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和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和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比较分析阴道超声诊断与宫腔镜、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的检出率、误诊率。
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其检出率为32.0%,误诊率11.0%;宫腔镜与超声联合
诊断,其检出率73.0%,误诊率2.0%。
经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检出率、误诊率存
在统计学差异,P<0.05。
子宫内膜癌的误诊情形最为常见,显著高于黏膜下肌瘤
和正常宫腔。
结论:相比于单一的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断,
能够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降低误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108-02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疾病,多为良性病变,以35岁以上妇女
居多。
从临床研究来看,子宫内膜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不规则、经期延长、
习惯性流产等临床症状。
超声诊断是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的重要手段,但女性宫腔
多处于闭合状态,经阴道超声检查,极易出现漏诊等问题。
为此,在临床检查中,宫腔镜与超声检查的联合使用,对于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
应用价值。
本文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可疑子宫
内膜息肉患者。
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4.6±8.3)岁。
其中,绝经前91例,绝经后9例,分别表现为月经过多,或有少量滴状血。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B超机,对患者行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并做好详细检查记录;在
阴道超声诊断之后,再对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
经超声监视,将患者宫颈
扩张12cm,并将宫腔镜置入,检查患者息肉部位、大小及数量,并实施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将切除组织做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
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检查与联合诊治的检出率、误诊率
应用宫腔镜、超声等诊治方法,对100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检查。
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其检出率为32.0%,误诊率11.0%;宫腔镜与超声联合诊断,其检出率73.0%,误诊率2.0%。
经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检出率、误诊率存在
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
表两组患者检出率、误诊率情况[n(%)]
2.2 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误诊情况
在阴道超声误诊病例中,3例正常宫腔、5例子宫内膜癌、3例黏膜下肌瘤;
在宫腔镜与超声联合诊断病例中,发生2例误诊病例,分别为1例子宫内膜癌,
1例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膜癌的误诊情形最为常见,显著高于黏膜下肌瘤和正常
宫腔,在临床诊断中应强化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提高宫腔镜的诊断价值。
3.讨论
我国妇科疾病患者达3亿人次,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以35岁以上妇女居多,多为良性病变。
该病的发生与年龄呈现出正相关,表现为年
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这也是导致女性不孕或子宫出血的重要病因。
子宫内膜
息肉为宫腔内赘生物,其可改变患者子宫腔内的压力,进而出现子宫出现异常性
收缩等情况。
在临床检查诊断汇中,阴道超声、刮宫等,均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但检出率相对较低、误诊率较高,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以100例可疑子宫
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提高临床诊断率,做具体探讨。
宫腔镜作为新型诊断方法,在子宫内膜息肉检查中,能够对息肉形态学变化、占位进行直视检查,具有更好地识别性。
而超声检查作为无创检查手段,息肉超
声图像为椭圆形,呈现出强回声光团,但子宫内膜与蒂部界限存在模糊性,这就
导致诊断判别失误率高。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经阴道超声检查,其检出率为
32.0%,误诊率11.0%;宫腔镜与超声联合诊治,其检出率73.0%,误诊率2.0%。
经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检出率、误诊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这说明,在超
声诊断的基础之上,实施宫腔镜联合诊治,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率,
对临床治疗开展提供了可靠诊断检查。
此外,在误诊病例中,对于子宫内膜癌的
误诊相对较高,这说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判别需要更加谨慎,通过联合诊治
的科学开展,提高临床确诊率,保障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一的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治,能够
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降低误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芳芳,阮伟丽,石延辉.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679-680.
[2]厉霞玲,刘德佩,孙燕燕,等.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
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5):739-741.
[3]李修萍.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3152-3153.
[4]曾静.经阴道 B 超和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 (7):132-132.
[5]戴云先.宫腔镜联合彩超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安
徽医药,2016,20(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