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答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智慧不是大自然的恩c ì,而是经验的硕果。
2、在《漫游语文世界》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
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5分)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
①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②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3、将下面的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4分)
①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交流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
②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
③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与生人交谈。
④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与生人交谈时思维变得敏捷起来。
⑤经常说话,尤其在生人面前说话,总要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⑤②①③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
(6分)
① ,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②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③杜甫《春望》一诗中“ , 。
”的诗句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
5、说说下面的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分)
2009年3月13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
它们分别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启示: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9分)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
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184天。
预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届时,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
为了让同学
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
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4分)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①
主要信息二:②
(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
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2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
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
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
(3)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
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不超过25个字)(3分)
【材料】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
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
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
“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
“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15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2分)
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
②闻之,欣然规.往规: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9、文中加线部分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
10、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3分)
答:
11、作者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2—14题。
(10分)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妇决定为孩子养一只小狗。
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
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
”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
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
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
这对夫妇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②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
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
那时,尽管所有的
枝叶都和原来的母本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③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
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标。
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
过一阵子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
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④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
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从属于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⑤一株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做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
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⑥有一位女子曾说过,出名要趁早。
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
1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13、本文议论的语言形象而又富有哲理,请你说说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分)
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答:
14、在论述应怎样确立目标时,作者否定了哪些不当做法?请简要作答。
(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5分)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⑴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⑵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
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
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⑶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
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
“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⑷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⑸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⑹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⑺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个肋骨,脑部受到震荡。
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
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⑻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
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⑼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
...............,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⑽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
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
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⑾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⑿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⒀“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
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1期)
15、题目“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6、具体分析⑵段、第⑼段画线句子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分)
答:
答:
18、从表达和情感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3分)
据《金陵晚报》报道,2007年11月20日上午9点左右,南京一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彭宇坐83路公交车,在水西门广场站下车。
他第一个走下了车,看到一位老太太倒在离站台不远的地方。
出于好心,他忙上前将其扶起。
后来,彭宇和老太太家人一起将老太太送到医院。
2008年7月,老太太将青年彭宇告上法庭,称对方撞到自己,要求其赔偿十几万元的损失。
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那位老太太,将她扶起送她去医院,却反被诬。
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作出一审判决,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
答:
三、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同情”著名作家茨威格有两句名言,一是“通过同情去理解并且经受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二是“同情是把两刃刀,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
请以“同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2010.1
1、书写正确、规范、端正2分。
美观1分,拼写(赐)正确1分。
(4分)
2、①语义上的错误:“打”字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老师学生来窗口打饭,就是买饭菜的意思;食堂窗口打饭给老师和学生,就是卖饭菜的意思)。
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
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②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打饭。
(指出
错误并说明理由3分,修改2分,共5分。
)
3、A(4分)
4、①剪不断,理不乱;②只恐双溪舴艋舟;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①②各1分,③④各2分。
共6分)
5、(2分)示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自强自立;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6、(9分)(1)示例:①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
②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示例: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本题要求写宣传语,实际上是对“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仿写。
在仿写时要注意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还要注意结合所给的材料。
(3)示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或:注重环境保护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首先要知道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要结合材料中所给的例子,抓住关键词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污染环境”“沙漠中的绿洲”,扣住“关爱自然”“注重环保”来回答即可。
7、(2分)①顺着(沿着)②计划(每个词语1分)
8、(4分)①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意思对即可)
9、(2分)描绘了桃花林绝美的自然景色。
(意思对即可)
10、(3分)他们担心桃花源外面的人知道后会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意思对即可)
11、(2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而友好。
(意思对即可)
12、示例:中心论点:每一个人都要确立自己的目标。
(共3分)
13、示例:美丽因标准不同而有所变化,目标却是相对恒定的。
(共4分,一点2分。
)
14、示例:不当做法:①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②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③把快乐和幸福当成终极目标。
(共4分)
15、①卢森斯老人苏醒后不让鲁尼兹承担自己的医疗费,使鲁尼兹的善意之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②小城的人们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纷纷为老人捐款,让老人的好心得到了应有的回报;③老人又把人们的捐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使其仁慈善良的高贵品质深深扎根于小城人们的心中。
(3分)
16、第②段: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交代了下文车祸发生的客观原因。
第⑨段:用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突出了鲁尼兹因好心让老人搭乘自己的车,车祸发生后却要承担百分之七十医疗费的懊丧心情,表明他的善意之举受到沉重的打击。
(3分)
17、示例:真倒霉,我原本想让老人搭车回家,却没想到发生了车祸,不但让老人经受了病痛之苦,我还要赔偿这么一大笔医疗费,我家里的经济条件原来就不好,这么一大笔债务我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呀?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呢?(3分)
18、运用抒情和议论,高度赞扬了爱心、善意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
赏,深化了主题。
(3分)
19、我认为这样的判决危害很大,它彻底以法的形式摧毁了人们的爱心!它在明目张胆地把人心引向恶习!它告诫人们,见人危难千万不要相救,否则将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这种错误的引导显然是违背公理、违背大道的。
如果人人自保,人人见死不救、见危不助,我们这个社会该是多么的冷酷!(3分)
20、作文评分参见《武汉市2009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