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和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育叙事
商镇中学周盈利
新课改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面对的不再是数年前那些唯唯诺诺只管接受的容器般的学生,而是有思想有活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约束,也没有过多拘谨,有的是大胆与开放、想象与思辨。

有时候他们会随着课堂教学冒出一些突发奇想的问题随口就说出来,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学生没有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有的老师认为是故意捣乱。

其实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教学资源,关键是有创造力的教师如何抓住有思想的学生的问题契机,加工设计学生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提升。

我觉得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有敏感性和创造性和控制性,把学生的问题生成与教学有关和有益的问题,随即组织学生讨论与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熏陶学生思想。

记得去年底,学校文综教研组推荐我在全校上一节高效课堂的公开课。

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在上到第二目“和平与动荡并存”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历,能够了解“连战”结束后世界缓和对话的表现以及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表现,所以教学设计为问答法,有学生列举现实世界实例讲述有关内容即可。

师问: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了解的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即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局势和平缓和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略
师问:你认为出现缓和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略
以上过程顺理成章按设计进行。

师问:那么当今世界又有哪些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呢
学生甲:一些地区性的冲突与矛盾。

学生乙:对,如阿拉伯与以色列问题,印巴问题。

教师引导:这些地区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一些有影响的大国态度与实际表现怎样
学生齐答:插手。

干预。

教师接着问:结果怎样呀
学生:结果更加动荡。

学生丙:导致这些地区的人们不满,产生了恐怖主义。

另一学生说:是的,恐怖主义就是正义力量所采取的非正义手段的正义行为。

教师一惊,心想恐怖主义在世界蔓延确实是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

恐怖主义真是正义力量采取非正义的手段实现目的的正义者吗教师灵机一动,自己讲解不如把问题交给大家议一议,使结果更明了。

教师反问:恐怖主义真是正义力量所采取的非正义手段的正义行为吗
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学生列举恐怖主义事件找出实施恐怖手段的势力有正义者也有邪恶势力;学生列举恐怖手段摧毁和打击的直接对象主要为无辜民众。

教师点拨恐怖主义根本目标是针对一些政府或特定社会团体,但恐怖主义者却没有直接打击到根本目标。

学生丁:但本拉登袭击到了美国。

这问题有点棘手。

冷战后美国的单边主义是引起国际不满的目标,那必须区分美国政府与美国人民。

于是师问:袭击的是美国的政府吗
学生:是美国的世贸大厦。

师引导: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那是美国一个经济贸易金融餐饮等机构组织汇集的工作大楼。

里面除贸易公司之外,也有运输公司、通信机构、银行、保险公司、海关等公、私机构,凡与贸易及港湾有关的活动均集中于此,其中著名的"世界之窗"酒店。

几秒种后大厦倒塌,数万人员丧命黄泉。

有各国人,当然也有中国人啊。

即使战争中,袭击和伤害无辜民众也是非人道和国际法禁止的。

哪怕实施者是正义的也不行。

学生沉思。

教师趁机导入下一问题,“所有以上表现是单边主义引发后果造成连锁的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是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表现。

”话锋一转,“当今世界有哪些力量成为或者将要成为牵制超强政治势力的力量呢当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过渡到下一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例的反思: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问题生成要以课标为依据,从学生中来,要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尽量减少问题对课堂主题和学生学习要点的干扰。

教师要拥有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的意识。

教师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中是有效控制课堂氛围与学习环节,而不是跟着学生思维漫无边际的游吟。

我在中学从事历史教学使用了三个版本的历史教材,以往教材“繁,难,偏.旧”,导致学生厌学历史,加之历史课与语文,数学课比较,处于从属地位,是“小儿科”,学校,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习,教师工作热情低,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一切以中考,高考的高分值为目标,课堂照本宣科,课堂满堂灌,教师45分钟下
来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死记硬背以应负考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怎样不负历
史重任,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思想,真正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应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我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我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由“写教案”变为“设计教学”从注重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

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我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例如:《汉朝的中外交流》设计
1、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第一,情景再现,看《张骞出使西域》视频。

第二,直观展示,展示佛寺,佛塔的图片,敦煌雕刻和壁画,王维的《鹿柴》诗,“世界,觉醒,境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等日常用语,引导学生得出佛教对建筑,雕刻,绘画,诗歌、日常用语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亲自体会。

设计“假如你是汉代的一个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怎样进行买卖又会有哪些所见所闻”这一想象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吧。

2、大胆取舍,拥抱现实。

“佛教东传”教材中是淡化处理的,但由于湘潭很多人信仰佛教,既有紧邻湘潭闻名全国的佛教圣地南岳,又有位于市区的昭山寺庙,很多家庭还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针对湘潭的这种情况,将“佛教东传”确立为本课的重点。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自己所在的街道和昭山寺庙等地方“调查佛教”。

在课堂上分小组汇报调查结果,设计一个自由谈:“你认为信佛是迷信吗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激发思考,激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

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教学时,我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

常规教学中,我们努力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的方法;告知学生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

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学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真正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