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如图,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 1和6
B. 4和8
C. 9和10
D. 5和10
2.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残渣及多余的水分、含氮废物的排出分别通过哪一组结构来完成的?()
A. 口沟、表膜
B. 胞肛、胞咽
C. 收集管、伸缩泡
D. 胞肛、表膜
3.根尖结构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根冠
B. 分生区
C. 成熟区
D. 伸长区
4.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和受精示意图。
下列有关其受精过程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②和④结合的过程
B. ①和③结合的过程
C. 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 ②中的精子和③结合的过程
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
物,其不具有的结构是()
A. 叶
B. 茎
C. 花
D. 孢子
6.海带、葫芦藓、铁树和小麦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无种子
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都有根、茎、叶
D. 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7.下列关于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
B. 成熟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胚乳
C. 大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
D. 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8.如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
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
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
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 分解有机物
B. 消耗氧气
C. 释放能量
D. 消
耗二氧化碳
9.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 胚根
B. 胚芽
C. 胚轴
D. 胚乳
10.芽的结构中能够发育成枝条的茎的是()
A. 胚芽
B. 幼叶
C. 胚轴
D. 芽轴
11.洋葱表皮细胞中不含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叶绿体
12.下列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A.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 向大棚内添加二氧化碳
C. 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 合理灌溉,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
13.我们生活中做面包用的面粉和炒菜用的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
A. 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B. 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C. 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D. 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
14.苹果开花季节遇到阴雨天,会导致减产的原因是()
A. 不能产生精子
B. 不能产生卵细胞
C. 影响授粉
D. 影响果实的发育
15.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
A.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B.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A. 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 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 种子的胚被虫子破坏
D. 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17.如图为一个豌豆荚,内有6粒豌豆种子。
图中a表示豌豆荚,b表示其中的
一粒种子。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是由子房发育而成
B.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C. 豌豆种子的胚由胚珠发育而成
D. 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必定相同
18.图中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B. 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
C. 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
D. 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19.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什么的无机盐?()
A. 钙、镁、锌
B. 氮、磷、钾
C. 铁、硼、锌
D. 铁、碘、硼
20.绿色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
A. 正确
B. 错误
21.在早晨和傍晚摘取相同的叶片,烘干称重,其结果是(早晨的为甲,傍晚的为乙)()
A. 相等
B. 甲重
C. 乙重
D. 不确定
22.我国的植被中,主体是()
A. 草原
B. 森林
C. 荒漠
D. 滩涂
23.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④在阴天或是傍晚移栽.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4.如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
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25.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
下分析正确的是()
A. 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 b点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 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 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开展休闲采摘,可以
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草莓、葡萄、黄瓜等是大棚种植的常规品种,受到农民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从草莓植株上摘下的草莓果实属于植物体的______。
(2)给棚内作物施肥的目的是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所需的______。
(3)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有多种,菜农在白天给大棚开门通风就是措施之一。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促进植物的______。
(4)瓜农在大棚内将南瓜秧的芽切去并留下合适的切口,再插入黄瓜秧的芽,用嫁接黄瓜,实现了黄瓜丰产丰收。
在这里,黄瓜秧的芽是作为______(填“砧木”或“接穗”)使用的。
27.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转化和输出过程,以维持自身稳定。
请分析回答:
(1)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______。
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______,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
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______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
在细胞中的______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______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28.观察图,回答问题:
(1)填出结构名称:2 ______ ,3 ______ 。
(2)4内的液体称为______ ,5的末端的液体为______ 。
正常情况下,4内的液体比5末端的液体多了______ 等成分。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B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1是柱头;2是花柱;3是子房共同构成4雌蕊;6是花药;7是花丝共同构成8雄蕊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4雌蕊和8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故选:B。
由图可知:1柱头;2花柱;3子房;4雌蕊;5花托;6花药;7花丝;8雄蕊;9花瓣;10花萼,据此分析解答。
明确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草履虫各部分的结构极其功能为:
口沟:取食
表膜:呼吸(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大核:营养代谢
小核:生殖作用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通过表膜排出体外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纤毛:运动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草履虫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草履虫的结构包括:纤毛、收集管、外膜、伸缩泡、大核、小核、口沟、胞肛。
草履虫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可结合着其结构示意图掌握。
3.答案:C
解析:解:A、根冠主要具有保护作用;
B、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伸长区生长迅速,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所以,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故选:C。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如图: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
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
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
长最快的地方。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
毛。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
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根的生长以及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4.答案:D
解析:解: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
因此在柱头上的①是花粉,在花柱中的与花粉相连的②是花粉管;此题中胚珠的珠孔开口朝上,而教材中胚珠的珠孔开口朝下,因此卵细胞的位置不是在下面而是在上面靠近珠孔处。
靠近珠孔处的③是卵细胞,胚珠中央是两个④极核,⑤是珠被,⑥是子房壁。
故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是②花粉管中的精子与③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受精过程。
解答时可以从胚珠的结构和受精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5.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苔鲜植物的主要特征。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苔鲜植物的主要特征。
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细胞繁殖,体内也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据此可知,题中叙述的苔藓植物其不具有的结构是花。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A、葫芦藓、海带不能产生种子,但产生孢子,铁树、小麦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A 错误;
B、葫芦藓、海带、铁树、小麦都是植物,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海带无根茎叶,葫芦藓有茎叶,无根,铁树有根茎叶种子,小麦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C错误;
D、葫芦藓、海带无种子,铁树有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是裸子植物,小麦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D错误。
故选:B。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铁树属于裸子植物,小麦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是植物,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明确它们都是植物,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7.答案:A
解析:解:A、大豆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A项正确;
B、大豆种子无胚乳,B项错误;
C、大豆种子胚都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题干中缺少子叶,C项错误;
D、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D项错误。
故选:A。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胚都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
不同点是:大豆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种子萌发的过程属于基础知识,应当记住。
8.答案:B
解析: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的条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方面来切
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据此可入。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
以解答本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9.答案:A
解析:解: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随后,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
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萌发过程。
解答是可以从种子的萌发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萌发突破种皮。
10.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故选:D。
叶芽的结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洋葱属于植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的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叶绿体只有在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才有,洋葱表皮细胞是非绿色细胞所以不含叶绿体。
故选:D。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细胞,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分为下列几个部分(如图):
1、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
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
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
3、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还可看到一些带折光性的颗粒,叫做细胞器。
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在细胞质中,往往还能看到一个或几个液泡,其中充满着液体,叫做细胞液。
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
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
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
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
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除叶绿体外,植物细胞中还有细胞器线粒体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所以有人称线粒体为细胞的“发电站”或“动力工厂”.
4、细胞核: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质构成的。
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体。
生物体用
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体上
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
解析:解:A、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A正确;
B、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提高产量,B正确;
C、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增高产量,但与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没有关系,C错误;
D、合理灌溉,要适时、适量,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可以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明确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正确解答。
13.答案:B
解析:解:首先我们知道吃的面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小麦为单子叶植物,小麦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
花生油是来自于花生种子的脂肪,花生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一般储存在子叶中。
故选:B。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子叶中,据此答题。
分清不同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一般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子叶中。
14.答案:C
解析:解: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苹果的传花属于虫媒花,虫媒传粉因阴雨天气,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传粉不足,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
苹果开花季节遇到阴雨天,会导致减产的原因是影响授粉。
故选:C。
一朵花必须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完成后才能结出果实,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充足数量
的花粉就会导致减产。
人工辅助授粉的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
15.答案:D
解析:解:人体的组织是根据分布和特点来划分的,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组织;植物的组织是根据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因此。
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是属于人体的基本组织。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解:我们可以看到被虫蛀过不能萌发应与外界条件无关,那只能说明种子没有满足萌发的自身条件。
所以原因主要可能是种子的胚被虫子破坏,使种子没有一个完整而有活力的胚。
故选:C。
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的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与自身条件--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一粒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与自身条件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17.答案:A
解析:解:A、a表示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正确。
B、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种子是由子房内胚珠发育成的,错误。
C、豌豆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错误。
D、种子中胚的基因来自于精子与卵细胞,每粒种子都是由不同的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不同,因此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不一定相同,错误。
故选:A。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a果皮,b种子。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A、在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对叶片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
B、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实验,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使实验更有说服力,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无色,小烧杯内酒精绿色,C错误。
D、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D错误。
故选:A。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9.答案:B
解析:解: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选:B。
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
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20.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它们发生的条件的不同是解题的关键。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只有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而呼吸作用是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呼吸作用全天都能进行,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B。
21.答案:C
解析:解: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在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的甲叶片经过一夜的时间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内的有机物基本被分解掉,质量减少。
而在傍晚摘的乙则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很多的有机物,要增重一些,故乙叶片比甲叶片质量大。
故选: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