行化工部制定的“四十一条禁令”。
.
13
.
14
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 呼吸。就医。
.
9
▪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 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 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 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闪点(℃):< -17.8 ,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
.
2
●氯乙烯是有毒物质,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会导致肝癌。 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 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 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其热分解产物有氯化氢、 温馨提光示气:、一有氧致化癌碳性等的。只遇是光氯或乙催烯化单剂体会,发塑生料聚本合身并并放没热致。癌作用
.
7
▪ 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急性中毒:轻度
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 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 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接触后可很快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序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 2)肝脏损害:少数患者发病数日后出现肝大,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
氯乙烯的毒性 作用
及防护措施
.
1
●氯乙烯(chloroethylene)也称乙烯基氯,化学式为CH2CHCl, 是卤代烃的一种,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单体。 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微溶于水,有醚样的气味。
●氯乙烯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
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熔点-154 ℃,沸点-13.9℃,
如ALT升高等。
▪ 3)皮肤黏膜刺激:皮肤接触该品液体可出现局部麻木、红斑、水肿、
水疱,甚至坏死。
▪ 4)眼睛接触:可出现怕光、流泪、充血等刺激症状。
.
8
紧急情况防护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
冲洗皮肤,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呼吸道接触: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
11
事故发生的原因
①在9#聚合釜内氯乙烯有毒气体很浓的不安全状态下,无视“四十一条”禁令 ④聚氯乙烯车间对上岗工人虽多次以多种形式进行过安全教育,但当班 和他人劝阻,以毛巾当防护用具,擅自单独进釜取扳手,致使在釜内中毒窒 人员和值班长等人在紧急状况下,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应变能力较差, 息死亡,实属违章作业。 在违章下釜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没有拿长管式防护面具或适用的氧
②班长气急呼于吸救器人,,而在采没用有不救符护合安安全全措要施求的的情过况滤下式,防盲毒目面使具用下不釜符救合人安。全由要于求的 过滤处式置防不毒当面,具使,违是章该作起业事。故的重
③值班要长原在因上。述情况下,没有采取果断措施,阻止违章下釜,是造成中毒窒息 死⑤亡车的间重安要全原管因理。工作不够仔细,检查不力。厂部、安环处对防护器具监 督、检查不够严格,在事故发生时有的工人自我保护能
.
10
安徽合肥化工厂氯乙烯中毒事故案例
1988年11月6日18时40分左右,合肥化工厂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进出料工将9# 聚合釜出料后,在打开人孔盖过程中,不慎将18英寸(457•2mm)活络板手掉入 釜内。出料工用毛巾捂着嘴,单独擅自下到釜内取扳手,中毒晕倒。1名班长 见状即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下入釜内救人。上面监护的同志在喊叫无反应的情 况下,积极组织抢救,将人救出聚合釜。经医院多方抢救无效,2人于当晚先 后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