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药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中药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中药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
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基底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针灸中药推拿治疗椎
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针灸;中药;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也为典型的康复科病症,该疾病的产生原因
比较复杂,为多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这些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椎-基底动脉的血液流量严重不足,进而使得患者产生脊髓、脑部生理功能不全,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变,症状为头晕、头痛、
颈部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
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存在差异,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成为了关键所在,针灸中
药推拿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1]。
本文为探讨针灸中药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30-85岁,
平均年龄为(53.24±1.23)岁,病程在1-6年,平均年龄为(3.02±0.14)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0-88岁,平均年龄为(53.44±1.26)岁,病程在1-6年,平
均年龄为(3.06±0.13)年。
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确
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器官功能不
全这,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中药治疗,中药的药物组成为:泽泻30g、骨碎补15g、丹参15g、威灵仙
10g、姜黄10g、白术10g、川穹10g,将这些药物配置好,清水煎煮,取药剂300ml,1剂/d,2次/d,连续治疗10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治疗,中药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在对患者实施针灸
操作前,引导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身体病灶部位的肌肉尽量放轻松,穴位选用百会、天柱、肩井、风池、颈夹脊穴、后溪、外关、;实施针刺前,所有的针必须进行消毒操作,然后应
用平刺的手法对患者的百会穴实施针刺,针的大小为0.35mm×40mm,深度为0.5-0.8寸,在
患者的风池穴往鼻尖的方实施直刺操作,深度为1-1.5寸,天柱穴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
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肩井穴实施直刺操作,深度为0.5-0.8寸,不可深刺等,夹脊穴直
刺0.3-0.5寸,后溪与外关穴直刺0.5-1寸;所有穴位的实施针刺操作时,全部应用捻转平补
泻法,针刺完成后,行温针灸操作,留针时间为半小时,休息时间为10min,然后再次实施
针刺操作,1次/d,连续治疗10d;针灸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按摩操作,穴位选用肩井、太阳、阿是穴、百会、风池、曲池等,用传统手法揉、捏、按、弹拨松解颈椎部位的肌肉,每个穴
位的按摩时间需要超过1min,按摩操作时,患者需要全身放轻松,保持舒适的体位,连续治
疗10d[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情况。
各项指标:基底动脉收缩期平均
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
治疗效果判
定标准[3]: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各类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
转为显效;当各类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当各类病症无变化或恶化时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
效与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处理与分析,用()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χ2检验,P<
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基底动脉
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高
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cm/s)
2.2.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n,%)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也为典型退行性病症,近年来,随着环境污
染日益严重,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了影响我国居
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应给予重点关注,发病后,症状为呕吐、恶心、头晕等,对患者生
活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4]。
中医学上,该疾病属于“眩晕”范畴,中医学上治疗该疾病,主要为滋养肝肾、补益气血、添精生髓等,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中药的应用,能滋养患者的失养筋骨,保持患者气血
畅通,应用效果显著,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针灸配合推拿的应用,通过对患者穴位的
刺激,加快了患者对于中药的吸收,患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降低了颈椎退变,提高了血流
速度,改善缺血症状,提升了患者康复速度,因此,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针灸中药
推拿值得优先选用[5]。
综上所述,针灸中药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
治疗效果,针灸中药推拿值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范伟峰,陈衍尧,朱秋贤,等.玉龙散外敷对椎动脉型椎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8):47-49.
[2]黄文权,向帅勇,黄其镇,等.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1例疗效观察[J].世
界中医药,2015,23(A01):85-86.
[3]郑永然,张文亚,郑淑巍,等.圣愈汤联合益气升阳针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椎动脉型颈椎
病40例疗效[J].四川中医,2015,23(3):131-133.
[4]曾祥毅,戴伟莉,刘超群.活血通窍刺灸法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1):1532-1534.
[5]李必保.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
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9):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