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渗漏与异味的故障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4)汽车零件使用过久会产生磨损过限(如活塞与汽缸等),导致 燃烧室内高压气体窜入曲轴箱,并迫使机油外漏。因此,当加机 油口盖处废气外窜严重时,应及早检修或更换磨损件。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5)避免单向阀、通气阀堵死。由此引起箱壳内温度升高,油 气充满整个空间、排放不出运河,使箱壳内压力升高润滑油消 耗增加和更换周期缩短。发动机通气系统堵塞后,增加了活塞 的运动阻力,使油耗增加。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 会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因此需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疏通、 清洗。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任务载体
案例1:车主反映在踩松离合器时感觉异常,尤其是松离合器时 有些发抖。经拆检发现离合器拨叉、分离轴承、压盘及摩擦片均 已严重磨损,于是更换离合器总成,试车合格后出厂。然而,三 天后车主就回厂投诉:底盘有异响,且有漏油现象。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学习目标
汽车综合故障诊 学断习内容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知识连接
学习内容 制定决策 案例分析
思考题
学习目标 分组派工 相关技能 评估考核
任务载体
汽车综合故障诊
学 断习导航 资讯 决策 实施 评估
理实一体化教学
汽车综合故障诊 学断习情境7 汽车渗漏、异味的故障诊断
学习目标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在车辆的使用中,往往会出现漏油和渗油故障,它将直接影 响到汽车的技术性能,导致润滑油、燃油的浪费,消耗动力,影 响车容整洁,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漏油、机器内部润滑油减少, 导致机件润滑不良、冷却不足,会引起机件早期损坏,甚至留下 事故隐患。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4.电瓶臭味 湿式电瓶的电解液泄漏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在电解液亏损过 多时,发电机向电瓶强行充电会使电瓶过热冒白烟,气味更加难 闻。干式电瓶虽不存在泄漏问题,也会有失效周期,这可通过电 瓶顶部的观察口自行检测判定。 电解液泄漏、失效电瓶要予以 更换,还要注意电解液的及时补充。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冥思苦想其可能性只能有两个,一个是变速器轴间定位有问 题,造成轴不平行;另一个就是其轴间间隙过大。因第二个 原因易于确认,于是找来同种车型进行比较,认定其花键间 隙偏大。试着与另一同型车对换后传动轴,试车,故障再也 没有出现了。可是为什么换离合器后会出现如此麻烦的事情 呢?其原因很简单,那是由于第一次维修时没有把分动器油 加够引起的!
(5)润滑油添加过多、油面过高或加错油品。 (6)零部件(边盖类、薄壁件)接合表面挠曲变形、 壳体破损,使润滑油渗出。 (7)通气塞、单向阀堵塞后,由于箱壳内外气 压差的作用,往往会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二、预防车辆漏油措施
(1)重视衬垫作用。汽车静置部位(如各接合端面、各端盖、壳 体、罩垫、平面珐琅盖板等)零部件之间的衬垫起着防漏密封作用。 若在材料、制作质量及安装上不符合技术规范,就起不到密封防 漏作用,甚至发生事故。如油底壳或气门罩盖,由于接触面积大 而不易压实,由此造成漏油。拆装时注意妥善放置,仔细检查, 并按规范装配。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学习单元7.2 汽车异味的故障诊断
一辆汽车成千上万个零件,既有金属的,也有非金属的。零件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气味,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气味都很小。当 出现焦糊味、塑料味、臭味等异常气味时,则是汽车某些部位状 况不正常的表征。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学习内容
1.焦糊味 在行车过程中闻到非金属材料烧糊的特殊气味,可能是离合器 片摩擦过热、烧损所发出的。由橡胶、石棉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 的离合器片,过热烧损的糊味中会夹杂着焦臭味。 如果不是离合器片,就要检查刹车片部位了(离合器片与刹车 片的材质是基本相同的),这包括手刹是否完全松开和制动是否 回位。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学习单元7.1 汽车渗漏的故障诊断
发动机漏油和发动机渗油是两个概念:发动机漏油是属于一种 故障现象,发动机渗油,随着发动机的使用,机油的渗透能力很 强,一般情况下,它都会从油封渗透出一点,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它不是一种故障现象。渗油主要体现在机油并未快速减少,但是 发动机密封处可见少量油迹,但发动机护板或地面未发现明显油 迹。
一、常见车辆漏油的主要原因
(1)产品(配件)质量、材质或工艺不佳;结构设计存在问题。 (2)装配高速不当,配合表面不清洁,衬垫破损、位移或未按 操作规程规范进行安装。 (3)紧固螺母拧力不均、滑丝断扣或松旷脱落等导致工作失效。 (4)密封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过限,老化变质、变形失效。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2.塑料糊味 塑料糊味大多由电器线路过热所致。电线外包皮一般较薄,过 热出现的气味不是很大。当过热使电线烧毁,会伴有局部冒烟现 象且塑料烧糊味增大。 电线过热现象一经发现,要立即停车检查排除,切不可贸然继 续行驶,否则会殃及整车甚至烧毁。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3.橡胶糊味 橡胶糊味主要来源自发动机传动皮带、汽车轮胎以及橡胶软管。 发动机皮带如果松弛打滑,高速运转时皮带丢转,会因散热不 利而产生糊味。这种情况出现应熄火停机检查,已松弛有糊味的 皮带要更换。 行车中连续、过大的制动,会给轮胎造成过大负担而产生橡胶 糊味。这时需要将车靠边停放,待温度自然降低后再行驶,切不 可用冷水浇胎降温。 一些橡胶软管温度过高也会散发橡胶味,这要经过检查是否更 换。
5.空调异味 开空调出现异味,多是空调系统不清洁所致,尤其是空调滤芯 和送风道。 空调系统与整个车厢应定期检查和清扫,入夏之前进行彻底检 查和清扫,对去除异味很有必要。(另外,新车的内饰件也有异 味挥发,应根据具体情况保持车厢内外空气流动,使这种异味尽 快自然挥发掉。)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6.生油味 生油味是未燃烧的汽油味。生油味多来自渗漏汽油的部位。 当輸油管老化、破损就可能使汽油渗漏。汽油箱被意外撞击或 安装防护不当,也可能会使汽油渗漏。这些情况出现应及时检 查排除,并要注意远离明火。
汽车综合故器时感觉异常,尤其是松离合器 时有些发抖。经拆检发现离合器拨叉、分离轴承、压盘及摩擦片 均已严重磨损,于是更换离合器总成,试车合格后出厂。然而, 三天后车主就回厂投诉:底盘有异响,且有漏油现象。
故障分析与排除:由于该车无其他维修项目,故重点检查拆换 作业中涉及到的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及传动轴。结果发现, 分动器已无油,后传动轴前伸缩套及其轴瓦已严重磨花、磨黑, 分动器后盖油封己烧烂。于是,更换分动器后盖(带轴瓦一起) 及其油封,打磨传动轴伸缩套外表,并给分动器加满油后,故 障排除。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可两天后,车主又发现同一处 漏油。回厂后拆检发现,后传动轴前段又磨花,轴瓦又烧坏且 已走位,油封又烧烂且分动器输出轴己弯曲,旋转时后端跳动 较明显。于是再一次更换分动器后盖及其油封,另换后传动轴 伸缩套和变速器输出轴,然后进行高速试车近100km ,又发 现漏油。拆下后传动轴发现其伸缩套及轴瓦又有轻微偏磨。到 底为什么呢?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2)车上各类紧固螺母都需按规定的扭矩拧紧。过松压不紧衬 垫会渗漏;过紧又会使螺孔周围金属凸起或将丝扣拧滑而引起漏 油。另外,油底壳放油螺塞若未拧紧或回松脱落,容易造成机油 流失,继而发生“烧瓦抱轴”的机损事故。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3)及时更换失效油封。车上很多动置部位(如油封、O型圈)会 因安装不妥,轴颈与油封刃口不同心,偏摆而甩油。有些油封使 用过久会因橡胶老化而失运河弹性。发现渗漏应及时更新。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6)妥善解决各类油管接头密封。车用联管螺母经常拆装,容 易滑丝断扣而松脱;两接头喇叭口精度差,两锥面中心线不重 合而接触不良;锥度不同而不相吻合,由此均会引起渗油。更 换联管螺母,用研磨法解决其锥面密封,使螺母压紧而解决密 封。
汽车综合故障诊 断
(7)避免轮毂甩油。轮毂轴承及腔内润滑油脂过多,或其油封 装配不妥,质量不良及老化失效;制动频繁引起的轮毂温度过高; 车轴螺母松动等都会引起轮毂甩油。因此有用“空腔润滑法(即适 量润滑)”,疏通通气孔,严格选择优质配件,并按工艺规范进行 装配和高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