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
在不断进步,为实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传统的内燃机车将被逐渐淘汰,新能源
汽车将更适应未来的新经济时代。
从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新能源
汽车市场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市场需求量也很可观,同时也顺应我国生态环境发
展规划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着充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市场
发展偏向于政策化、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为健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逐步弱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建立完善的售后
服务系统等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制造;碳排放
引言
低碳经济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既不像农
业文明那样落后,也不像工业文明那样乌烟瘴气,是一种以高效的能源开发和高
能源利用率为基础的新型发展方式,在全球人口迅速增长的当下,低碳经济符合
当下形式,低碳经济以高环保、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可得,一款产品在发展初期,一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能源汽车
本身由于其环保、低碳性质市场前景广阔,加上我国政策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积
极性,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企业势头强劲,在汽车行业当中闯出一片天地,一
时间涌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而且汽车燃油造成的尾气排放是
造成温室气体增多的主体之一,而新能源汽车改变传统汽车的动能方式,几乎达
到零尾气排放量,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
可以看出新能源
汽车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也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青睐,很多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远远大于我国,我国近些年对新能源
汽车的研发也加大了力度,逐步缩小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但缺少相关的人才队伍培养,缺少相应的技术和零部件体系。
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符合世界卫生健康组织的要求,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值得被注意和引起重视。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偏向于政策化
传统的轿车市场反映出来的经济规律十分明显,而纯电动汽车市场与之差异较大。
从企业产品的开发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产品市场化的应用,所有阶段都从未离开过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抑制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如果失去了政府政策扶持,纯电动汽车市场可能会有难以预估的风险,甚至在继续发展方面出现寸步难行的境地。
1.2技术落后
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先进的技术支持,例如设计电池和使用电池方面、发动机与安装机等,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技术恰恰是缺失的。
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在关键技术上通常引用他国先进技术,缺乏自主研发性,在核心技术的研究生缺少投入,使新能源汽车暴露出很多缺点,例如充电时间长、效率低等缺点,使消费者难以认同这一新产品。
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此类研究的人才,人才培养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这成为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一种阻碍。
1.3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迅速增加,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是突显的另一个问题。
在整个产业上,售后服务人才有着巨大的缺口,同时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也对消费者售后服务体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网点分布也存在差异。
总体上看,售后服务网点分布较少,这影响了售后服务规模体系的形成,进而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久发展。
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研究
2.1轻量化发展
众所周知,减轻车身质量是可以有效减少燃油车能源消耗量的,如果燃油车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身质量,那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也会有所减少。
而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并不需要消耗燃油,但是其车身质量的减轻,也是有助于续航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使车辆动力进一步增强。
所以,在新能
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中,轻量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开展技术研
发工作的时候,要加强对汽车重量设计的重视,在不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使用重量较轻的材料,进而降低汽车总重量。
2.2提高技术水平
提高技术水平是一个时间长久周期比较长的工作。
一方面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各方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人才的作用。
首先要制定顺
应我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蓝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长期单纯学
习国外技术的现象,要掌握核心技术,掌握核心能力,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在这一项工作上可以鼓励大学生修第二学历,结合自己本专业知识,鼓励创业、
鼓励就业,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当中。
其次是要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国外在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学习和借鉴可以使我们迅速的
找到突破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这一方向上可以增加汽车专业学生出国留学的名额,对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验进行学习,学习其成功经验,吸收其失败教训,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提供借鉴经验。
2.3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之际,高等院校需开设相关专业,并培养一
批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经验的优秀人才,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人才
加入到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保障团队中。
首先,培养传统维修技工向维修工程师
转型,供给售后服务以充电桩运维、电池维修检测等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工程师
来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其次,完善和细化的售后服务系统也是汽车企业应及时补
充的短板。
汽车企业应该积极承担起设立售后服务网点的责任,在所设立的售后
服务体系中应扩大区域开放性、提升管理规范性、提高服务便捷性,为每个服务
网点配备专业的技术工程师。
企业在拥有优质的售后服务质量作为保障时,才能
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忠诚度,进而提高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粘性,为
今后占据新能源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3 结语
在我国低碳环保的政策下,新能源汽车必是大势所趋。
因为新能源汽车能在
很大程度上能缓解二氧化碳排放等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因此自新能源汽车进入市
场以来,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属于新兴产业,现阶
段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因为其环保理念加上我国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
车在我国的销量已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车时的首选。
在当前我国低碳环保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符合我国当下对环境保护的基本需求。
但与传统汽车行业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较低,为扩大市场规模,新能源
汽车行业需重视行业已暴露出的问题。
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技术不成熟,新能
源汽车电池寿命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行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行业人员应与消费
者沟通,了解产品在市场上反映出的问题,积极改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2007(2):62-69.
[2]杜鹏.转型期乡村文化治理的行动逻辑[J].求实,2021(2):79-97+112.
作者简介:陈能(1988-),男,汉族,广西容县人,本科,主要从事产品
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