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你准备好了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CIAL REPORT
SPECIAL REPORT特别策划去西藏,
你准备好了吗?
西藏,总让我们无限神往,穿越大半个中国的行程,你能想象到的事,你从未想过的事,在西藏都可能遇到……
当然,在这里还有你最不想遇到的事—事故。

2018年,进藏路上倒下了20多个车迷,进入2019年至今,又有5
人倒下、2人重伤截肢。

西藏的路上到底有多险?连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都难逃事故的魔掌—2018年12月27日夜里,高原救援组负责人刀哥在救援遇险车友时被同向失控车辆撞击,导致头部损伤、肋骨骨折、面部皮肤撕裂……
安全,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

在摩旅进藏季即将到来之际,本刊联合西藏高原救援组,再次为进藏车
迷敲响安全警钟……
策划、执行|杜启弘 鸣谢|高原救援组 刀哥
总被西藏莫名的感动,它的云有多低,天就有多近。

耳听十遍,也不如亲眼一见。

西藏,才得相见,已然想念。

对于骑友来说,最好的旅行可能是在路上看到各种风景,有些人更喜欢有奇怪规定的目的地。

“晚上八点以后,禁止车辆离开本县。

”这样的规定当时确实让人感到不解,现在我们请刀哥来告诉你,让人很难理解的规定是为啥。

西藏有着和内地不同的环境和气候,进藏路上周围环绕着群山,犹如一朵朵莲花。

山顶在云端,山脚在江边,听到声音,看见美景。

这样的地方在世界上真的很少见。

雪域高原,交通环境复杂,已成为世界交通史上通公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有人曾经说过,在到过西藏的人面前就别说你走过的路有多难,这意味着世界上没有比去西藏更难走的道路了。

因此许多前往西藏的车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感受崎岖的山路,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虽然现在所有进藏的道路都已开放,但以前在每个县城的十字路口或是检查站,都放置了一个提醒标志,上面写着:“晚上八点以后,车辆禁止离开该区域”。

这是因为路况复杂,存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隐患,白天开车都很危险,夜晚更是令人心惊胆战,一旦发生事故,在无人烟之地很难施救。

可以看出,这样的道路真的是冒着生命在行走。

晚上8点以后不允许出去的规定实际上是为了旅行者的安全—如果你不小心半夜悬挂在悬崖上,你很可能会面临死亡了。

对于那些想要度过悠闲假期的人来说,西藏没有吸引力。

因为在前往西藏的途中藏着太多艰辛。

只有那些想要挑战自己、想要体验艰险的户外活动爱好者才会对西藏这个晚上不让离开的神秘高原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里是西藏
SPECIAL REPORT 特别策划
在晚上8点之后不让离开,也许中国是独
一无二的,但知道真相的感觉很温暖,现在规
定已经被取消了,在“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
的旅行”这类鸡汤的鼓动下,在“只有去不了
的人,没有去不了的车”这类不负责任的蠢话
的怂恿下,摩托车迷一窝蜂地涌入进藏路,还
有人揣着各种目的闯无人区……其中不乏摩
旅新手甚至摩托新人。

于是出现了更多事故
和伤亡。

西藏是一个非常让人向往的地方,也算
是中国的一片净土,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污
染,这一片美丽的净土中又藏着人迹罕至的无
人区。

说到无人区,喜欢探险的朋友应该会感
到异常兴奋了,因为几乎每年都有人想穿越无
人区,像贝尔一样征服大自然。

其实不要说是穿越西藏无人区了,就算
是到达西藏地区,有些人也受不了当地的温差
和海拔。

在西藏无人区,不仅有非常多的野生
保护动物,而且气候恶劣山势险峻,人类是无
法在这里长期居住的,因为氧气太稀薄了。


对一片片空荡荡的沙漠,置身于这真正的无
人区中,你所要承受的气温往往要达到零下十
几度以下。

无人区常年被冰雪覆盖着,是永久性的
冻土层,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你每走一步都会觉得呼吸非常困难。

这里面没有供人果腹的食物,如果被困在这里又无人救援,迎接你的是三种死法—冻死,饿死,被野兽咬死,你能做的就是听天由命了。

也许有很多人觉得,既然走不了路,那么就开车走过去好了,其实在无人区里面开车也是非常危险的。

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沼泽,不要说是车和人陷进去了,就是动物陷进去了也是死路一条。

虽然西藏地区已经有着明确的规定,禁止在羌塘以及通过羌塘向阿尔金山和可可西里进行非法穿越,但还是有很多的探险家特别爱来这里,想穿越西藏羌塘。

现在穿越无人区是属于违法行为,会被罚款的,如果你想要过来探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你会在里面随时面临着死亡。

2019春节前,高原救援组的刀哥也曾带着批文和全套的正规手续,打算走一下无人区,但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和茫茫暴雪里,在西藏生活多年有着极高高原生存、救援能力的他最终还是打道回府了。

谈起这次放弃,刀哥说:“不是我胆小,是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

”这就是西藏
—她会足够温和地对待心存敬畏的你,更会无情地惩罚你的无知挑衅。

大家如果想走川藏线,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车,不要迷信“只有去不了的人,没有去不了的车”这句废话!因为这一路上可能有很多的涉水和落石路面,在遇到塌方或者是修路的时候某些车是很难通过的,而且出故障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车手的车技也一定要过硬,进藏路绝对是一个非常考验你驾驶技术的地方。

有人骑一辆城市代步小排量车跑过西藏之后骄傲得不得了,那是你这趟的运气好!进藏,最起码也应该是125mL 排量以上的跨骑车或离地间隙较高的较大排量踏板车,别想着用承载能力和动力性能不够的125mL 以下小车去标新立异,否则,川藏线上漫长的上坡和一马平川的青藏线会让你后悔的!
另外大家可一定要记住,最好不要独自一辆车进入西藏,最好是两辆车以上组团进藏。

这样如果路上出了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有个照应,另外在出发之前,也应该备好修车和拖车的工具,车辆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不会一下子手忙脚乱了。

预防高原反应的氧气和药品也是不能少的,最好是带一个便携式的氧气瓶,或者是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药,这些都是要必须拿的。

进藏前,你必须知道的……
在出发之前要计划好行程,由于路上有
很多的变数,行程规划不必计划得太长远,
只要从每天早上出发之前计划好当天的就可
以了。

在这里,高原救援组的刀哥重点提醒:
“在计划中不要赶夜路,一定不要走夜路!”
另外,在规划住宿地时尽量选择海拔较低的
地方,住宿地点超过3000米,晚上就会有明
显的高原反应,会很影响你的休息。

说到这
里,笔者想起了2006年第一次上高原时,在高
海拔的四川乡城那翻来覆去的一夜……
高原反应也是因人而异的,平时比较
爱运动,而且肺活量大一些的人,高原反应
会比较明显,女生的肺活量比较小,所以高
原反应也许就不会太明显。

在高原上只要不
剧烈运动,正常体质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大问
题。

2018年的12月27日,
货车司机倪师傅夫妇,在青藏线格尔木跑车的途中,因高原反
应缺氧,两个人永远停止了呼吸。

这件事情
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去西藏我们该如何
预防高原反应呢?
我们都知道,西藏平均海拔较高,5000
米以上的垭口也很多,传统的进藏线路有两
条,一条是318国道川藏线,另一条就是109国
道青藏线,绝大多数初次进藏的摩旅者都会
选择这两条路。

因为总是要一来一回,所以很
多人在制定线路时都会选择川进青出,就是
从川藏线进入西藏,然后再从青藏线出来。

就如刀哥上面所说的,如果大家选择川
进青出的路线,先走川藏线的话,等待身体完
全适应了高原环境之后,再从平均海拔高的青
藏线走出来,那么高原反应就没有那么大了。

可是,一些所处区域距青藏线更近的车迷往
往选择青进川出甚至青藏线往返,有人就在迅速提升的海拔高度中出了问题,遭遇和货车司机倪师傅相同的不幸。

因此,我们在这里强烈建议初次进藏的你走海拔提升相对舒缓的川藏线进藏,在不清楚自己海拔耐受度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冒险走青藏线。

到了高原之后,大家也不要从事剧烈的运动,刚到达西藏的晚上也不要洗澡,如果洗澡的话很容易引发感冒,在高原上感冒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建议大家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大概比什么样的辅助药物都有用。

其实大多数的人到了高原地区,都会因为缺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我们不用过度的恐惧。

一旦出现轻微高原反应就吸氧的话,就很容易让身体对氧气产生依赖性,这样就对你以后的行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骑行川藏线到西藏,尽量克服身体的本能,去适应高原环境,如果三天之后你还是有严重的高原反应的话,不太建议大家继续这趟西藏旅游的行程了,大不了下次再说吧。

SPECIAL REPORT 特别策划
对于那些钟爱摩旅的人来说,能够奔驰在蓝天下,在草原上驰骋,是一件多么兴奋的事情啊。

说起摩旅,那肯定要提起川藏线了,不过除了有心有车之外,还得需要具备另外三个基础条件,身体,金钱和时间。

如果我们单纯的从川藏南线单边计算的话,就是2200千米左右,来回的路程就是4500千米的路程,沿途会经过很多的城镇,翻越雪山跨越河流,邂逅无数的牦牛,一路上走走停停。

如果你没有15天以上的时间的话,根本无法真正领略到川藏线沿途的美丽。

其实进入西藏的旅程花销并不是很大,当然这仅仅是指的你的生活开销而已。

在川藏线沿途,以川菜饭店居多,也都是大众菜系,基本上每个人都吃得来。

至于住宿的酒店和宾馆也能够自由选择,价格也算是合理,但是全程下来的费用,不算差也要3000到4000元钱之间吧。

当然,除了人之外,车子的消耗也是算在里面的,包括出发之前车子的检修,以及回来之后的保养,大概也需要1000多元钱。

在途中油费杂费,如果车子在途中不幸坏掉的话,修理车子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两个因素基本上都是外物,但是身体因素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自身问题了。

你的身体能不能够承受住高原条件是非
常重要的,如果你进藏旅行的话,无法适应
高原反应,那么这一路上的危险会对你的这
趟旅程造成非常大的阻碍。

很多平时不爱运
动的人,进入高原之后,高原反应反而会比较
小,建议那些热爱运动的车友从进藏前的一
个月停止运动降低肺活量,这样可以有效降
低高反的风险。

相信对于去西藏旅游,大多数的人心里
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高原反应了。

那么我们初次
到高原旅行,应该注意或者是准备什么东西
才能更好地预防高原反应呢?
红景天算是一种可以预防高原反应的药
物,建议大家提前两周服用。

红景天这种预防
高原反应的药,在很多药店都可以买到,一般
有口服液或者是颗粒状这两种形状。

虽然两
种药一个是液体,一个是颗粒,不过这两种药
的效果是一样的。

提前半个月服用红景天能
有效增强人对高原反应的适应能力。

这一点大概是非常重要的,初到高原的
时候,一定不要做任何的剧烈运动,包括爬
山、跑步、走太久也都要尽量避免。

初到高原
一两天,我们要充分地休息好,调整好自己的
状态,让身体慢慢适应高原反应之后再去探
索新的环境。

另外,身体如果缺水的话,免疫力就会降
低,高原行进中最不能缺的就是水,必须携带
大容量、保温效果好的旅行水壶,保证在路上
随时有热水喝。

初到高原时千万不要喝酒,最
好是含有酒精的饮料也不要喝,因为酒精是
抑制剂,会降低呼吸的频率。

如果你爱喝酒,
最好能在出发前就开始戒酒,调整身体机能,
降低对酒精的依赖性。

要懂得尊重当地藏民的生活习性,也许他
们的生活方式让你不适应,但是绝对是非常适
合当地生活环境的。

在高原上,你要改变你的
传统观念,习惯露天厕所。

另外,在进藏的途
中,不要随便搭载陌生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藏区一定要带足现金,随身现金保持在1000
元左右,西藏的银行网点少,取钱也很不方便。

SPECIAL REPORT特别策划
● 川藏线穷游和艳遇
关于进藏,大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沿途的花费了,有些动机不纯的渴望艳遇穷游女,刀哥想告诉大家:事实上川藏线上并没有那么多搭车的女孩子,更多的想坐顺风车的其实是当地的藏民。

关于网上的那些桃色故事,大家就不要再想了,毕竟好看的女孩子,谁愿意去川藏线这么艰苦的地方呢。

而且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在复杂路况中搭载人之后直接影响操控性,增加事故率,如果出事了,你是要负全责的。

● 川藏线物价
可能有人会认为西藏地区的人很穷,所以物价也很便宜,事实上川藏线的物价是中间高两边低的,也就是两边的物价水平一样,到了中间的时候(藏区)价格会高一些。

其实一般的时候还好,除非是你在道路中突然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比如塌方或者是泥石流等,物价会突然飙升一些。

● 小排量或踏板车摩旅西藏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车就不可以走川藏线,前提是你跑完川藏线回来之后就不打算要这辆车了。

因为川藏线有很多的路段都是非常崎岖的,非休旅车的底盘太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刮到,一路上磕磕碰碰,回来之后修理费都不少。

至于那些哈雷或者是小马拉大车的某250去川藏线,只能说一个家里有矿,另一个属于神车。

刀哥也曾经骑行94年的本田90进藏,也曾经骑行某神车进藏,那酸爽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传说,只是传说
许多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
都会提前做好攻略,但是网上的攻略有真也有假,甚至还有不少谣传,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能要倒霉的……
● 川藏线小孩
关于川藏线有小孩子拦车要钱这件事大
概是很早之前出现过的事了,现在西藏的治安
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好,大部分地段已经见不
到这种场面了。

其实这些小孩子是属于乞讨性
质的,并没有多么可怕,如果遇到的话,稍微
给点零钱,或者是拿出一点零食给他们,也不
会有太大的麻烦。

● 川藏线加油
有的人担心去川藏线一路跑下来,在沿
途中会很难加油,荒郊野外如果车子没有油
的话,那对于人可是致命的打击了。

这个可以
完全放心,现在川藏线沿途设施变得越来越
完善了,加油站也很充足,不过一般只给大家
提供92和95号汽油,在川藏线上,98号汽油
是很难找的,所以驾驶压缩比较高对油品要
求高的摩托车的车友要注意这个问题了。

在进
藏路上加油,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加油站,遇到
正规加油站的时候一定要加满油,要确保你
有充足的油量走到下一个加油站。

● 川藏线牛羊
网上有很多的攻略说,在川藏线路旁给
牛羊拍照是要收费的,更有甚者说,这些牛羊
都是按只收费,你拍到几只就要收几只的钱。

其实现在川藏线路旁也有给动物拍照需要收
钱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都会有特殊的标志,
如果你看到那些被装饰得很华丽的动物的时
候,大多数拍照是要收费的,但是平时在路边
行走时,只管放心拍。

● 川藏线治安
在前几年的川藏线上,总会曝出一些抢
劫的新闻,但是这也只是曾经,现在的川藏线
治安已经很好了,那些违法犯罪的组织也已经
被取缔。

现在的川藏线还是非常安全的,毕竟
在川藏线沿途商家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如果你
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在车上准备一些防身用
具,当然必须是合法的!
● 川藏线沿途很穷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川藏线一路上条件会
非常艰苦,可能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或者是
住宿的地方条件很差。

事实上,通过各类政
策的扶持和西藏自身这些年的发展,尽管现
在的设施还是比不上一线二线城市,但是川
藏线沿途的服务设施也并不差,很多在内地
城市中提供的服务,在沿线的县城里也能够
享受到。

SPECIAL REPORT特别策划
摩旅西藏,良好的心态比高超的驾驶技术还要重要。

自驾西藏行最常规线路是川藏南线、川藏北线、滇藏线、青藏线,这些线路都是国道,并由武警在维护和管理。

既然是国道,其道路修建标准(路面、弯道、宽度、斜度、坡度等)都是按照国家“国道”尺寸来建造的,其路况和路面情况,在非雨季、冬季的环境下,90%的路段路面不见得就比你长期跑的城市道路差,因此,首先不必心里发怵。

在上述进藏线路中,除青藏线外,其余三条的特点是弯道多,尤其胳膊肘弯多、超长卡车多、路面高差起伏很大,有点像正弦波,波谷波峰之间垂直切割很深。

掌握了路况的特点,然后
就对症下药—严格按照道路规定的限速标准行驶,
严禁超速;过弯时一定要减速、鸣号、靠右行,千万别侵道;切记不能弯道超车!尤其前面有大车慢吞吞行驶时,一定要保持耐心;
上坡遇见回头弯且有大车下行时,一定预估好双方的车速以及行驶距离,千万不要在弯道处会车!因为川藏线的大车都载重,下坡车身又长,基本都要侵道才能把弯转过来,最重要的是,大车长下坡时刹车都很软!如果恰好在弯道处会车,很可能把你挤下路基甚至掉进悬崖!遇见这种情况,如果拿不准火候,宁愿把车停在直道上,等大车过了你再走……遇见长上坡,前面有大卡车车队时,想超车时,要把握好自己车的加速性能,别指望一口气超好几辆,慢慢来,能超一辆算一辆,时间没有生命金贵!
车行路上,稳为上策
16MARCH 2019 《摩托车》杂志
综上所述,自驾西藏跑高原,对驾驶技术
并没啥特殊要求,只要有合格的驾照,且有一
定的实际驾驶车辆经验就没什么问题。

虽对驾
驶技术没有严苛的要求,但对心理却是很大考
验,心不在焉、毛毛躁躁,抱有侥幸心理,久走
夜路总要撞鬼的!因此,佛系心态最好,不急不
躁,胆大心细,且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别
说是自驾西藏了,走哪里都没毛病!
至于高血压,不是进藏的紧箍咒—我
很多自驾西藏的朋友都有高血压,没见哪个
有什么问题。

远的不说,刀哥的妹夫就是高血
压,但是他一辆车独自自驾西藏七八次,藏
东、藏南、藏西甚至藏北大环线,他都自驾走
完了,没觉得高血压在藏区,尤其海拔很高的
地方,譬如珠峰大本营、岗仁波齐、纳木措等
地有什么明显不适。

因此,只要稍加小心,把
日常降压药携带着,按平时服药的剂量和时
间服药即可,其他没什么问题。

刀哥说,自从有了高原救援组以来,他们每
年协助大批摩友安全地完成进藏梦想,包括全
国最大摩旅进藏队伍进藏,全国最大残疾人
进藏队伍进藏等。

对于摩旅进藏,高原救援组
有着比内地车友更专业的心得和经验,相比西
藏当地百姓,他们则更加熟悉摩旅。

安全摩旅是每一个车友和家人的心愿,
但是每年还是会有很多摩友倒在进藏路上,
事故原因林林总总,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几个
原因—心态,部分车友进入高原地区,就像
脱缰之马,3天跑到拉萨者有之,318国道爆表
者有之,连续疲劳赶路者有之……这都是病
态的骑行,隐藏着危险;准备,部分车友因某
种原因,忽略了装备的重要性或是过分相信装
备的安全性,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这些冷冰冰
的装备;预判,很多事故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但是更多车友过分相信自己的技术、能力或
是对方会避让,酿成重大事故;迷信,很多车
友自己朋友圈子里有很多进过西藏的车友,然
后各种心得、各种攻略给你灌输一番,然后遥
控着你前进,而你就傻乎乎地把自己性命交给
了这个“老鸟”,你成功了,他居功至伟,等你
出事了,他发朋友圈哀悼惋惜……
刀哥说,他曾一度因置气解散了高原救援
组、删除了公众号几百篇进藏心得。

“真的不
想再写啥东西了,不是没的写,主要是写了也
没人看,看了也没人听!8条进藏路,最少的一
条我也走过3次,318也骑行过16次。

十几年摩
旅进藏经验甚至不如一篇带着鸡汤效果的游
记。

两个摩托网红斗嘴能有几十万的浏览量和
大量转发,一篇能关乎骑士人身安全的专业
文章点击量永远是几百……”
刀哥说,他由此想起在非洲时遇到的一
件事:一个非洲人说路边汽车有爆炸物,所有
当地人迅速离开,来自国内某石油公司的几个
工人却退到自以为安全的地方看热闹,导致
爆炸后死亡3人重伤2人。

车迷圈中也有这样
的人—围观看热闹的劲头远高于去了解一
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自大狂妄、盲目自信,再
无聊低俗的噱头都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却懒
得去关注那些看上去枯燥无味却事关身家性
命的攻略心得。

在进藏季即将到来之际,希望整装待发
的你能牺牲点休闲娱乐的时间,仔细看一看
这篇进藏的专题。

另外,请在出发前将高原
救援组负责人刀哥的救援热线电话存在手机
里—152********(非求救请勿拨打),希
望你用不到这个号码。

M
SPECIAL REPORT特别策划
17
《摩托车》杂志2019 MA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