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2、SO2、CO均可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测溶液pH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KNO 3溶液一定析出晶体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 .在20 °C 时,100g 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含有12g 氯化镁,则20°C 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2g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
4.氰氨化钙(CaCN 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CN 2的化学方程式为3CaCO +2X ===2CaCN +CO ↑+2H ↑+2CO ↑,该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
B .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
C .X 的化学式为HCNO
D .X 溶液的pH <7
5.在FeO 、Fe 2O 3和CaCO 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 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10% B .30% C .25% D .35%
6.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搅拌后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消失
B .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 .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速率不同
D.用力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掉落
7.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
8.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N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MgCl2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D.②⑤中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10.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会说“化”的符号。

化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题中加点的部分或按题中要求
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小明发现,将生锈的铁钉(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_____ 和铁_____)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稀硫酸逐渐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了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知:稀硫酸变黄是因为氧化铁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了由铁离子_____和硫酸根离子_____构成的硫酸铁,另一种产物水是由n个水分子_____构成的(n代表无数),一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_____和一个氧原子_____构成。

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是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

某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阿斯
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25mg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____;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_____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I、Ⅱ两类有氧气
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写一条)______.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______.
14.化学在能源、环境、资源、粮食、交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SO2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混合物”),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人们已尝试使用________作为汽车燃料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水是重要的资源,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生产生活。

利用________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各种盐也是常见的资源,巧用________固体溶于水制作“冰袋”,给发热病人缓解病情。

随着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粮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____(填“蛋白质”“维生素”“油脂”或“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2019年1月9日常泰过江通道开工建设,这是泰州境内新添的又一座跨江大桥,大桥路基中的钢筋混凝土属于________(“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天然材料”)。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证明: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从分子的角度回答)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6.盐酸溶液中含有H2O分子、H+和Cl-,要探究是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请观察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现象结论
第1孔孔中溶液仍为紫色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
第2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孔、第4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析】
A.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错误;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 + H2SO4 ==CuSO4 + H2O,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
C.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如:CO2、SO2 均可与碱溶液反应,C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错误;
D.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A. 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选项错误;
B. 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选项错误;
C. 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

如果将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试液,选项错误;
D.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口关闭,向漏斗中加水,加水至没过漏斗导管口,使导管内外形成一段液面差,且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若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KNO3溶液不一定析出晶体,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指的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对的,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质占溶液总质量的相对大小,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解度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的溶液,因此在20 °C时,100g 水中溶解氯化镁达到饱和时氯化镁的质量才能称为20 °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不是100g饱和氯化镁溶液中含有12g氯化镁,就说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2g,衡量的标准是100g水而不是100g溶液,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为1-10%=90%,设溶液的质量为x,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0%x:90%x=1:9,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由CaCO3+2X═CaCN2+CO↑+H2↑+CO2↑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3个,反应后碳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氮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X化学式是HCN。

【详解】
A、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故选项错误;
B、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
C、X的化学式为HCN,故选项错误;
D、HCN的溶液显酸性,pH<7,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假设混合物共100g,极端假设。

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则含Fe56g,则与Fe结合的O应该是16g,余下的28g 是CaCO3;同理若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则含Fe56g,与Fe结合的O应该是24g,应该含CaCO3的质量为20g,所以碳酸钙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间。

则CaCO3的质量分数20%---28%之间。

故选C。

6、B
【解析】
A.搅拌后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消失,只有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速率不同,是因为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运动过程中只有物质的混合,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用力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掉落,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B。

7、A
【解析】
灭火的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着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①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而端油锅是非常危险的;故①做法不恰当;
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到达灭火;故②做法正确;
③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易引起酒精灯内燃而发生危险。

故③做法不恰当;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④做法正确;
⑤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

故⑤做法不恰当;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故⑥做法正确;
故选A 。

8、C
【解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中的溶解度。

A.该温度下,KNO 3的溶解度为80g 2020g g +=100g x
,x =50g,故A 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10050g g g
+×100%=33.3%,故B 错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 正确;D.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D 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9、C
【解析】
A 、N 不能表示氮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④中的数字“5”表示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铜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u ,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P 2O 5,氯化镁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gCl 2,该选项说法正确;
D 、、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利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可以表示物质的化学式,数字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

10、D
【解析】
A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 2S+O 2 ═2X+2H 2O 得,2X 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 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Ag 2S ,错
误;B 、反应中H 2S 和O 2的质量比为=(34×
2):32=17:8,错误;C 、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三种,不是置换反应,错误;D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氧气中氧的化合价为零;水中氢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氧显﹣2价,故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Fe 2O 3 Fe Fe 3+ SO 42— nH 2O 2H O Fe O 4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

(1)氧化铁中铁元素呈+3价,氧元素呈-2价,化学式为:Fe2O3;铁是金属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铁的化学式为:Fe;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铁离子可表示为:Fe3+,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水分子可表示为:nH2O;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所以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就可分别表示为:2H、O;
(3)设:硫酸亚铁(Fe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 ×1+x+(-2)×4=0,x=+6.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Fe O4。

点睛:+3价的铁元素称为铁。

+2的铁元素称为亚铁。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1801:860%15mg12
【解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100%,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每天阿斯匹林的剂量为75~300mg,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1)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4)=1:8。

(2)阿斯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9
180

×100%=60%;
25mg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25mg×60%=15mg;
(3)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每天阿斯匹林的剂量为75~300mg,则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300mg÷25mg=12片。

点睛: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2KMnO4ΔK2MnO4+MnO2+O2↑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甲烷燃烧供暖,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解析】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Δ
K2MnO4+MnO2+O2↑;
(2)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的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放出热量);
(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正:CH4燃烧,提供能量;反: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合理即可)。

14、氧化物氢气(H2)肥皂水吸附色素和异味硝酸铵(NH4NO3)糖类复合材料
【解析】
(1)S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引起温室效应;故填:氧化物;氢气;
(2)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填:肥皂水;吸附色素和异味;硝酸铵;
(3)淀粉属于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故填:糖类。

(4)钢筋混凝土由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组成,属于复合材料。

故填:复合材料。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变红C试管中的酚酞先变红,B试管中的酚酞后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环保、节约药品、得到更多结论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证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变红。

⑵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C试管中的酚酞先变红,B试管中的酚酞后变红。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环保、节约药品、得到更多结论。

16、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孔中溶液仍为紫色Cl-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孔中溶液变为红色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1). 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不变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氯化钠溶液为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孔中溶液仍为紫色;说明Cl-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4). 滴加盐酸和硫酸的孔中溶液都变为红色,说明是两种溶液中共同的离子—— 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