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出家有传统三任社长都已出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智宇正以居⼠⾝份在龙泉寺修⾏
北⼤数学系毕业⽣柳智宇曾有两个选择:⼀个是拿全额奖学⾦到美国⿇省理⼯学院深造;⼀个是到北京凤凰岭⼀带的千年古刹龙泉寺遁⼊空门。
今年6⽉,这位从中学起就被称为“才⼦”、“⼤⽜”的北⼤毕业⽣做出了⼀个令⼈惊讶的决定——他选择了后者。
然⽽,遁⼊空门或许并不能让柳智宇得到梦寐以求的清静。
4天前,这件事被⼈披露到上后,媒体接⼆连三地采访和民七嘴⼋⾆的议论,反⽽闹得有些沸沸扬扬。
尤其是对于他的那些北⼤校友来说,尽管可以尊重他的选择,但是却未必就能够理解或者赞同。
北⼤耕读社——
“三任社长都已经出家了”
北⼤就读期间,柳智宇曾参加过学校⾥的两个社团,⼀个是禅学社,另⼀个是耕读社。
就在他⼊寺修习佛法的新闻见报后,北⼤禅学社⽴即在博客发表声明,声称之前的媒体报道中存在失实之处。
这⼀社团表⽰,柳智宇的“个⼈⾏为均与北⼤禅学社⽆关”:
“柳智宇曾于2006年加⼊北⼤禅学社,但其后除社内少数合唱活动外,很少参与社团活动。
2008年起,柳智宇连续两年任北⼤耕读社社长,不再参与任何禅学社活动,已然淡出禅学社。
”禅学社尊重每⼀位社员及北⼤同学的选择⾃由,对个⼈⾏为⽆权⼲涉或发表任何评论。
对于北⼤耕读社的社员们来说,柳智宇的选择其实并不出⼈意料。
⼀位不愿具名的耕读社前社员对记者透露:“如果算上柳智宇,我们这个社团,三任社长都已经出家了。
”据他介绍,第⼀位出家的社长就是耕读社的创办⼈,原北⼤哲学系硕⼠邓⽂庆。
巧合的是,邓⽂庆也在龙泉寺修习佛法,现法号“显庆”。
“这件事情涉及别⼈的个⼈隐私,对他的选择我也不好表态,但是我们很多社员对此并不认可。
”这位前社员说,初⼊耕读社时,社团打的旗号原本是“推崇健康⽣活,回归传统⽂化”,社员们在⼀起阅读的多是儒家经典书籍,但是后来偏离了这个⽅向,彼此谈论的话题也以禅学为主。
耕读社前社员表⽰,“刚开始我们很多⼈就有想法,对于社团的核⼼活动不太认可,后来除了⼏名⾻⼲社员,其他⼈也就逐渐淡出了。
”这位社员认为,⼀个社团三任社长出家,或许是受到了所读古籍的影响,“毕竟古代⽂⼈⼤都有出世的思想。
”也有⼈在海外微博上对此评论说:“看来这是传统啊!”
“原以为他会去做NGO或慈善事业”
柳智宇的确可以被称为才⼦。
中学时代,他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牌。
时⾄今⽇,上还能查阅到楚天⾦报2004年采访他的⼀篇⽂章,当时年仅16岁的他挑战了17世纪瑞⼠数学家雅各·伯努利提出的⼀道难题,由此撰写的论⽂《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获得了省级⽐赛的⼀等奖。
称⾝边同学活得苦
当年报道中的⼀段⽂字,今天读来耐⼈寻味:“柳智宇兴趣⼴泛,计算机将他的⽣活变得多彩;哲学则使他保持了平和的⼼态。
⾯对‘是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提问,柳智宇坦⾔,学习中经常遇见头疼的难题,但每次他都会将它放下,做些⾃⼰喜欢的事。
思考⼏天后,总会有所得。
”
这样的⼼态被柳智宇带到了北⼤校园。
在“北⼤未名站”讨论区⾥,⼀名北⼤在校⽣发帖《纪念柳智宇学长》时提到⼀个细
节,柳智宇曾说,他在⼤学呆了两年,发现⾃⼰以及⾝边的同学普遍活得很“苦”。
作为⼀个从苦海⾥解脱出来的⼈,他⾮常希望⼤家能像他⼀样活得从容淡定,对世界充满爱。
柳智宇曾多次在北⼤“阐述他的哲学和理想”。
不过在北⼤内部,因为柳智宇申请了⿇省理⼯学院奖学⾦,也有学⽣对他的⾔⾏提出质疑。
发帖纪念他的学⽣也提到:“我原以为他会去做NGO(⾮政府组织)或慈善事业”。
柳智宇遁⼊空门后,他曾写过的⼀些⽂章被好事者挖了出来,尤其是他在北⼤就读期间写的⼀篇⽂章。
⽂中提到他参加⼀次慈善活动后的感受:“想想夫⼦所说的‘⼤同’世界也就是这般了吧。
仅仅只是⼀天,我已经感觉到⾃⼰在改变。
这样想的时候,顿觉⼈⽣⽆限辽阔与富⾜。
”
迷惘如何改善社会
这篇题为《如何成为⼀个有思想的⼈》的⽂章写道:“到了⼤学以后,⼀下⼦⾯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的⽅向,发现⾃⼰没有取舍的标准。
怀抱很远⼤却显苍⽩的理想,却不知如何开始⾏动;未来似乎充满希望,⼜似乎离现实⾮常遥远。
”
他曾设想:“⼯作了之后⼜怎样呢?现代社会节奏⾮常快,⼀些⾏业的⼯作量很⼤,还要应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升职、评奖⾦、⼯作中的各种关系,更有家庭需要照顾。
”他迷惘,“但是这⼀⽣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改善社会?”柳智宇说:“我们⽣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智慧是否⾜够明晰,使得当我们认为⾃⼰卸下社会的枷锁时,我们抛弃的不是粮⾷和⽔?随⼤流是安全的,因为能常与⼈沟通,如果离群索居,我们怎么保证⾃⼰不会堕⼊到⾃⼰的情绪和成见的⼩世界⾥?”
如今,外⼈已很难知道柳智宇⾃⼰会如何作答。
我们坚决反对孩⼦的这个决定。
这⼀两个⽉我已经⼼⼒交瘁,他的母亲也病了⼀场。
我们不埋怨任何⼈,只是感到很⽆助。
柳智宇刚刚毕业还没有社会经验,希望他先到社会上⾛⾛,李叔同也是在39岁功成名就之后才选择出家,孩⼦现在什么都不懂,没法帮助别⼈。
——柳智宇的⽗亲
我看过他的⽂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下⼦深⼊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
但修⾏的⽅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少⼥作家蒋⽅⾈
蒋⽅⾈的“梦中情⼈”
“他的智商起码280以上,只有他可以到让我崇拜的程度。
”友这样介绍柳智宇。
他的学海⽣涯经历辉煌,16岁时成为全国华师⼀附中的学⽣科学院院长;2006年以满分成绩获得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牌并被保送攻读北⼤。
⼤四毕业前⼜成功申请到⿇省理⼯的全额奖学⾦。
“我的梦中情⼈是柳智宇。
”清华⼤学在校⽣、80后作家蒋⽅⾈曾与柳智宇就读于同⼀所中学,她公开表⽰,“不是因为他帅,⽽是因为他是个天才。
”
有媒体报道,她对柳智宇的评价是:“我看过他的⽂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下⼦深⼊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
但修⾏的⽅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
前天下午5时11分,蒋⽅⾈在微博()中写道:“关于智宇师兄……那些说他想不开,说他浪费资源,反思教育体制害了他的⼈,都去死吧。
”
皈依佛门先过考察期
记者前往西⼭的龙泉寺,确认柳智宇已开始在该寺修⾏,但要正式皈依佛门还有⼀定的考察期。
“⾼个⼦,很瘦,话不多。
”客堂内⼀名⼥居⼠对柳智宇印象很深。
她说,两年前⼀位⽼教授将柳智宇带来龙泉寺,此后他⾃⼰也会不时来庙⾥。
前些⽇⼦寺⾥修建配楼,组织僧⼈和居⼠成⽴“突击队”施⼯,柳智宇也加⼊其中,“第⼀次⼲活时他不适应,回学校后病了三四天,但现在已没问题了”。
据⼀位法号“贤栋”的僧⼈介绍,⽬前柳智宇只是居⼠,如欲正式皈依佛门要有⼀个考察期,⼀般要⼏年时间。
他介绍,居⼠不受佛门戒律戒规约束,只要虔诚于佛、遵循佛之善⼼善意即可,“所以他现在还并不算出家”。
柳智宇本⼈婉拒了记者⾯谈的要求,托⼀位僧⼈带话说:“暂时不便相见。
”
民围观
@⼀⽶⼋五:
我并不惊讶。
我虽然没有他的智商,也没有他那样的精神境界,但我能感知⼀⼆。
我们是站在地⾯的⼈,⼀般的⽜⼈是站在楼顶的⼈,他则是天上飞翔的反重⼒的神。
@王国军:
“⼦⾮鱼,焉知鱼之乐”。
不知柳智宇是出家的成就⼤,还是治学的成果丰。
@未明空间:
恐怕有⼈⾼薪聘他,出家更赚钱吧。
@⽔⽊社区:
现寻⼈中,求法号!有⾔:北⼤数院从此多了⼀条出路。
@易友:
请不理解的⼈不要随意诋毁,你就肯定在这污浊世间追名逐利到头来空梦虚幻⼀场就⽐那些早早看破⽽追求⼼灵境界的⼈⾼明吗?到底谁傻呢?
@华油常鸣:
书读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