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西教师招聘笔试10月19日晚8点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心成教师10月19日晚8点在线刷题
1.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原则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昆体良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着教育活动的学者是()。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凯洛夫
3.工业革命以后,近代教育越来越强调联系现实生活,体现的是教育的()。

A.民主化
B.世俗化
C.多元化
D.现代化
4.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5.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经济水平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6.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7.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8.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建筑与设计
B.自然生态
C.精神或观念
D.物质环境
10.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了()教育目的论。

A.伦理本位
B.个人本位
C.文化本位
D.社会本位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把人的发展完全归结为遗传的作用是()。

A.霍尔
B.高尔顿
C.华生
D.洛克
12.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被传为佳话,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3.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体社会成员
D.全部个性
14.“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对话性
B.多样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5.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义的规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主导性
16.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A.朋友
B.示范者
C.研究者
D.服务者
17.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9.“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
B.非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20.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课堂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参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心成教师10月19日晚8点题目参考答案
1.D解析: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强调运用问答式的启发法引导学生寻求知识和问题的答案。

是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原则的人。

2.C解析:利托尔诺、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论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

3.B解析: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代社会。

工业革命的成功变革,引发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其中变化之一就是教育的世俗化,教育越来越强调联系现实生活。

4.C解析: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5.A解析: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6.B解析: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他强调教育的两大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7.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的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8.C解析: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在古代印度社会中是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最高种姓。

9.C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10.D解析: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11.A解析:此话来自于霍尔,他强调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结为遗传作用。

12.C解析:孟母为了孩子有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三次举家搬迁,说明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作
13.B解析:“两个全面”是对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目的的具体诠释。

14.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5.C解析: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16.D解析:教师的角色不包括服务者的角色,教师并不是要服务于学生。

17.D解析:道德教育最终落实于道德行为
18.A解析:陶冶法是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9.B解析:非制度化教育主张每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道路
20.A解析: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