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文化思想的繁荣课件》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036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 的变化,许多有识之人纷纷 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了许多 的学派,历史上把这些思想 家,统称为“诸子”,把众 多学派称为“百家。
儒家-- 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
儒家的特征-- 以春秋时期的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孔子主张「仁」与「礼」,战国时期的孟 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推行仁政, 主张「民贵君轻」。
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 “礼” 、“仁”
儒家的另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警
世 名
富贵不能淫,
句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
主要观点:仁政 民贵君轻
孟子像
老子像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观点:事务对立转化,小国寡民
庄子:道家又一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上海市包头中学
管倩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很早就重视教育。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中可知殷商时期学校就己经存在。 《孟子.滕文公》载:
夏——校 殷——庠 周——序
❖同学们,你们知道当时生活 在西周的人们学些什么吗?
西周教育的内容:“六艺”
“礼” 是关于人社交能力的学问,重在通过约束人的外在行为来控制人的 内在心里欲望。与我们学习的 “思想政治”课很类似。
孔子的学徒桃李满天下,是位受人尊敬的好老 师!
孔子的门徒们根据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编载了一部 经典著作。 你们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
《论语》 我们学过《论语》中的哪些经典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西周教育的特点: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西周教育的任务:
向国家输送人才
麟之趾
【诗经·国风·周南】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赞美贵族子孙繁衍, 后人遂以麟趾喻子孙的贤能。
麟:麒麟,传说动物。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
触,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兽,因而把它比作公子、
“
是门综合艺术,和今天的艺术类学科相近,如“音乐”、“舞蹈” 等。
乐 “”是关于人的意志力培养的学问,与今天的“体育”类学科相近。
射“” 是关于主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问,与今天的“劳技”类学科相近。
御 “”能培养人对事情的记述能力、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能力,与今
天的“书法”、“美术”类学科相近。
书 “”是关于数算能力的学问,是对人思维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操演训 数”练。相当于今天的“理科”。
《韩非子》
法治,加强中央 集权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注释: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
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内心自我察省。”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注释: 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四十二章
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在国家垄断的教育体 制之下,孔子突破了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收取各种平民学徒。据说,只要拜师,就可以接受 孔子的教导。曾经有一个平民家徒四壁,只带了一 串猪肉向孔子拜师学艺,可孔子毫不嫌弃,依旧收 下了这个徒弟。
此外,孔子还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 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赛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老子的哪一个观点呢? 用老子的一句话来说明。
❖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柔与刚等,对立 的双方即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墨子:墨家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兼爱,人们互爱互利
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 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墨子像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 造父御马
公姓、公族的所谓仁厚、诚实。
趾:足,指麒麟的蹄。
定:通颠,额。
振振(音真):诚实仁厚的样子。 于:通吁,叹词。
公子:与公姓、公族皆指贵族子孙。
麒麟图
问题
在官府垄断的教育制度之下,又 是怎么会出现私人办学的情况呢?
答案:周朝的衰落 诸侯争霸渴求人才
孔子讲学图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鲁国人。
韩非子像
主要观点: 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
? 动动脑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代表人物 时期 孔子 春秋
代表作 或言论 《论语》
主要观点 仁、礼
孟子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老子
春秋《老子》Fra bibliotek事物对立转化, 小国寡民
庄子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 而治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
韩非子
战国
注释: 事物有时减损他反而是增益它,有时增益它反而
是减损它。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注释: 俭朴节约,国家就会兴盛;放纵享乐,国家就会衰亡。
明法则强,慢法则弱。
《韩非子.饰邪》
注释: 严明法度则国家强盛,忽视法度则国家衰弱。
同学们,请您谈谈在为 人处事方面,创和谐社 会方面,辩证看待事物 方面,依法治国方面, 哪些思想是我们今天可 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