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
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说明文化
①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
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
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明圣火,千古未绝
④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11年2月20日,由福建永定县级艺术团体编导演出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国家最高艺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3分)④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
虚无主义”;(3分)⑤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3分)⑥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
17.“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为
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具有
①辉煌悠久的历史②丰富绚丽的内涵③鲜明独特的风格④与时俱进的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
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①全球正面临的粮食和能源双重危机? ②科学发展观 ③电视剧《我是特种兵》④温家宝总理出席第66届联合国大
会? ⑤千年古树? ⑥到“鸟巢”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 ? C.②③④? D.②③⑥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
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
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选择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对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意识
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文化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人们社
D.勤劳勇敢海南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两朝贬到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而修建的, 里面有副
对联:.一位外国朋友曾说,“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
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它把客家先民南迁创业的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迎春牛、客家婚嫁、谜语山歌等客
家民俗风情表现得活灵活现、震撼人心。《土楼神韵》的成功主要在于它体现了
A.区域文化富有特色、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传统文化自然朴实、积极向上 D.大众文化时尚流行、风格多样
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011年3月2日,我国已从利比亚撤出3.5万多名中国公民。一声声“欢迎回家”,让多少同胞眼泛泪花。“回
家的感觉真好!”——真诚感谢祖国,是许多归来儿女的心声,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
③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
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 A.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B.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文化
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
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2012年1月22日,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海外华人华侨
、留学生纷纷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喜迎新春。这是①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31. (1) ①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力;(3分)②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分)
12.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梳理,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并不
断发扬光大。这表明,文化建设
A.就是要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
B.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C.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D.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13.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
制、传播手段的创新。(3分) (注意:学生回答以上任意5点就给满分,总分不超过15分)
32. [答案](1)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知识与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必须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
养的统一。(5分) (2)①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分)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 高思想道德认识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 科学文化修养水平。(3分)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 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会危害社会。(3分)
学,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
映。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源远流长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A.学海无涯
B.学以致用
C.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D.温故而知新
11.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
族精神的关系是A.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继承了辛
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