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试卷高三语文Ⅴ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筹试卷高三语文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
诸君简画记
【清】毛先舒
杭之中,稍东曰丰乐桥,桥稍东曰古橘园,故宋之橘苑也。

苑废久,种橘已尽,惟有古银杏两株,盘轮扶疏,疑为宋故物云。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

君简少好画。

又学篆刻,喜何震、陈琮刀镌,时时见古法。

然不甚自贵爱,独深爱画。

尝自称先君子博学游艺,尤喜翰墨。

与华亭董宗伯其昌、赵文学左为密交。

自其为童子时旁侍,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

苍秀淡沲,董称最工;空濛潇瑟,赵为之冠。

两公分间,互相放写,终不能自掩其真也。

君简既好画,日取两公画及诸家所作玩之,久而融然,化裁臻微。

予间问君简:“子此画法谁氏?”君简笑曰:“吾且忘吾手,安知谁法?”予闻而憆然,不复知所问矣。

大体得法于古人,不必以甚似为工。

萧远疏逸,绝蹊径矣。

君简先世多显官。

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

至君简而日贫。

君简不知贫,惟日弄笔墨自娱。

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然持钱来者甚少;君简亦耻役手为金钱。

或持钱赠君简,君简便受之。

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坐待所与密者过,引壶斟酌,醉而后已。

君简交不滥不黩,游好三四人,周旋久之,义亦弥笃。

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

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画不为售,非艺者也;交不干上,非为名者也。

吾于君简,不知所以名之。

虽然,岂其无得于中而能若是与?岁既暮,银杏叶方落矣,不知近客来亦多遗钱否?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久而融然,化裁臻微.。

微:细小
B. 予间.问君间:“子此画法谁氏?”间:私下
C. 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

突:烟囱
D. 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过:拜访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园有主为.诸君君简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终不能自掩其.真也吾其.还也
C.周旋久之.,义亦弥笃不知东方之.既白
D.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吾尝跂而.望矣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从艺术风格和生活态度两方面写诸君简,诸君简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喜欢书画,与董其昌,赵左是好友,在奥如慕然中文为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B.诸君简谈创作时说:不知道效法谁,甚至快忘记是自己的手画的了。

这与北宋画家文与可提倡的“胸有成竹”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诸君简的先辈许多是地位显赫的官员,他父亲这一辈还广有财富的,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

虽然如此,诸君简画画不为钱财,也不看重金钱。

有了钱就买酒,坐等好友来访。

D.本篇的结局,颇得空灵之致。

诸君简近况如何?作者未作正面回答,正如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作结一样,余音袅袅,引发读者多少情思悠悠的想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本题共三题,分值15分)
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叶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

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

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

②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
么地方。

除了从表象上对他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

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

他们也是有幸福的,我想。

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

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

③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

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他们富足。

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

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T恤,一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

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角挣来的钱。

④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

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

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

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

如果作为最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

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
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
⑤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

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

——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多少人摸过五星酒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
⑥我做不到。

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

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

我不想这样。

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

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⑦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

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

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看到其他人物质生活没有“我”富足就感到不安,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解释可能十分矫情可笑。

B. 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主要是因为我挣钱太容易了,没有付出多少血汗。

C. 本文作者的情感是清晰的,她对不甘心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既抱有同情,又表达了崇敬之情,表现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

D. 虽然作者说不评价别人的消费,因为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不被法律许可的,但作者还是想通过本文去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5. 第五段中作者说:“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6. 结合本文并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第六段所引用的鲁迅的“生存不是苟话,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的现实意义。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本题共三题,分值15分)
猪头李
许宗耀
金堤上有个劁猪匠,姓李,人称猪头李。

在金堤及金堤周围的村落,猪头李的一句话对一头猪的命运有绝对的决定权。

劁了的,活个一年两年便被宰了;留着的娶妻或生子,能活个十年八载。

猪头李到哪村劁猪,小猪仔叫唤,小孩子也围在周围叫唤,抢猪蛋子不说,还喊“猪头李”,猪头李也不恼,照样给猪蛋子。

孩子抢了猪蛋子,撒上盐,用麻叶包几层,放柴火锅底烧,麻叶烧焦取出来,剥开,猪蛋子外焦里嫩。

猪头李当时很受孩子待见。

一个夏天,猪头李游村串乡来到金堤外毛庄。

毛庄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孤村一个,地处老黄河身,流沙多,一起风,沙就聚堆,到处都是一两丈高的沙土岗,土岗上草木丛生,一人穿过,凄凉阴森。

干完活,天已擦黑,有一个人过来拍拍猪头李的肩膀说:毛司令叫你。

毛司令是金堤一带的土匪头儿,有百十号人、几十杆枪,跟豫北最大的土匪头儿王三祝是换帖朋友,在金堤是人见人怕的人物。

猪头李收拾好东西,来到毛司令家。

毛司令见面就哈哈笑:兄弟,你可来了,酒席我已经摆好了,我儿子从市里捎来的马家烧坊的好酒“一马平川”,今个可得喝醉了!
原来毛司令是惦记猪蛋子!毛司令打小就爱吃猪蛋子,尤其爱吃撒上盐用麻叶包着锅底烧出来的猪蛋子。

猪头李的爹劁猪的时候,毛司令没少和同伴抢猪蛋子。

当即安排人去烧猪蛋子,四五个人就喝开了。

约莫近三更时分,几个人都已酒气醺天。

毛司令说:五子,喊几个兄弟起来,干活。

又拉住猪头李说:兄弟,今个让你开开眼,见埋过活人吗?
没……没见过,我胆小,就不去了。

猪头李说。

你哪天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还怕啥!今个让你看看兄弟的营生!
月黑风高,毛司令带队,十来个人,有四个人抬着一个麻袋,一起来到庄外土岗深处。

兄弟,见过倒栽葱吗?毛司令问。

倒栽葱是一种埋活人的法,很残酷。

挖一个竖直及腰的圆洞,将人头朝下放入,漏屁股在外,用土埋实,待人一放屁,齐了,人被活活憋死。

猪头李说:毛司令,天这么黑,我也看不清,还是挖个坑扔里算了。

天也晚了,听兄弟的。

毛司令吩咐抓紧挖坑。

挖好一个二三尺的深坑,从麻袋里倒出一个汉子,汉子双手反剪绑着,嘴里塞了破布,被一脚踹到坑里。

等等,既然埋他,让他睡舒服些。

猪头李边说边跳到坑里。

没想到你操刀的还这么磨叽。

毛司令嗤笑道。

猪头李磨正汉子的头,顺势塞眉头下一个大坷垃,一拍汉子的屁股,说,趴好!顺势一摸汉子反剪的手,湿水细麻绳拴着,偷偷拔出劁猪刀,猛往中间一划,绳嘣的开了,汉子含糊地叫了一声。

猪头李,你在劁人呢!众人笑道。

我看人死了没,掐了一把。

猪头李也笑道,爬出坑,和众人一起埋土,将地面摊平,回去睡觉。

第二天,猪头李照样劁猪。

一直过了几年,也没听说被埋汉子的事。

反正那时候死个人如同死个狗死个鸡,没多大声息。

后来,解放军从太行山南下。

毛司令带领一帮人企图抵抗,全被剿灭。

猪头李想起被埋的汉子,不由地叹息:活不活,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1948年,工作组进村,队长姓韩,是一个高大的汉子,见有人劁猪,非常激动,一问旁人,劁猪人是猪头李,急忙上去拉住猪头李:你认识我吗?
猪头李一脸茫然,摇摇头说:不认识。

韩队长伸出右手,手背上有一道十来厘米的疤痕:这个伤疤是你划的!
猪头李还是一脸茫然:领导,你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你。

后来,成立农会,韩队长让猪头李当主任。

猪头李说:我斗大的字儿不认识一个,让别人当吧。

猪头李怎么推辞也推辞不掉,当了副主任。

再后来,县里成立农畜牧委员会,在韩队长的推荐下,猪头李作为畜牧稀有人才去上班,成了公家人。

我见到猪头李时,是在他们村驻队,他早已从畜牧局副局长位子上退下来,在家养老,每天步履蹒跚地拖把藤椅立在门口看风景,有时候嘴巴下还滴拉着哈喇子。

这时,要有人说他就是猪头李,劁猪时身手如何矫捷,年轻人一定认为是讲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述了猪头李从年轻时劁猪的辉煌时光到年老退休时的悠闲惬意。

猪头李虽是劁猪出身,却能坐上畜牧局副局长位子,凭借的不仅是他的奇遇、善心,还有他的能力。

B.猪头李虽是操刀者.但却十分胆小,见不得血腥场面,毛司令残酷的倒栽葱埋人法,让猪头李不敢目睹直视,只好推说晚上看不清,其实是因为太胆小,没见过那样场面。

C.文中细节描写比较成功,比如猪头李“给汉子眉下垫坷垃”,这样就可以让汉子有口气,松了手可以支撑身体,慢慢弓身体,可以爬出来。

韩队长的逃生复活也就合情合理。

D.小说语言质朴、简洁,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有血有肉,主人公虽无轰轰烈烈的奇遇,但却有高尚的品质。

猪头李的升迁、毛司令的死宣扬了“善恶有报”的思想。

8.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毛庄”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9.小说以猪头李在家养老滴拉着哈喇子,年轻人无人相信他当年劁猪时身手矫健结尾,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

天启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进郎中。

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瑾闻。

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

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

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

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

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

薛国观败,其私人上海王陛彦下吏,素有隙,因言岳贡尝馈国观三千金,遂被逮。

士民诣阙讼冤,巡抚黄希亦白其诬,下法司谳奏。

一日,帝晏见辅臣,问:“有一知府积俸十余年,屡举卓异者谁也?”蒋德璟以岳贡对。

帝曰:“今安在?”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

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

帝奖其清执,报可。

无何,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

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

帝大喜。

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

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

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

”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

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

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

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

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

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

四月朔日与瑜并释。

(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B.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C.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D.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遺。

宋代以后,也称医生为郎中。

B.擢,提拔官职,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如本文中的“授”“出”“举”等,就含有授予或者调动官职的意思。

C.日晡,即晡时,汉代将十二个时辰命名为“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晡时对应干支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

D.朔日,中国农历将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即初一。

将农历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岳贡廉洁谨慎。

在负责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时就因廉洁谨慎而闻名于世,在被贼军抓获时,又因无钱进献备受拷打。

B.方岳贡政绩卓异。

将数十万石粮食漕运到京城并建立“仓城”,连皇帝也知道有一位担任知府十几年屡有卓异政绩的官员。

C.方岳贡勤政为民。

担任松江知府时,飓风大浪带来灾难,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使人民免受祸患,成为松江人民永久的福利。

D.方岳贡善于应对。

被召应对,恰逢皇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心意,被赏赐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

(5分)
(2)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

帝奖其清执,报可。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赴洛道中作(晋)
陆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①陆机:西晋文学家。

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14.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15. 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

”意思是诗歌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

请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一个小题,分值8分。

本题评分用倒扣方法,错一空扣除一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扣舷而歌时,哪两句表达作者被贬之后依然希望回到朝廷,得到皇上的重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是:,。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5)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四、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诗歌语言审美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解读不作定论,允许见仁见智
....;二是想象要有理有据,防止无中生有。

②学习得靠个人努力,如果自己不长进,即便有人在旁边耳提面命
....,恐怕也无济于事。

③在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以总比分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
女排时隔12年再登奥运之巅,真是大快人心
....。

④多亏您和乡亲们的鼎力相助
....,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了我家孙女极大的帮助,她才顺利读完大学。

⑤本赛季,可以和湖人分庭抗礼
....的球队达到了5支,其中包括凯尔特人、魔术、马刺等等。

⑥离高考只剩几个月时间了,高三学子们迎来了复习备考的关键时候,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同学们宵衣旰食
....,卯足了劲儿,向终点发起冲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为争取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B.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

C.在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喜欢用穿越的方式,打通时光隧道,让人物交错出现在古代与现代,来体现自身的理想。

D.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文明素养,特别是对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尤其为全社会所关注。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海南的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收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
,,。

①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
②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
③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④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⑤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⑥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

A.①③④⑥⑤②
B.①③④⑥②⑤
C.④⑥①⑤③②
D.④⑥②①③⑤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指明文段中观点的两处逻辑错误。

(6分)
创立于2001年的央视《百家讲坛》,在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的火爆之后,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其娱乐化的倾向一再被学界和观众所诟病,认为会摒弃思想。

同时,作为电视栏目,它有很强的大众传播性,会带来人们阅读死思考的缺失。

(1)
(2)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狼吃了一只羊,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

它本来要喊的是:“羊被狼吃了!”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风儿把狐狸的话吹遍了山林。

羊群听了精神大振。

它们说:“不知哪位同胞给我们羊出了气挣了光,看来狼并不可怕!我们还等什么?冲上去,找狼算总账!”羊群潮水般的向狼群发起了攻击。

同时,狼群也听到了狐狸的喊声,它们一起愣住了:“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可怕了!如果不是真的,狐狸为什么说的如此肯定呢?”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

狼群惊慌失措,撒腿四处奔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众筹试卷高三语文Ⅴ卷答案
一、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1.微:精深,精微。

2. A..①是②创作 B.①代词②还是 C.①语气助词②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都是表顺承。

3.A 他父亲与董其昌、赵左是好友,而不是诸君简。

二、
【答案】4. A。

5. (1)①这些人和自己上几辈的亲人一样,在社会的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正是他们的努力,给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②他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精神财富。

所以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奉献的基础上的。

(2)作者的这句话表达了其对社会底层辛勤的劳动者的亲近和敬意。

6. 鲁迅先生的话,现在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①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底层艰难的生活,而有些人已经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让人忧虑的。

②无论怎样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不能为了钱而苟且偷生,奴颜婢膝。

③生活条件改善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挥霍浪费了,我们依然要考虑这样的消费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做更有价值的投资。

④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消费,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不能放纵,为所欲为,冲破法律、道德的底线。

【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B项,“我挣钱太容易了,没有付出多少血汗”错;C项,文章没有对社会底层生活的人的崇敬;D项,“想通过本文去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于文无据。

5. 试题分析:品味语句的含意,“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

”,“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这些人和自己上几辈的亲人一样,在社会的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奉献的基础上的。

作者的这句话表达了其对社会底层辛勤的劳动者的亲近和敬意。

①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入手,找到他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对主要词语的理解。

②从所在的语段、相邻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大多出现在文章或语段的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的分析,特别是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③从特殊的位置入手,即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抒情议论句。

④从分析修辞入手。

⑤从文章的主旨入手。

6. 试题分析:答此类题的方法:①首先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

②准确理解和把握原文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情感。

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

举例子要做到:具体,泛泛而谈往往没有深度;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吻合,能印证作者(或你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情感;你的例子不能是照抄原文的例子,应是原文之外的另一个事例材料。

④写出你自己的评价分析。

评价要紧扣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情感;要结合你举的例子;要有自己的看法。

【答案】7.B。

8.①渲染毛庄荒凉阴森的环境,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这样的环境正是土匪藏舟出没之地。

(1分)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在这样的环境中,晚上更加阴森可怕,发生土匪活埋人和被埋人逃生的事情合情合理。

(2分)③烘托人物性格。

在这可怖的环境及事件面前,猪头李能够机智果断地给被埋人留下活口,足见他的胆量和智谋。

(2分)(酌情给分)
9.①这样的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猪头李经历了年轻时的风光、能干,到老年时在家养老,悠闲惬意,滴拉着哈喇子更真实地写出他的老态。

(2分)②使情节更加完整。

小说同绕猪头李这一主要人物展开描写,情节上始于他的年轻力壮、风光无限,结于他的年老状态,让读者看到他完整的一生。

(2分)③使主题更加鲜明。

小说结尾写猪头李在家养老,衣食无忧,不用为生计再干以前的营生,没有一颗善心就不会有今天的惬意。

(2分)(酌情给分)
【解析】7. B项“十分胆小,见不得血腥场面”“只好推说”理解错误,由后面情节可知,猪头李是因为善良,不忍看活埋人的残酷,想给被埋的人一个逃生的机会,所以才说“还是挖个坑扔里算了”。

8. 从内容结构和小说三要素的角度去分析即可。

9. 从结尾的作用,再联系三要素去分析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