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11神奇的手
美术七年级上册《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案

《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的、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设计、美化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影设备、水桶、毛巾、肥皂学具准备:美术书、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等教学流程:一、感受“神奇”,导出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05年春晚的震撼之作《千手观音》的FLASH动画)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看,并不时发出惊叹声!教师提问:课前咱们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呀?生立即回答:千手观音。
师:大家都知道呀!看来千手观音给我们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群聋哑人确实了不起,用她们的手演义了神奇!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手演义另一个神奇,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神奇的手》。
(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受到熏陶,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手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二、认知双手,领悟“神奇”。
1、准备活动课件播放《拍手歌》,师生一起跟唱。
2、情感的手(多媒体播放“情感的手”,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赋予情感的手)生认真观看,深受感染。
3、游戏的手(1)手影几位学生主动到屏幕前表演手影,教师予以鼓励。
(多媒体播放手影视频)生认真欣赏,并跟着学习新的造型。
(2)手彩绘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做总结性发言,强调要点。
4、多变的手(课件播放“多变的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手彩绘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赞叹声声。
设计意图:《拍手歌》的表演即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做了准备活动;“情感的手”让学生了解对手的表现与塑造让我们沟通了人与人间的情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游戏的手”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国的传统手游戏——手影,还介绍了新的玩法——手彩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神奇的手》教学设计

《神奇的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
2、能够运用联想对某种手型进行添画,使之更生动的表现出某种形象,从而加强立体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联想对某种手型进行添画。
三、教学准备:教具:手偶小剧场、PPT课件、彩绘手偶绘制视频、彩绘手偶图片。
学具:水粉颜料、水粉笔、橡胶手套、橡皮泥、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来了一群特殊的演员,为我们带来一段有意思的节目。
欢迎~彩绘手偶短剧表演(短剧表演者为学生,课前学生已将自己的手进行了彩绘及装饰,并按照课前编写的小剧本进行演出)`2、授新:刚才这段精彩的手偶剧表演,是由我们同学为大家呈现的,在我们赞叹之余,一定会惊异于如此简单的双手,竟会这样神奇并富有表现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神奇的手》(板书引出课题)。
手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它像脸一样富有表情,也是“感情的触发者”,(配合ppt)母亲温暖的手,孩子稚嫩的手,青年果断有力的手,女孩子纤巧饱满的手,因终年农事劳作布满老茧农民的手,饱经岁月沧桑老人的手,手更可以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聋哑人使用的”手语”就是借助手的不同造型来传递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演示简单的手语)。
手的姿势变化及其丰富,手掌、手指、指甲、骨点、肌肉、筋络、褶皱等等之间的动作组合都有着生动的形态。
那么如何以手绘制新形象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寻找答案(播放微课彩绘手偶绘制过程)。
3、总结:聪明的你们看懂了吗?老师简单总结了一下彩绘步骤(ppt播放彩绘步骤)五、学生练习:现在你有没有跃跃欲试绘制一个新的手偶形象呢,那我们来活动一下自己的双手,仔细观察手型的变化,发挥想象,开始你的创作吧!(学生分组进行彩绘手偶,教师巡回指导,绘制快的小组可组内进行彩绘手偶小话剧)。
六、作品展示: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手绘的方法,画的都很认真,真是脑洞大开呀,有谁想为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呢?(请二到三位同学展示并给与评价)老师又选了几位同学用小话剧的形式来结束今天的课程,有请他们(从学生中选择合适的彩绘手偶角色即兴表演小话剧进行展示直至下课)七、教学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应提醒大家动做要规范,避免水粉颜料污染衣物和环境,水粉颜料性质相对稳定,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人体的皮肤无明显刺激,但在进行作业之前,依然有义务提醒学生提前将一小块水粉颜料涂在手腕内侧,做一下“过敏试验”观察几分钟后如无不良反应,方可开始创作,课后应及时洗净手臂上的颜料图层,适当涂些护肤油脂。
冀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11神奇的手》(一等奖课件)

准备材料
造型力求简练、生 动、传神
联想和想象
添加装饰物
1、两人或四 人合作,请给 你的一只手或 双手画上神奇 的色彩图案;
2、大胆创新, 色彩协调、构
图美观;
3、彩色笔或 水粉颜料、勾 线笔、水粉笔
等
请注意不要弄 脏你的衣服, 课后请用肥皂
洗手。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 组的作品
说说本组的创意,并 选出最受欢迎的组。
你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点什么呢?
你们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对手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在今 后的生活中,希望 你们用双手演义更 多的神奇!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 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 活不说话。”
拿出你们的手观察一下, 互相说一说我们的手都 能做什么呢?
猜猜图片上的手影都是什么?
动动你们灵活的手指,看谁模造型,如果 在这些造型上 画上图案,再涂 上漂亮的颜色 会变成什么样 呢?
2024年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24年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为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了手部结构、比例及表现手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感受手部的美感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掌握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部的比例关系和动态表现。
2. 教学重点:观察手部结构,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手部动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板、画纸、铅笔、橡皮、彩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板、画纸、铅笔、橡皮、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部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手部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手部结构、比例关系,演示表现手部动态的方法。
a.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部,了解手部的骨骼、肌肉结构。
b. 分析手部比例关系,讲解如何用线条和明暗表现手部动态。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尝试绘制手部静态结构,注意比例关系。
b. 鼓励学生尝试表现手部动态,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明暗。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绘制手部动态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2. 内容:a. 手部结构:骨骼、肌肉b. 手部比例关系:1:1、1:2、1:3c. 表现手法:线条、明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2. 答案要点:a. 正确表现手部结构、比例关系。
b. 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手部动态。
c. 创意独特,画面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手部结构和动态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比例关系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手部动态,尝试用摄影、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手部美感。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优质教案

11.神奇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主要讲解第三章《我们手》第二课时《神奇手》。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手基本结构,掌握手画法,并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手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基本结构和画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美好事物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部结构和画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手模型、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影游戏,引发学生对手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主题。
步骤一:展示手影游戏,让学生猜测影子是由哪只手形成。
步骤二:讨论手功能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手美。
2. 新课讲解:步骤一:讲解手基本结构,让学生解手部骨骼、肌肉和比例。
步骤二:演示手画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绘手部细节。
3. 实践环节:步骤一:让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并描绘对方手。
步骤二: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手形象。
4. 作业点评:步骤一: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步骤二: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手》2. 内容:(1)手基本结构(2)手画法(3)创意手部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作品。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手部作品。
2. 作业要求:(1)作品需包含手基本结构。
(2)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剪纸、泥塑等。
(3)作品要富有创意,体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学生掌握手基本结构和画法,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手部结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创作手部作品,如剪纸、泥塑等。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教材为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形与空间”的第三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手部造型的基础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手部的结构与动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部的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部的结构特点,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握手部的比例、动态和表情,使画面更具生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手部动态图片、绘画材料等。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部动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部的美,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手部的结构特点,如手指的长度、宽度比例,关节的位置等。
b. 讲解表现手部动态的基本方法,如线条、明暗、比例等。
3. 实践环节:b.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部动态绘画练习。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手部动态,进行步骤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a. 手部结构特点b. 表现手部动态的方法2. 绘画步骤a. 观察与分析b. 构图与草图c. 勾勒与细化d. 上色与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部动态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展现手部的结构特点和动态,线条流畅,明暗关系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手部动态,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手部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身体部位的形态与动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为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手的外形结构,了解手的比例关系;学习通过观察、描绘手的表现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手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的外形结构,掌握手的比例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手部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手工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的比例关系和细节描绘。
教学重点:观察手的外形结构,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手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手部解剖图、手部绘画作品、各种创作材料(如彩泥、纸张、画笔等)。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部解剖图,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外形结构,讨论手的功能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手的外形结构、比例关系,示范如何描绘手部细节。
3. 实践:a. 学生观察自己的手,进行手部写生练习。
b. 学生分组,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如彩泥手、剪纸手等。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手》2. 内容:a. 手的外形结构b. 手的比例关系c. 手的表现方法d. 创作材料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
2. 答案:a. 手部写生作品,要求比例正确,细节描绘到位。
b. 手工创作作品,要求创意新颖,制作精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绘画和创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比例关系和细节描绘方面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a. 收集手部绘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b. 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如废旧物品、植物等。
c. 了解手部文化,如手势语、手部装饰等,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手的外形结构和比例关系2. 手的表现方法和细节描绘3. 创作材料的运用及技巧一、手的外形结构和比例关系1. 手的外形:手由手腕、掌部、指骨和指尖组成。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神奇的手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神奇的手》一课,系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手部造型的描绘与创意设计展开,详细内容包括手的结构比例、动态表现、以及手的功能与美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手部的结构比例,掌握手部动态的描绘方法,并能够进行有创意的手部造型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对生活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部比例结构的掌握,手部动态的描绘。
难点:创意手部造型的设计,将手的功能与美的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实物手模型、画纸、画笔、彩泥等。
学具:素描本、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职业人的手部照片,引发学生对手的观察和思考,导入本课内容。
2. 新知传授(10分钟):讲解手部的比例结构,分析手部动态的表现方法,示范创意手部造型的设计。
3. 实践环节(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铅笔在素描本上练习手部动态描绘,随后用彩泥进行手部创意设计。
4. 随堂练习(15分钟):个人独立完成一幅手部动态画作,并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手部造型。
5. 展示评价(10分钟):分组展示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神奇的手1. 手部比例结构手指长度比例手掌与手指宽度比例2. 手部动态表现弯曲与伸展开合与抓握3. 创意手部设计结合日常生活融入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手”为主题,完成一幅手部动态描绘作品,并设计一个创意手部造型。
2. 答案要点:手部比例正确,动态表现自然,设计富有创意,能够表达个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手部动作,尝试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如剪纸、摄影等)表现手的魅力。
美术七年级上册《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案(精选)

美术七年级上册《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第一篇:美术七年级上册《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神奇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的、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设计、美化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影设备、水桶、毛巾、肥皂学具准备:美术书、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等教学流程:一、感受“神奇”,导出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05年春晚的震撼之作《千手观音》的FLASH 动画)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看,并不时发出惊叹声!教师提问:课前咱们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呀?生立即回答:千手观音。
师:大家都知道呀!看来千手观音给我们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群聋哑人确实了不起,用她们的手演义了神奇!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手演义另一个神奇,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神奇的手》。
(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受到熏陶,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手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二、认知双手,领悟“神奇”。
1、准备活动课件播放《拍手歌》,师生一起跟唱。
2、情感的手(多媒体播放“情感的手”,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赋予情感的手)生认真观看,深受感染。
3、游戏的手(1)手影几位学生主动到屏幕前表演手影,教师予以鼓励。
(多媒体播放手影视频)生认真欣赏,并跟着学习新的造型。
(2)手彩绘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做总结性发言,强调要点。
4、多变的手(课件播放“多变的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手彩绘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赞叹声声。
设计意图:《拍手歌》的表演即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做了准备活动;“情感的手”让学生了解对手的表现与塑造让我们沟通了人与人间的情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游戏的手”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国的传统手游戏——手影,还介绍了新的玩法——手彩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七年级美术上册《神奇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创作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手部艺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传授:讲解手部结构的基本知识,示范如何观察和描绘手部,让学生掌握创作的基本技巧。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手部写生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发挥个性和创意。
-评价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提高。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创作能力。
3.实践与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手部作品。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品中。
4.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2.学习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手,发现手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培养审美观念和创作灵感。
-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状态下观察手的变化,提炼出具有美感的形象。
-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手与其他元素结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掌握运用不同材料、工具和技法,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手部作品。
-学习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材料,描绘出手部作品的细腻质感。
-激发学生对手部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
3.小组讨论与互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活动。
(最新整理)神奇的手,初中美术教学课件

9
2021/7/26
10
手的造型方法
2021/7/26
《一家三口》
创作步骤
1.构思阶段(联想和想象) 2.准备阶段 (准备材料) 3.创作阶段(造型力求简练、生 动、传神) 4.整理阶段 (添加装饰物)
11
创意练习一
2021/7/26
单个手指塑造人物形象
12
2021/7/26
13
2021/7/26
14
2021/7/26
15
2021/7/26
16
创意练习二 单手塑造形象
2021/7/26
17
2021/7/26
18
创意练习三
2021/7/26
19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合作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我会用单个手指进行艺术创作。 2.我会用单只手进行艺术创作 3.我会用双手进行艺术创作 4.我用手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2021/7/26
20
2021/7/26
21
2021/7/26
22
2021/7/26
23
(最新整理)神奇的手,初中美术教学课件
2021/7/26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
2021/7/26
2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探究学习 创意练习 展示评价 课堂小结 课后拓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手”进行造型创作;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实践、分组协作、探究等方 法,让学生学会手的造型。 情感与态度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神奇的手

神奇的手课题:《神奇的手》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13册第9课教学背景简介:我任教的学校生源大都来源于周边的工人家庭和个体商贩家庭。
学生受家庭和中考考核内容的影响,他们把美术课放在仅次于课外活动课的位置上,觉得它好玩,但没什么用。
教学中,我运用在新课标学习中的体会,采取了几种措施:1、从我上美术课的第一天起,每一节课都要让他们知道,美术在我们身边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它们可以提升我们的素养,拓宽相关很多学科的知识面,是受益终生的。
2、我们学校现己实现电脑教学班班通,我尽量每一节课都制作课件,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设计一些涉及边缘学科的拓展活动课。
让学生们觉得每堂课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充实的。
3、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作品,都有我的骄傲,因此我也获得着回报。
学生情况:我授课的班级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人数为40人。
在课堂教学中以5人为一组,目的是便于学生们实际操作和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经历和体会探究过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想象力。
在本课设计中,以人文情感为目标,采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过程,以学生喜爱的小组活动为形式,以逐步引导为手段,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1、利用“视觉感觉的冲击力对心灵的震撼力最强”这个规律,一上课就采用播放视频的方法引入,让学生一下子就被“手”产生的美感吸引。
2、采用启发、引导万式,由具体到抽象,使之对"手"有更深刻的认识。
3、通过“手影”的手部造型,这一阶段,过渡到为手作装扮,引出最后的童话剧”,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尽情翱翔。
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万面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