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注释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释义: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
“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3、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翻译】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4大学之道
精讲点拨: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①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②庶人:指平民百姓。 ③壹是:一律,一概。 ④本:根本。
释义: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 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 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 本。
四、自学指导二
5分钟
1、大学的三个宗旨即“三纲”,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做到八个方面,即“八目”,请概括。 (各用一个词概括)
他们之间哪一个是根本?各方面有什么关系?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精讲点拨
1、大学的三个宗旨即“三纲”,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①“明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②“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③“止于至善”(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做到八个方面,即“八目”,请概括(各用一个词概 括)。他们之间哪一个是根本?各方面有什么关系?
八目”:格物(探究事物原理)、致知(获得知识)、诚意(使心意诚实)、正心(端正内心)、 修身(修养自身)、齐家(整治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修身是根本。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释义: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 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 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 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 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 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 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 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 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
大学之道
【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
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
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学之道》是部编版⾼中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单元第四课的第⼆篇⽂章。
本篇课⽂节选⾃《礼记·⼤学》,围绕穷理、正⼼、修⾝、治⼈的根本原则,强调的是“修⾝为本”。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课⽂原⽂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
其本乱⽽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学之道》教案 【素养⽬标】 1.了解曾⼦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中重要的⽂⾔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
3.分析本⽂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意的基础上,探讨课⽂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情景导⼊ ⼩时候我们都听过“曾⼦杀猪教⼦”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母要以⾝作则,⾔⽽有信,真诚待⼈的道理。
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光来学习曾⼦的另外⼀篇著作《⼤学之道》。
⼆、⽂化常识 1.了解曾⼦ 曾⼦(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名参,字⼦舆,鲁国南武城(今⼭东平⾢,⼀说⼭东嘉祥)⼈。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家,孔⼦晚年弟⼦之⼀,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物,夏禹后代。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大学之道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大学之道两汉: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
大学之道原文(4篇)
大学之道原文(4篇)大学之道原文篇一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
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
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
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
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之道读后感(二)大学,中学,小学。
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
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
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
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学之道汉朝大学之道,是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
知止于是决定:先冷静再安静;先静,才能安;先安后忧;想好了再拿。
事有始有终,物有所终。
如果你知道顺序,你会找到一条捷径。
古欲明显优于世者,先治其国;如果你想治理你的国家,你应该首先把你的家人聚在一起;要想家人团聚,先修身体;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确,先真诚;要真心,先让他知道;知识存在于事物之中。
事情是已知的;知其然而后诚;先诚后义;摆正心态再去实践;身体修复后,家庭整洁;家庭和睦,然后国家治理;国家统治,天下太平。
从田字到庶人,一个是基于自我修养。
如果到最后乱了,就治不好了。
厚的就是薄的,薄的就是厚的,什么都没有了!《大学之道》译文大学的目的是弘扬光明磊落的品德,学习并运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只有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才能坚定;有了决心,才能从容淡定;只有当你心平气和的时候,你才能安心;只有你心安理得,才能深思熟虑;只有仔细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的开始和结束,任何事物都有开始和结束。
自始至终知道这个道理,就接近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把心中不好的私欲和物欲制服掉,把自己的德行表现出来,知道自己的真心。
想法可以是真诚的;心诚,心方正;有了正确的头脑,才能培养自己的性格;只有经过品格的培养,才能经营好家庭和家族;只有把家族和宗族治理好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得好,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
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之道礼记〔两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之道》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大学之道》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原文:大学之道《大学》〔两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部分版本无此段)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大学之道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解: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解: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必先明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格物)。
※格者:正其不正。
※【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白话解: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意诚);起心动念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心正);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地修养德行(身修);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齐);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大学之道
平天下。即天下太平。
“三纲”
明明德
宗旨
亲民
步骤
止于至善
“八目”
(知)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
修身
齐家、治国、朱熹)
•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 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 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 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 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 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 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 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 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
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 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 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 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 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 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 的地位。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行,是激发求学者完 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有的道德准 则束缚自己。
高二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
高二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释义: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高二《大学之道》原文
高二语文大学之道原文
一、大学之道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知未之有也。
《大学之道》原文、译文及注释
《大学之道》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大学之道两汉-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对照翻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定而后能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静而后能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安而后能虑;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要先学习获得知识。
致知在格物。
要学习获得知识,就要先要探究事物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才能获得智慧。
知至而后意诚;获得智慧意念才能真诚;意诚而后心正;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正而后身修;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身修而后家齐;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家齐而后国治;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
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之道礼记〔两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
《大学之道》汉.礼记一、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二、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们的德行变得光明正大,在于使人们亲近并照顾好自己的民众,在于使人们的行为达到最好的善的境界。
只有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人的心才能稳定下来;只有心稳定了,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只有内心平静了,才能安心处事;只有安心了,才能深思熟虑;只有深思熟虑了,才能得到真知灼见。
事物都有根本和细枝末节,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
如果你明白事物的轻重缓急,明白了事情的先后顺序,那你就接近正确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要使自己的德行光明正大并传播到天下的人,首先会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想要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会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想要管理好家庭的人,首先会修养自己的身心。
想要修养身心的人,首先会端正自己的心思。
想要端正心思的人,首先会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想要意念真诚的人,首先会努力追求知识。
追求知识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的原理。
当你探究清楚了事物的原理,你的知识就会达到深刻的地步;当你的知识深刻了,你的意念就会变得真诚;当你的意念真诚了,你的心思就会端正;当你的心思端正了,你的身心就会得到修养;当你的身心修养好了,你的家庭就会和睦;当你的家庭和睦了,你的国家就会治理得井井有条;当你的国家治理好了,整个世界就会和平安宁。
从最高的皇帝到普通的百姓,每个人都应该以修养自己的身心为根本。
如果根本的部分被忽视,而次要的部分被过分强调,这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
大学之道原文及赏析大学之道礼记〔两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赏析“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的意思
大学之道的意思
大学的宗旨在于将光明正大的品德发扬光大,在于教导人们弃旧迎新、去恶从善,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目标所在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着冷静;沉着冷静才能够内心平静;内心平静才能够考虑周到;考虑周到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旁支末节,每件事情都会有始终。
知道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大学之道的翻译大学之道的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大学之道的翻译大学之道的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大学之道课文
大学之道课文《大学之道》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之道》注释: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处事合宜。
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兴旺发达。
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致其知: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认识、研究事物。
庶人:指平民百姓。
壹是:一概,一律。
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
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大学之道》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
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释义: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
“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3、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翻译】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每天上完那一节课也就见不到老师人了,所以,你如何从叫从教学方面去评价一个大学的区别呢?在
不同的学校里面不同的只有学生而已,学生自身的素养,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追求。
所以说,在大学里面真正靠的还是自己,要制定一个长远细致的规划,让自己每天都可以真实的感受
到充实。要多读书,多了解时事,让自己学到真本事,使自己真的有实力。让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见
你了解到,你其实并不是那么牛,因为有人比你 更牛,虽然你曾经认为自己很牛。当然你也可能 了解到你并不是那么无能,因为有人比你更无能。
由于大学环境的宽松,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而不是像中学生那样只知道学习。你了解了自己究 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了解了自己擅长做什么、 不擅长做什么,了解了自己的优点、缺点。
你明白了社会与人性的复杂性、多面性,你更加理性了。
你一般不会去违法犯罪,大部分暴力罪犯都是低 学历的、没上过大学的人,这些人犯罪都缺乏技 术含量。你即使犯罪,那也应该是高智商犯罪。
五、知识
虽然你可能经常逃课,虽然你 可能多次挂科,虽然你经常在 课堂上睡觉,但是实际上,你 仍然获得了很多的知识。
在人文素养方面,你要大大超过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
如果你有了钱,你可能会选择艺术享受,比如听音乐会、 看话剧,甚至是艺术收藏,这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 缺乏人文修养的人可能会去大吃大喝、购买奢侈品,甚 至是黄、赌、毒,这是低层次的感官享受。你可能不如 暴发户有钱,但你的人生质量是另一个层次。
我并没有看不起有钱人的意思,实际上,很 多暴发户后悔没有好好读过书,很多富翁都 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甚至是羡慕。他们经 常通过附庸风雅来显示自己是有品味的,甚 至要想尽办法给自己搞个大学文凭。
你有了思考自己、思考社会的时间,你可以 对各种社会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
如果不懂,你会上网、会去图书馆去了解相关知识。
考你 能不 力再 ,人 你云 会亦 自云 己, 去你 判拥 断有 对独 与立 错思
你不再迷信权威,你知道了很多专家、教 授不过是徒有其名,他们的言论其实不比 你高明,甚至是胡说八道、屁话连篇。你 知道了很多官员的话是假大虚空,他们道 貌岸然的后面,是对财色与权势的追逐。
——高二12班期末前第2次主题班会
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很多同学 可能在想:为什么天天让我学习,让我考大学呢?大 学是什么? 上大学,我到底能收获什么?
大学是什么?
简史-------------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建立“Academy”(柏拉图学院),教授哲学、 数学、体育,这被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1088年,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有“大学 之母”之称,这所学校先由学生组织起来,然后再招聘教师。 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 学术自由的原则,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柏林大学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 这种模式在美国己的了解逐渐 接近真实。你不再狂 妄自大,也不再妄自 菲薄。这就是成熟。
三、修养
你见过暴发户吗?
很多暴发户虽然挣了很多钱,可 他们身上却散发着庸俗、铜臭与 粗鲁。这正是因为他们没上过大 学,即使一身名牌、百般妆扮, 也不能掩盖本身人文素养的缺失。
大学四年,你一直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在一 起,看音乐会,看画展,参加社团,读各种书 籍,你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人文素养、道 德修养都在不断地加深。
总体来看,有文化的父母的孩子比没有文化 的父母的孩子生活得更好,当然不排除个例。
十、美好的回忆
相信我,离开学校不久,你就会无比地怀念 你的大学时光,还有那些哥们儿、姐们儿。
你会发现,曾经无聊的大学生活回忆起来是那样的 美好!你会后悔,你没有好好地利用你的大学年代。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你只有上了大学, 才有资格思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你在学校处理关系的经验与教 训,会对你走上社会带来帮助。
八、见识
通过上大学,你增长了很多见识,认识了 来自五湖四海的、南腔北调的同学。
农村来的学生,见识了大城市的现代化,见 识了花花世界的丰富多样。城里学生通过农 村的孩子,也了解了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你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 和一些优秀的老师,你从 他们身上会学到很多。
我觉得大学的本质,就是给你四年的时间让你自己去体会,去历练。让你在大学期间,长大成熟,让
自己的思想成面得到提升,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自己处理各种大小的事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懂
得如何积累人品,为你将来踏上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的四年是你养精蓄锐的时间。
你找工作时,工作单位对211 985 这些名校的加分制度。无论,你在那一所大学里面,老师都不会管
方面才是适合自己的。所以,只有在大学期间是你做好的思考时间,确定下来自己的未来人生,用心去经
营。
一、同学
你的大学同学及朋友,将是你人生当 中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你的同学对 你的重要性,仅次于你的亲人。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有可能获得来自同学的 友情、帮助与安慰。很多大公司的崛起,都 是一帮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很多人一生的 成功,都是因为一个志趣相同的优秀同学。
理念-------------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提出了近代理性化大学理念——“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 洪堡大学遵照康德的理念,创建了现代大学制度,确立了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 并把科研看作是大学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现代大学精神的一个来源,即把自由地探求未 知和养成人们探求未知的习惯作为大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两块基石,它们解决了大学和公权力、大学和教 授之间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排斥不法干预,鼓励教授与学生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自由、 自主、自律地追求真理与探究学术。 20世纪,德国哲学家贾斯珀,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以存在哲学为基础的大学理念,其最 突显之处在于强调大学应实现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整体性。二战后的美国在大学理念上 颇有建树,虽声调不一,但总体上是力求实现人的发展,其指导思想是现代人文主义。
关于做生意、当老板,不要因为没有上过 学的人做老板而眼红。因为你即使上了大 学,照样可以选择做生意、当老板。
七、人际交往能力
在大学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你自己来处理。
学校虽然比社会单纯,但已经是相当复杂。同学关 系、室友关系、师生关系、男女关系、贫富关系, 做干部还有上下级关系、干群关系等,处理好这些 关系,是需要动脑筋的,也是需要能力的。
你对你的专业,总会比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 了解的要多。如果你很认真,那么你收获颇 丰,虽然你可能没有感觉到。理工科的学生, 更是学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东西。
你曾经羡慕很多没上过大学的人成了小老板, 但他们也只能做个小老板,而你可能会成为 大老板,但你需要耐心。
现在,挣大钱越来越需要知识。
中国第一代富人发迹于八十年代初,代表是农民企 业家,靠机遇和胆子,别人不敢离开集体单干,不 敢做生意,他敢,于是他成功了。但是由于他们的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懂管理,到现在,很多公司 已经面临困境甚至已消失。
学历不同,初次就业的工作层次、工资层次是不同 的,当然层次之间有交叉。每年的工资调查也都说 明,学历高的人,平均工资高于学历低的人。
大学起码给了你一张文凭,有了这张文凭, 你才有资格到那些大公司和政府机关应聘。
如果没上过大学,农村的孩子多数要回家种地,或成 为民工;城里的孩子会让父母为你的未来伤透脑筋。
甚至你可能还会收获爱情,收获你的另 一半,而爱情,是人生中与事业同等的 两件大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谕。
即使你大学时没收获爱情,你的大学也很重要。 哪个青年人找对象会不考虑对方的学历呢?
二、你自己
大学四年,和一帮与你差不多优秀的、比你更优 秀的或是不如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使你加深了对 自己的真正了解。
你在羡慕暴发户们 腰缠万贯的同时, 殊不知他们也在羡 慕你的知识与品味。
四、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学环境比较宽松,有大量的时间可以 自由安排,这锻炼了你的独立性。这种 锻炼是必要的,因为你早晚要独立生活。
当然一开始你可能不适应,你会 无所事事、浪费光阴,但这是提 高独立能力的必经之路和代价, 你由此认识到了光阴的可贵。
这使你的眼界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开阔了, 未来之路也开阔了。
九、孩子
孩子看起来离你很远,其 实不远,你毕业后也许不 用四年,你的孩子就出世 了。你上不上大学,会影 响你的子孙后代。
你的文化水平将影响你的教育水平,同时对 你的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不能说没有文化的父母就培养不出好孩子,但是有 文化的父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和更大的帮助。起码在 孩子中小学作业题不会做的时候,你可以帮得上忙。
在来说说大学的职能吧,其实我觉得大学的职能就是给你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让你安心发展自
己。在大学以前,在学校被老师管,在家还要听家长的话,几乎是没有什么自己的空间和我我创造的可能
的,你接触和了解的东西都太局限化,也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发展,专研哪一方面的东西。而大学毕业后,
你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要承当许多责任,这时候你是很难静下心来考虑,自己该如何发展,哪一
解。不要随波逐流,男生天天窝在寝室打游戏,想着如何追妹子,女生每天热衷于打扮,购物,攀比等。
渐渐的失去了,自我意识,没有了创造力,等到大学毕业,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的时候,在发现自己什么都
不会,大学四年都浪费在无聊的事业上面去了。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处处碰壁,然后再来抱怨教育无能,
社会不公。我是我想说,这都是自己造成的结果。
第二代企业家,靠政策,靠关系。
而新的第三代企业家,靠知识,靠脑子,很多人 都是高学历并有丰富的海外工作和留学经验。
没有知识,可以做小生意,做不成大生意。经济社 会的高端产业是金融与投资业,没有知识的人,是 做不来的。没有知识的人,只能在低端产业徘徊。
六、学历、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