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寨中学2017-2018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化学周考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寨中学2017-2018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化学周考无答案
野寨中学2019-2019高一第二次化学周考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张乃裕韩仁哲
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Al-27,S-32,Cl-35.5,Na -23,K-39,V-51,Cr-52,Cu-64
第I卷
选择题(选择题有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仅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所含原子数为0.4 N A
C. 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D. 在一定条件下lmol N2与3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 N A
2.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2 页
第 3 页
B.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D. 由N2O4(g) 2NO2(g)
ΔH=-56.9 kJ·mol-1,可知将
1mol N2O4(g)置于密闭容器
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
56.9kJ
5.一种新型太阳光电化学电池贮能(储存能量)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两极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贮能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和光能
B. 贮能和放电时,电子在导线中流向相同
C. 贮能时,氢离子由a极区迁移至b极区
第 4 页
D. 放电时,b极发生:VO2++2H++e-=VO2++H2O 6.以铬酸钾为原料,用电解
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
如图,(铬酸根和重铬酸根不
参与电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2H+ ⇌ Cr2O72-+H2O向左移动
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2K2Cr2O4+4KOH+2H2↑+O2↑
D. 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
若K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2 – d
7.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其反应原理如下:
第 5 页
电池:Pb(s) + PbO
2(s) + 2H
2
SO
4
(aq) =
2PbSO
4(s) + 2H
2
O(l)
电解池:2Al + 3H
2O = Al
2
O
3
+ 3H
2
↑
对该电解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电池电解池
A H+ 移向Pb电极H+ 移向Pb电极
B 每消耗3mol Pb 生成1mol Al
2O
3
C 正极:PbO
2
+4H++2e-
=Pb2++2H
2O
阳极:2Al+3H
2
O-6e-
=Al
2
O
3
+6H+
D Pb电极反应质量不
变
Pb电极反应质量不变
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
E均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
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单质,C是酸性氧化物,
A的水溶液和C均具有漂白性,B是自然界最常
见的液体,E是三元化合物,物质之间存在如
右下图所示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大小关系:Y>Z>X>W
第 6 页
B. YX
2
遇到蓝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Y>Z
D. Y与Z属于同一周期,与X属于同一主族
9.W、X、Y、Z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W与Y位于同一主族,X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X、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
B. X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Y<Z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Z>W>Y
10.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
在含有
少量I-的溶液中,H
2O
2
分解机理为:
H
2O
2
+I-= H
2
O+IO-慢
H
2O
2
+IO-=H
2
O+O
2
+I-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7 页
A. 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v(H
2O
2
)=
v(H
2O)= v(O
2
)
C. 反应的速率与I-浓度有关
D.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1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
2(g)+3B
2
(g)2AB
3
(g)
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
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
2
)=0.8 mol·L-1·s-l B.
v(A
2
)=30 mol·L-1·min-l
C. v(AB
3
)=1.0 mol·L-1·s-l D.
v(B
2
)=1.2 mol·L-1·s-l
1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 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第 8 页
B2
13.反应A + 3B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1v(A)=0.3mol/(L·s) ○2 v(B)=0.6mol/(L·s) ○3v(C)=0.4mol/(L·s) ○4 v(D)=0.45mol/(L·s),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
A. ○2>○4>○3>○1
B. ○2>○3=○4>○1
C. ○1>○4>○2=○3
D.○4>○3>○2>○1
14.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
A. ×100%
B. 2(a+b)
5b
×100% C. 2(a+b)
5
×100% D. ×100%
15.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
(g)+
O
2(g)2SO
3
(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
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针对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 9 页
A.图Ⅰ研究的是t
时刻增大压强(缩小体积)
1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时刻通入氦气(保持恒容) B.图Ⅱ研究的是t
1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Ⅱ研究的是t
时刻加入正催化剂对反应速
1
率的影响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16.在一定温度,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消耗2amol C;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第 10 页
A. ②⑤⑧
B. ⑦④
C. ①③
D. ⑤⑥⑨
第Ⅱ卷(五大题,共52分)
17(10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 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E2D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D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E2D2的电子式为。
(2)A、B、D、E 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
写出该化合物的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个装有可移动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C2(g)+3A2(g ) ⇌2CA3(g)
ΔH=-92.4 kJ·mo1-1。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20.5mol、A2
0.2mol、CA3 0.2 mol,此时容器体积为1.0 L。
①实验室制备CA3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0.5mol稀有气体,平衡将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18(14分)(1)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人们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合成为甲醇,甲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
已知氢气、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g)+O2(g)=2H2O(1) △H=-285kJ/mol ①
O2(g)=CO2(g)+2H2O(1) CH3OH(l)十3
2
△H=-726.0 kJ/mol ②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液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2)将CH
4
置如图所示(A 、B 为多孔碳棒)。
①实验测得OH -
定向移向B
电极,则_____处电极入口通甲
烷(填A 或B),其电极反应式
为___________。
②当消耗甲院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下)时,假设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 2FeO 4+8H 2O 3Zn(OH)2+2Fe(OH)3+4KO H ,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放电时每转移3mol 电子,有_____ mol K 2FeO 4被还原,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19.(12分)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 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 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
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B极板的名称及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若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
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__________ ,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4)若原溶液为1L K
2SO
4
、CuSO
4
的混合溶液,
且c(SO
4
2-)= 2.0mol/L;如图装置电解,当两极都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
则原溶液中的c(K+)为 _______
20.(8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1)进行实验探究:
(1)根据装置(图1)回答以下问题:Ⅰ.写出装置○1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将反应后○2中的溶液倒入
CCl4中,出现的现象与右图中
吻合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Ⅲ.装置○3中的现象是______
(2)该实验能否证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请说明理由。
21(8分).铁炭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纳米铁粉均可用于处理水中污染物。
(1)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总质量相同、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铁炭混合物对水中Cu2+和Pb2+的去除率,结果如图所示0。
①当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时,也能
去除水中少量的Cu2+和Pb2+,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当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大于50%时,随着铁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u2+和Pb2+的去除率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1纳米铁粉与水中NO
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NO
3-+10H+=4Fe2++NH
4
++3H
2
O
研究发现,若pH偏低将会导致NO
3
-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是。
○2相同条件下,纳米铁粉去除不同水样中NO
3
-的速率有较大差异(见右图),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