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精品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精品10篇)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1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呢?这个暑假,妈妈带着我去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一解我的疑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奇松和怪石。

黄山的松树真多,喊得出名的就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黑虎松、连理松、团结松、竖琴松等等。

迎客松是黄山最著名的松树,你瞧,门票上、纪念品上印的全是它。

在玉屏楼边上,我看到了它,它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怪石也很有趣,每一块有每一块的样。

从云谷索道上去,我们就看到了梦笔生花。

传说诗仙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写完后将笔随手一掷,那笔就化作一座笔峰,笔尖变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

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一路往上,经过北海宾馆,我们看到了猴子观海。

只见它蹲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悠闲地望着翻滚的云海。

猴子观海下来,我们选择了西海大峡谷这条路线。

这条路线
壮观极了,也险极了!山路一边是笔直的石壁,另一边是悬崖峭壁,往下望去,腿都不禁软了。

我小心翼翼地扶着石壁,慢慢地往下走,生怕掉下去,要是掉下去的话,肯定粉身碎骨了。

到了稍平缓的地方,我们就停下来观赏这壮观的景色,我和小伙伴还指着远处的山峰,取起了名字,那块状似蜗牛的石头就叫“蜗牛石”吧,那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就叫“仙人峰”吧……
坐着地轨缆车到了白云宾馆,往下走,我们看到了有趣的鳌鱼峰。

只见鳌鱼趴在山峰上,昂着头,张着大嘴巴,它是要干什么呢?哦,我知道了,它前面有几颗圆圆的石头,酷似一颗颗螺蛳。

原来,这就是“鳌鱼吃螺蛳”呀。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有:手机石、象鼻石、童子拜观音、玉玺峰、仙人晒靴、犀牛石……
黄山下来,回味起那奇松,那怪石,我不禁想起了徐霞客《漫游黄山仙境》中的最后一句:“黄山漫游终告别,将身离去心却留。

唯有身临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绝。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2
爬上安徽的黄山,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字:奇。

黄山上的云雾是奇的。

这种奇,是一种朦胧的奇:爬到半山腰,云雾就像一条白色的围巾,环在山的颈子上,它穿梭在树梢,
飘忽在我的眼前,切断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处迷雾之中。

这种奇,是一种梦幻的奇:不知不觉就爬上了山顶,我终于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云海。

她似轻纱,笼罩着山姑娘的脸庞;她如溪水,潺湲在你的脚下。

这种奇,是一种缥缈的奇:我在山顶徘徊,一缕缕烟雾,悄悄地曳过我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凌波微步”的飘逸,也让我感受到了“衩袜步香阶”的轻巧。

松是奇的。

他们破石而出,有的站在山路旁,有的挺立在悬崖边,有的则顽强地生长在峭壁上。

那些松树有的在缥缈的云雾中站岗;有的伸出奇形怪状的胳膊,为游人指路;有的则像一顶顶大绿伞,装扮着这座秀丽的黄山。

一棵棵松树挺拔在黄山上,组成了秀丽的“黄山奇松图”。

什么“盼客松”,什么“麒麟松”,听着名字就倍感亲切。

特别是那“阅尽沧桑色更鲜”的迎客松,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形象可爱,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好像在说:“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快进去参观。

”他们在云雾中傲然挺立,让黄山充满梦幻。

山上的岩石当然更是奇了。

什么“仙人晒靴”,什么“金鸡叫天都”,听着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

令人叫绝的是“天狗望月”,你看,似乎是从美丽的天空中驾云而来了一条健壮的狗,望着月亮,对着深蓝的天空不住地大声嚎叫,好像已经陶醉在那璀璨的星空中。

更奇的是“猴子观海”,那块岩石宛如一只猴子,它双
脚脆直,望着虚无缥缈的云海,仿佛对这梦幻般的云雾充满了好奇,其形态逼真,让不计其数的游客驻足痴望。

温泉也是奇的。

我们来到温泉旁,池子里的水正“咕噜咕噜”冒着泡。

我们脱光衣服,跳了下去。

在温泉里,我忘记了学习的劳倦,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整个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温泉真奇妙啊,怪不得被列入黄山四绝。

“黄山的景色真是名副其实的‘奇’啊!”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喃喃自语道。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3
黄山风景区它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著称,徐霞客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

暑假的一天,我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

我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终于到了出发的时候了。

车开动了,一路上,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著名的风景名胜去区--黄山。

观看美景,我发现黄山的松树与其他山的松树是不同的。

苍劲的树干,翠绿的松针,十分壮观。

最有名的还要算玉屏峰边的“迎客松”了,伞状的树冠,每个小枝上都有许多松针,频频地
伸向游客,随风轻摆,把人们的目光紧紧吸引,也让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起这松的美。

(好!)
黄山的石更是怪石磷峋、鬼斧神工,光滑而有陡峭的山壁显得格外的雄伟、壮丽,人们还帮这些怪石取了名字呢!看,那边山头的螯鱼驮金龟,再看那边,是龟蛇二将守云谷;左边的蛇高抬着头,好象在仰望天空,右边的龟趴在那儿,好像在晒太阳,呵,尾部还有一个蛋呢!再往前走,山石之中,一块手机石耸立在那儿,呵,这么大一个手机,信号肯定是满格,打到月球上都没问题。

绕过这个山头,我们来到了“飞来石”的脚下。

听导游讲,这块“飞来石”就是拍《红楼梦》的那块石头,摸了它就能消病除灾,幸福长久。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迫不及待地绕着块灵石摸了摸。

我们的兴致正浓,导游已经催我们下山了,我依依不舍的(地)离开了黄山,真有一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引用诗句结尾,很好!)
评:写景,能够有合理的想象,巧用了拟人、联想,非常好!奇松、怪石,条理清晰!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4
暑假,我和爸爸相约去安徽黄山旅游。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黄山市。

曾在语文书上领略到过有关黄山的风貌,它的奇、险、峻、峭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终于有机会和它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内心不免有些激动起来。

我们爬了数不清的台阶,走了数不清的山路,才到达了黄山的半山腰。

但它的壮丽景色已经初露端倪,我扶着栏杆,使劲地踮起脚向远处望去,山外有山,层层叠叠,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的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随着人群缓缓地向前移动,一个又一个书上描述过的景点一一出现在我眼前。

“快看!快看!那是猴子观海。

”前方不知谁大声道。

我也伸长脖子向远处看去:在对面的山顶上,一只小猴子正安静地端坐着,望着眼前的云海,真是惟妙惟肖,我不由得发出阵阵感叹,真希望那小猴子能突然变成孙悟空,驾起筋斗云向我飞来,让我能在黄山和孙悟空来一个亲密接触。

我正想着,又有人说道:“那就是仙人指路吧?”我又好奇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还真是:一位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抬起,好似为游客指路,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游过了好多景点,终于可以坐缆车了,缆车慢慢地向山上移动,高度越来越高,角度也同时越来越陡,我的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看来我的恐高症发作了,真希望缆车快点到山顶。

好不容易到达山顶,我赶忙下车,脚踏实地的时候发现,双腿好像已经不听我的话了,软绵绵的。

在山顶看黄山,又是另一番景象。

山尖被云围绕着,阳光的
照耀下,真似人间仙境,让我流连忘返,心中不由得再次感叹,黄山大自然真有神来之笔,我的激荡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黄山之行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它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黄山,我会再次来看你的!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5
在黄山,我看见了波涛汹涌的云海、欣赏了奇形怪状的山石、攀登了直插云霄的山峰……然而我却对奇特的黄山松和令人陶醉的黄山日出情有独钟。

跨进黄山,嗅到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是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美”
黄山松是“美”的。

坐在缆车上,透过玻璃窗往下看,陡峭的岩壁上黄山松千姿百态,郁郁葱葱。

黄山松有着顽强的生命。

山中看不见一点土,但是它们却硬是倔强地在山石上开枝展叶在陡峭的悬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屈不挠地生存下来。

它们早就是黄山的主人,舒展开手臂迎接四方来客。

据说黄山上的那棵“迎客松”已经有上千年树龄了。

黄山日出也是“美”的。

到了黄山一定要目睹一下壮观的黄山日出。

记得那次凌晨三点我们就起床了,乘车前往光明顶——黄山日出的最佳观景点。

由于山上与山下温差很大,尽管妈妈给
我披上了大衣,但还是抵不过山上的大风我被冻得瑟瑟发抖要求不看日出了。

“呼呼”风姑娘像是在存心搞恶作剧一般,旁边的黄山松被大风吹得摇摇晃晃,看见在这样环境下的我想着那参天“迎客松”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屹立在绝壁悬崖,一点一点长成的呀!我不禁有些愧疚不在嚷嚷的要回去了。

大约是早上五点半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方已经逐渐亮了起来,那天与山的相接处变成了橘红色,而且越来越红;越来越亮,我的心激动了起来。

大人们都把手机相机举在头上跳好焦距,我更是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似乎只在眨眼间,一个小红球跳了出来。

啊,他红红的把万道耀眼的金光洒向一座座秀美的山峰、一棵棵挺拔的黄山松……我也与其他游客一起沐浴在黄山灿烂的阳光之中。

黄山大“美”名不虚传我多想牵着你的手带你一起去看看那如梦如幻的世界啊!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6
周五回到家里,妈妈就告诉我说,明天要带我去黄山旅游,可把我高兴坏了。

早就听说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终于也有机会去看一看了。

于是,我很努力的把作业全部写好了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才四点钟我就被叫醒了,迷迷糊糊的洗脸、刷
牙、吃早饭,到了车上继续睡。

等我被妈妈叫醒时,就看到车窗外的大块石壁上面刻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徽'字,有草书、有隶书、有楷书……实在是壮观。

问了妈妈才知道,这就是”百徽崖“。

到了黄山脚下,我们本来都是摩拳擦掌的准备爬黄山了,但是导游却因为怕人太多,影响速度,极力劝说我们坐缆车上到半山脚,还说了一大堆的理由。

后来我们一大车的人都妥协了,买了缆车票。

人实在是太多了,买好票排队的时候我们就一直被动的被人流挤来挤去,挤到后来,竟然发现爸爸被挤丢了,打了电话才知道,爸爸已经被挤到了最后面。

我和妈妈只好跟着人流先上了缆车,同一个车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不过大家都有说有笑的。

突然,缆车抖了起来,大家都惊叫出声,只有我一点也不害怕,他们都夸我胆子好大,我可得意了。

我往下面看的时候,还看到了好几只猴子呢。

下了缆车,等到了爸爸以后,我们就开始爬山了,没一会儿,就看到了蒲团松,我在另外一个角度看的时候,发现这里就像一只老鹰守护着松树一样,导游说这就是有名的”飞鹰守蒲团“。

我们经过了迎客松,来到了天都峰脚下,这次,我们几个人不管导游如何的舌灿莲花,都坚持要去爬天都峰了,要不然,黄山都白来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我是走在第一个的
呢。

可是后来我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我和爸爸妈妈走散了,肯定是他们太慢了,我正想回头去找他们的时候,看到了妈妈的一个同事,于是跟这个叔叔借了手机,打电话问妈妈怎么办,原来妈妈在等爸爸呢,爸爸是个胖子,爬得太慢了。

妈妈让我跟着这个叔叔先走,她会到山顶找我的。

经过了危险的”鲫鱼背“,终于到了天都峰顶。

我倚着栏杆往外面看,原来黄山这么美啊!翠绿茂盛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石、满天变幻的云彩……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听导游的,而是坚持爬上来了,虽然爬的那么辛苦,一切都是很值得的。

不知多久后,耳边传来了爸爸妈妈的声音,原来他们也到山顶了,我们一起看风景,一起拍照片。

经过休息之后,我们一起下山到了车站。

下山途中也体会了”下山比上山累“的至理名言。

黄山真美,也真好玩,虽然爬山那么累,可我已经期待着下次再去爬另外的几座山峰了。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7
国庆节七天假期,爸爸妈妈带我走进了黄山的怀抱。

凌晨两点,我们就跟随导游开始向黄山进发。

首先我们乘景区的大巴到达慈光阁,然后我们乘索道上了玉屏峰。

可惜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下雨,我们冒着小雨来到了黄山的第一站---迎客松。

迎客松从山崖上破石而出,它有一丛枝杆斜伸出来,好像
欢迎远方的客人。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对面险峻的天都峰,象鼻石和睡佛也都尽收眼底。

这时天已大亮,放眼望去,四周山峦起伏、层峦叠翠。

群山周围飘着大片的云雾积累起来就变成了美丽的云海,突然一阵风吹过,我们就全都置身于云雾之中了,好像腾云驾雾一般。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了玉屏峰,来到了莲花山的半山腰,这里的石头更是形形色色,有的像鸳鸯戏水,有的像龟兔赛跑,有玉兔守灵芝,还有孔雀守莲,这些酷似动物的石头真是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接着我们要下百步云梯了,百步云梯要比泰山的十八盘陡峭的多,下面是万丈深渊,台阶几乎是直上直下的,我和妈妈不敢看前面,只能看着脚下,侧着身子,扶着山崖一步一步的挪下去。

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顺着狭窄的山路走到了鳌鱼峰,峰顶上有一块象鱼的石头,它张着大嘴,有眼睛,还有鱼鳃,非常的逼真。

山上的风很大,我们只能紧紧的抓着栏杆排成一排,一个接一个的向前走。

穿过鳌鱼峰,走过天海,我们就到了光明顶,也就是本次黄山游的最高顶。

站在光明顶上,可以看到黄山的全部景色,非常遗憾,因为天气的原因,我们没有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因为我们都置身于云雾之中了,虽然看不到全景,但是也看到了黄山雨中的景色。


在峰顶上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苍松翠柏也若隐若现,在云雾中,我们好似羽化成仙,就像来到了玉皇大帝的金銮宝殿一般。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只有你亲身进入黄山的怀抱,你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天气,我们没有看到黄山的全景,但也看到了黄山的另一番美,希望下次来能看到黄山晴天的美。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8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前往黄山浏览观光,一路上,我的脑海中不为浮现出千姿百态的山峰和清澈见底的小溪,想象看黄山的美丽景色。

到了黄山以后,我们先来到了九龙泉,站在九龙泉脚下仰望,瀑布分九叠从顶,倾泻而下,宛如九条威武的白龙从天而降。

告别了九龙泉,我们进入了玉屏景区,险峻的天都峰映入了我的眼帘。

它位于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边钵盂峰。

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

古称“群仙所都”。

接着,我们来到了莲花峰,莲花峰是黄山最高的山峰,海拔1864米,莲花峰远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近看,又似一座玲珑的宝塔。

随后,我们又如来到了黄山最著名景点之一——迎客松。

我早在电视上见过它独特的美,今天,终于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
它的独特。

然后我们来到了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10米,接着我们来到了百步云梯,旁边的导游说:“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方北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百步云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

最后我们坐了云谷索道下山,下山时我看到了很多的厅山怪石,还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云海。

像白色的海洋一样,真是美极了,仿佛置身于人间的仙境。

放眼望云,那些石阶、瀑布、云海都像在我们的脚底下一样。

苍翠的松柏、灰色的石阶、银白色的瀑布,还有那若即若离的云海,在我的脑海里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让人留连忘返。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9
端午节期间,我们去了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黄山
我们从於潜高速公路出发了。

车子开呀开,不知开了多久,我感觉
这路没个尽头似的,车子进入安徽了,高速公路上竟然变成了人行横道,这些人胆子真大,难道他们不怕被撞吗?这个时候,天公并不作美,下着丝丝细雨,不过,高山被浓雾环绕,真像西湖雨天,真像“山色空蒙雨亦奇”。

第一天傍晚,我们来到了黄山周边景区之一——九龙瀑。

“一折一潭”是它的奇特之处。

它的九折就像九条龙坐卧在这里。

天下着蒙蒙细雨,使得九龙瀑比往日更多了一份迷人。

站在九瀑潭之下,能感受到水冲击潭石带来的清凉。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水是从黄山海拔约800米处落下的,只有十几摄氏度,怪不得这么凉呢!
第二天,我们出发去黄山了。

公交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出发了。

一侧是道路,而另一侧是万丈深渊,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去。

车子越靠近黄山越能感受到她的壮观与美丽。

到站了,我们买好了门票与索道票,便去坐索道了。

由于我比较喜欢坐索道,所以异常兴奋,奶奶反而有些害怕了。

索道越拉越高,我看到“猴子观海”了。

那块石头就像一只猴子,看着那美丽的云海;再往上,我又看见了“蟠桃石”,传说是天上的蟠桃坠落在黄山上,变成了石头,所以叫“蟠桃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中外。

而我在黄山看到的奇松怪石已经多得数不清了。

让我先说说黄山松中的奇松吧:有迎客松、凤尾松、龙爪松、双脊松、黑虎松……凤尾松的树枝排列像凤尾竹,极像凤凰的尾巴;龙爪松的根向外伸去,就像龙的爪子,盘踞在地上;黑虎松的传说很神奇,传说这是一只黑虎卧在这里,结果变成了松树……
黄山中最有名的松树非迎客松莫属了,迎客松的树枝向外伸去,好像一位热情的主人,正向我们招手,嘴里说着“欢迎欢迎,黄山欢迎您的游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客松在玉屏楼,这座峰犹如一位美人睡卧在莲花峰与天都峰之间。

再让我说说怪石吧,迎客松周围就有两块怪石:距离它0.5公里外有块海豚石,石上突出的部分就像海豚的嘴;迎客松后面还有“松鼠眺天都”,果真一条小松鼠,真在眺望天都峰,“童子拜观音” ,高的石头就像观音菩萨,矮的石头就像一对童男玉女正在叩拜观音;飞来石,它的形状就像如来佛祖的巨掌,十分有名……
我们还爬上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

“不登光明顶,不见黄山景。

”光明顶海拔1860米,虽然不陡,但需要有足够的耐力。

爬啊爬啊,我一会儿快快地爬,一会儿坐在石凳上,歇个大半天……终于爬上了峰顶,眺望对面的莲花峰,看到她被云海环绕,周围簇拥着诸多小峰,仿佛处在人间仙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还真是名不虚传啊!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游黄山的心得感悟篇10
走进安徽黄山,脑子里就只想到一个字:奇。

要说奇,不得不说黄山的怪石。

黄山的石,是天然的奇,是美妙的奇。

这种奇,是一种惊险的奇:硕大的石块,挂在陡峭的悬
崖上,像一颗巨大的肿瘤,摇摇欲坠,让人看着心惊。

在绵长的山峦中,矗着嶙峋的怪石。

这种奇,是一种多样的奇;在黄山的一座山头上,有一块棱角分明的巨石,那巨石真像一位仙女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弹琴,她长长的头发垂下来,脸上带着笑容,她那纤纤玉手弹出的琴声很美,松柏为之倾倒,“天狗”为之仰望。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仙女弹琴”。

什么“金鸡独立”,什么“仙人指路”,什么“猴子观海”,形态各异的石头星罗棋布分散在山里,就好像黄山与天地对弈。

这里的所有奇石,都是黄山这个巧匠雕琢出来的。

松也是奇的,黄山上布满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松。

这些松树像一个个历经风霜的老人,在哪里都能扎下根来,哪怕是在石头的裂缝中,它都能安家。

看,这棵松树像一个挺立的士兵,独自站在山尖上;那棵松树又像一个蜷缩的乞丐,依靠在山峦旁的岩石上;迎客松,松如其名,像山路旁迎客的门童;连理松,紧挨在一起,缠绵亲昵,像一对恩爱的夫妻……
松树和怪石之间总有云朵相伴着,云朵妹妹在天上无趣了,便让清风将自己吹到黄山的腰间,她像一匹白练把整个黄山缠住,顿时变成了云的海洋。

我们走在山间,就像腾云驾雾的孙悟空一样,脚下的云向上升腾,四处弥漫。

云如潮水一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霎时间,又如一个浪头拍打在黄山的山崖上,云朵在山
谷中游玩嬉戏。

阳光照到山谷,把黄山带入了朦胧的世界,山变得朦胧,景变得朦胧,人也变得朦胧,黄山越发地奇特梦幻了。

在黄山,人也是奇的。

黄山上,所有的人都变得渺小了,像蚂蚁一样在山中穿梭。

有的人会放慢脚步,像乌龟一样慢慢悠悠爬山欣赏沿途的风景。

有的人就像被点燃了小宇宙,越高,越爬得用力。

爬山的人出汗了就用手一抹,累了就往石头上一坐。

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漫步在黄山中,我真为它的奇感到沉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