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供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
1. 孝感市有少数乡镇是血吸虫病的疫区,需要加强防范.一年之中最易感染需要吸虫的月份是()
A.1−2月
B.4−10月
C.7−8月
D.11−12月
【答案】
B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解析】
一般来讲血吸虫病每个季节都有感染的可能,当然根据地区、职业及习惯不同,人们感染到血吸虫病高峰季节也是不相同的.
【解答】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
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也不相同。
2. 下列食品或调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①米酒②葡萄干③酸奶④酱油⑤豆豉⑥刀削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答案】
D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解析】
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
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
解:①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③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④酱油要用到霉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⑤豆豉要用到霉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②葡萄干、⑥刀削面等都不是发酵食品,没有运用发酵技术;
因此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有①③④⑤。
故选:D。
3. 眼和耳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分别位于()
A.虹膜和鼓膜
B.晶状体和半规管
C.视网膜和耳蜗
D.视神经和听神经
【答案】
C
【考点】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视觉的形成过程
听觉的形成过程
(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
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
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
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解答】
解: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耳蜗。
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
位于视网膜。
故选:C。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
下列有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
C.推门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答案】
B
【考点】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解析】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解答】
解:A.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
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错误;
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B正确;
C.推门时属于伸肘动作,肱三头肌会收缩,肱二头肌会舒张,C错误;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D错误。
故选:B。
5.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人们对生育质量越来越关心。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
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子宫中完成的
B.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C.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D.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案】
D
【考点】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解答】
解: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A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婴儿的出生不能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只是体外发育的开始,C错误;
D.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正确。
故选:D。
6.
在一次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小组按照下表的设计方案,认真仔细的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号和②号试管中都变蓝了,这与实验的预测不相符。
为此,该小组对实验设计进行了讨论。
你认为如果要开展后续实验,首先要考虑的是()
C.是否进行搅拌
D.滴加碘液量的多少
【答案】
A
【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
①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②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③酶有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
解: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①号和②号试管中都变蓝了,表明试管内都有淀粉;而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且滴加了2ml唾液、并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因此可能是馒头碎屑的量过多,导致唾液没有充分消化淀粉,使淀粉有剩余,致使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也变蓝。
所以如果要开展后续实验,首先要考虑的是适当减少馒头碎屑量,A正确。
故选:A。
7. 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与艾滋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毒
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C.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D.性接触、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
【答案】
A
【考点】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解析】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解答】
A、与艾滋病人握手并不会感染艾滋病毒,不正确;
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正确;
C、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正确;
D、性接触、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正确。
8. 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
B.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
D.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
【答案】
C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
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小肠,且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三种物质都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
【解答】
解:A.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小肠,因为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A错误;
B.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B错误;
C.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也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C正确;
D.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为小肠,因为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D 错误。
故选:C。
9.
下图表示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四个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答案】
A
【考点】
认识生物多样性
泌尿系统的组成
种子植物的特征及分类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考查知识面较广。
【解答】
解:由图可知,概念1包含概念2和概念3,二者属于并列关系,而概念3包含概念4。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A正确;
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膀胱没有包含关系,B错误;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和DNA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C错误;
D.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D错误。
故选:A。
10.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
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
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
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
【解答】
解:A.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
a→c→b,B错误。
C.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
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
和真菌)。
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D错误。
故选:C。
二、简答题(10分)
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开展休闲采摘,可以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草莓、葡萄、黄瓜等是大棚种植的常规品种,受到农民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1)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从草莓植株上摘下的草莓果实属于________。
(2)给棚内作物施肥的目的是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所需的________。
(3)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有多种,菜农在白天给大棚开门通风就是措施之一。
这样做
的好处是能够保证棚内空气中有充足的________。
(4)在种植有瓜果的大棚周围放养蜜蜂,有助于提高瓜果的产量,原因是蜜蜂能帮助
植物________。
(5)瓜农在大棚内将南瓜秧的芽切去并留下合适的切口,再插入黄瓜秧的芽,用嫁接
苗生产黄瓜,实现了黄瓜的丰产丰收。
在这里,黄瓜秧的芽是作为________(填“砧木”或“接穗”)使用的。
【答案】
(1)器官(或“生殖器官”)
(2)无机盐
(3)二氧化碳(或“CO2”)
(4)传粉(或“受粉”“授粉”)
(5)接穗
【考点】
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传粉和受精
【解析】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
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无机盐,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
平的一类物质。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
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4.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
5.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
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
解:(1)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
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
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草莓属于果实,所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草莓属于生殖器官。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因此给栽培的花卉施肥,目的是为植株的生长提供
无机盐。
(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如果天气晴好,菜农通常要在白天给大棚通风,这种做法的原理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有机
物的产量。
(4)在种植瓜果的大棚周围放养蜜蜂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原因是蜜蜂帮助果树进行
传粉,增加产量。
(5)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
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所以黄瓜秧的
芽是作为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