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析出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盐析法
(4)盐析后一般须放置0.5-1小时,待沉淀完全后才 过滤离心,过早的分离将影响收率,低浓度的硫酸铵 溶液盐析后固液分离采用离心方法,高浓度硫酸铵溶 液则常用过滤方法。因高浓度硫酸铵的密度太大,蛋 白质要在悬浮液中沉降出来,需要较高离心速度和长 时间的离心操作,故采用过滤法较合适。 (5)盐析过程中,搅拌必须是有规则的和温和的。 搅拌太快将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其变性特征是起泡。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4、中性盐浓度 较低浓度的中性盐存在有利于沉淀作用,减少蛋白质 变性。一般在有机溶剂沉淀时中性盐浓度以0.01~ 0.05mol/L为好,常用的中性盐为醋酸钠、醋酸铵、 氯化钠等。 5、某些金属离子 一些金属离子如Ca2+、Zn2+等可与某些呈阴离子状 态的蛋白质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溶解度大大降低 而不影响生物活性,有利于沉淀形成,并降低溶剂用 量。 使用时要避免与这些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盐的阴离 子存在(如硫酸根)。实际操作时常先加有机溶剂除 去杂蛋白,再加Ca2+、Zn2+沉淀目的物。
第一节 盐析法
种方法: (1)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盐浓度(即离子强 度)达到沉淀的目的; (2)在一定的盐浓度(离子强度)下,改变溶液的 pH和温度,达到沉淀的目的。 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生产中,常用第一种方法,使 目的物或杂蛋白析出。这样做使得被盐析物质的溶解 度剧烈下降,容易产生共沉现象,但分辨率不高,所 以第一种方法多用于提取液的前期分离工作(蛋白质 的粗提)。在分离的后期阶段(即蛋白质的进一步分 离纯化时)常用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被盐析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缓慢且变化幅度小,分辨率较高。
第一节 盐析法
一、盐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1、盐析法的原理 1)中性盐离子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高浓度的中性 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带电荷的盐离子,他们能中和蛋 白质分子的表面电荷,使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排斥作 用减弱甚至消失而能相互靠拢,聚集起来。 2)中性盐离子破坏蛋白质表面水膜。中性盐的亲水 性比蛋白质大,他会抢夺本来与蛋白质结合的自由水, 使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增大而发生凝聚,从而沉淀析出。
2、加硫酸铵的操作方法 (1)加硫酸铵的饱和溶液。(在实验室和小规模生 产中溶剂体积不大时,或硫酸铵浓度不需要太高时, 可采用这种方式。他可以防止溶液局部过浓,但加量 过多时,料液会被稀释,不利于下一步的分离纯化。) 为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所需加入的饱和硫酸铵溶液的 体积可由下式求得
S 2 S1 V V0 1 S2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优点:分辨率高于盐析;乙醇等有机溶剂沸点 低,易挥发除去,不会残留于成品中,产品更 纯净;沉淀物与母液间的密度差较大,分离容 易。 缺点:有机溶剂沉淀法易使蛋白质等生物大分 子变性,操作需在低温下进行;需要耗用大量 有机溶剂,成本较高,有机溶剂一般易燃易爆, 所以贮存比较困难或麻烦。
第一节 盐析法
2、盐析法的特点 优点: 经济、安全、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 备、应用范围广泛、不易引起蛋白质变性 。 缺点:盐析法分辨率不高,适合于生化物质粗 提纯阶段,需和其它方法交替使用。
第一节 盐析法
二、盐析用盐的选择 选用盐析用盐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盐析作用强。一般来说多价阴离子的盐析作用强。 2、盐析用盐必须要有足够大的溶解度,且溶解度受 温度的影响应尽可能地小。这样便于获得高浓度盐溶 液,有利于操作,尤其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不致造 成盐结晶析出,影响盐析结果; 3、盐析用盐在生物学上是惰性的,不致影响蛋白质 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最好不引入给分离或测定带来 麻烦的杂质; 4、来源丰富、经济。
(6)为了平衡硫酸铵溶解时发生的轻微酸化作用, 沉淀反映至少应在50mmol/L缓冲溶液中进行。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向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丙酮或乙醇),能显著降 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 出。 不同的蛋白质沉淀时所需的有机溶剂的浓度不 同,因此,调节有机溶剂的浓度,可以使混合 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分段析出,达到分离纯 化的目的。 有机溶剂沉淀法不仅适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还常用于酶、核酸、多糖等物质的分离纯化。
第四章 固相析出分离技术
刘耀玺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概
述
概念: 通过加入某种试剂或改变溶液条件,使生 化产物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沉降析出的分离纯化 技术,称为固相析出技术。 固相析出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所以广泛应用于生物产品的下游加工过程。 固体有晶体(结晶)和无定形两种形态,所以, 在固相析出过程中,析出物为晶体时,称为结晶 法;析出物为无定形固体时称为沉淀法。 常用的沉淀法主要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和 等电点沉淀法等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一、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和特点 1、原理 有机溶剂沉淀的机理主要有两点: 1)加入有机溶剂后,会使水溶液的介电常数 降低,而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从 而促使他们互相聚集,并沉淀出来。 2)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水溶性有机溶剂 的亲水性很强,它会抢夺本来与亲水溶质结合 的自由水,使其表面的水化层破坏,导致溶质 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增大而产生凝聚,从而沉 淀析出。
第一节 盐析法
常用的盐析用盐主要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磷 酸钠、磷酸钾等。 硫酸铵具有盐析作用强,溶解度大且受温度影响小, 一般不会使蛋白质变性,价廉易得,分段分离效果较 好等优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硫酸铵进行盐析。 但硫酸铵具腐蚀性且缓冲能力差,饱和溶液的pH值在 4.5~5.5之间,使用时多用浓氨水调整到pH7左右。 硫酸钠虽无腐蚀性,但低于40℃就不容易溶解,因 此只适用于热稳定性较好的蛋白质的沉淀过程,应用 远不如硫酸铵广泛。 磷酸盐也常用于盐析,具有缓冲能力强的优点,但他 们的价格较昂贵,溶解度较低,还容易与某些金属离 子生成沉淀,所以应用都不如硫酸铵广泛。
第一节 盐析法
盐析的概念: 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的情况下, 蛋白质(或酶)等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 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不同的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的盐的浓度不同,因 此,调节盐的浓度,可以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 的蛋白质分段析出,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不仅蛋白质,许多生化物质都可以用盐析法进 行沉淀分离,如多肽、多糖、核酸等。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三、有机溶剂的用量计算 进行有机溶剂沉淀时,欲使原溶液达到一定的溶剂浓 度,需加入有机溶剂的量可参考表(专用的制备较低 浓度乙醇1L所需较高浓度乙醇及水的用量表)或按下 面的公式计算:
S 2 S1 V V0 100 % S 2
式中,V—需加入的有机溶剂的体积; V0—原溶液体积;S1—原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S2—需达到的有机溶剂的浓度; 100%—是指加入的有机溶剂浓度为100%,如果不是 100%,则以实际纯度带入计算。
第一节 盐析法
三、影响盐析的因素 1、盐饱和度的影响 不同的蛋白质,其结构和性质 不同,盐析时所需的饱和度也就不同。 2、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在相同的盐析条件下,蛋白 质浓度越大越易沉淀,但蛋白质的浓度愈高,其它蛋 白质的共沉作用也愈强,从而使分辨率降低,一般常 将蛋白质浓度控制在2~3%为宜。 3、pH的影响 进行盐析时的pH,要选择在被盐析的 蛋白质的等电点(pI)附近。 4、 温度的影响 在高盐浓度下,它们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另外,高温还易导致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的盐析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二、常用的有机溶剂 常用于生物大分子沉淀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和甲醇 等。 乙醇是最常用的沉淀剂,因为它具有沉淀作用强、沸点 适中、无毒等优点,广泛用于沉淀蛋白质、核酸、多糖 等生物大分子及核苷酸、氨基酸等。 丙酮的介电常数小于乙醇,故沉淀能力较强,用丙酮代 替乙醇作沉淀剂一般可较少用量1/4-1/3,但其具有沸点 较低、挥发损失大、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着火点低等 缺点,使他的应用不及乙醇。 甲醇的沉淀作用和乙醇相当,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乙 醇、丙酮都小,但由于甲醇口服有剧毒,所以应用也不 及乙醇。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将待分离的溶液和有机溶剂分别进行预冷, 后者最好预冷至-20至-10 ℃。 ②为了避免温度骤然升高损失蛋白质的活力, 操作时还应不断搅拌、少量多次加入。 ③为了较少有机溶剂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通 常使沉淀在低温下短时间(0.5-2h)处理后即 进行过滤或离心分离,接着真空抽去剩余溶剂 或将沉淀溶入大量缓冲溶液中,以稀释有机溶 剂,目的是减少有机溶剂与目的物的接触。
第一节 盐析法
(2)直接加固体硫酸铵。在工业生产中,溶液体积 较大时,或硫酸铵浓度需要达到较高饱和度时,可采 用这种方式。但加入的速度不能太快,应分批加入, 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注意防止局部过浓。 为达到所需的饱和度,应加入固体硫酸铵的量,可由 表查得,或由下式计算而得 G ( S 2 S1 ) X 1 AS 2 式中: S1及S2—初始和最终溶液的饱和度,%; X—1L溶液所需加入得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G—经验常数,0℃时为515;20℃为513; A—常数,0℃时为0.27;20℃为0.29。
第一节 盐析法
四、盐析操作(以硫酸铵为例) 1、盐析用盐量的确定(盐析曲线的制作) 盐析分离一个蛋白质料液所需的最佳硫酸铵浓 度或饱和度,可以通过实验确定。实验步骤见 P46 从盐析曲线可以确定沉淀分级操作应选择的饱 和度范围,具体的饱和度值应根据同时得到较 大的纯化倍数和回收率而定。
第一节 盐析法
第一节 盐析法
3、操作注意事项 (1)加固体硫酸铵时,必须看清楚“硫酸铵添加 量”表上所规定的温度,一般有室温和0℃两种, 加入固体盐后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已考虑在表中, 不必再考虑。 (2)分段盐析时,要考虑到每次分段后蛋白质浓 度的变化。蛋白质浓度不同,要求盐析的饱和度 也不同。 (3)为了获得试验的重复性,盐析的条件(如 pH、温度和硫酸铵的纯度)都必须严格控制。
式中V-加入的饱和硫酸铵溶液的体积,L; V0—溶液的原始体积,L; S1及S2—初始和最终溶液的饱和度,%。
第一节 盐析法
饱和硫酸铵溶液配置应达到真正饱和,配置时 加入过量的硫酸铵,加热至50-60℃,保温数 分钟,趁热滤去不溶物,在0-25℃下平衡1-2 天,有固体析出,即达到100%饱和。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上式和盐析公式一样未考虑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实际 上等体积的乙醇和水相混合后体积会缩小5%,如此 的体积变化对大多数工作影响不大,在有精确要求的 场合可按物质的量比计算,这样可将体积变化因素低 消。查表所得的数据已经考虑了体积的变化。 四、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1、温度 有机溶剂与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溶液的 温度显著升高,从而增加有机溶剂对蛋白质的变性作 用。另外,温度还会影响有机溶剂对蛋白质的沉淀能 力,一般温度越低,沉淀越完全。因此,在使用有机 溶剂沉淀生物高分子时,整个操作过程应在低温下进 行。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2、pH值 许多蛋白质在等电点附近有较好的沉淀效果,所以pH 多控制在待沉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但要注意的是, 有少数蛋白质在等电点附近不太稳定。另外,在控制 溶液pH时,务必使溶液中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带有相 同电荷,而不要让目的物与主要杂质分子带相反电荷, 以免出现严重的共沉作用。 3、样品浓度 与盐析相似,样品较稀时,将增加有机溶剂投入量和 损耗,降低溶质收率,但稀的样品共沉作用小;样品 太浓会增加共沉作用,降低分辨率,然而减少了溶剂 用量,提高了回收率。(不高不低)一般认为蛋白质 的初浓度以0.5~2%为好,粘多糖则以1~2%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