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改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改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8-10T09:13:02.88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8期作者:孙卫孟祥伟
[导读] 泵站属于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能够有效运行的主要设备,承担着防洪、排涝等多重任务。
孙卫孟祥伟
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泵站属于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能够有效运行的主要设备,承担着防洪、排涝等多重任务。
因此,研究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改善;
1 泵站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管理泵站工程时,需要结合不同的管理方法,对管理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
具体来说:可以从管理内容及管理时间两方面来进行划分,针对管理内容划分来说,不仅需要管理泵站工程的设备和运行人员,同时还需要管理泵站工程的运行资料及运行环境;以时间方面进行划分,需要在汛前、汛期和汛后全面进行管理。
在实施泵站工程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对相应的泵站设备进行针对性的修理,同时还需要更新和改造运行设备,使其与相应的使用要求相符合。
除了管理泵站工程内的设备以外,还需要加强水工建筑及河坝河堤的检查,做好维修和养护工作。
最后,需要定期试验和检测泵站工程内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可以安全运行。
针对泵站工程安全运行来说,只有做好检查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泵站工程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汛前检查时,不仅需要检查所有的电气设备,同时还需要检查相应的土建工程,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解决。
通过科学合理的汛前检查,能够为泵站工程的后续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做好检查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安全管理汛期。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准确执行,配备相应的备用件,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抢修人员需要 24 小时做好准备,以便及时抢修泵站工程设备。
作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有效的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在汛期结束后,必须检修和保养泵站工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详细记录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而为下一年度的泵站工程安全提供稳定的基础。
2 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老化
虽然有关部门于1994年至2010年期间对我公司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可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机械设备十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主机组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等问题。
此外,一些泵站存在严重的碳化、沉陷和裂缝等问题,这样的不仅会增加泵站的运行风险及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效率,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泵站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受到影响。
2.2 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
正如孟子所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对于泵站运行管理而言,要想提升管理质量,保证各项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予以保障。
可从当前泵站运行管理情况来看,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导致管理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泵站运行期间的巡视工作,缺少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模糊,无法实现专人负责,当泵站出现故障时,存在推卸责任的情况;泵站管理方式缺少创新,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等等。
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泵站运行管理问题的出现,除了与机械设备老化、管理制度等有关外,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水平较高,管理效果也会随之提升,若缺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或管理水平不高,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此外,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匮乏,在工作中缺少责任感和积极性,也会导致问题的发生,比如当泵站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处理,而是手足无措,或者是推卸责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泵站运行管理的改善措施
3.1 明确泵站规划,推行现代化管理
基于泵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确保泵站能够有效运行,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泵站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创新,做好整体布局和规划,重点调整工作内容,保证泵站建设更加科学和合理。
在技术和设备上要引进各种高新科技和高性能的机电设备,有效借助前沿科技力量推动泵站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使其朝着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泵站的信息采集和事务处理能力。
同时,将自动化操作系统有效引入其中,实现对整个泵站的信息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实现信息高效处理以及信息管理的网络化目标。
3.2 完善管理机制,增强管理水平
首先,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管理机制,保证制定的内容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并且有效落实各项内容。
其次,制度制定后要将其有效落实,同时强化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对任何环节工作的执行情况都要有效监管,保障机制彰显出一定价值。
针对出现的事故进行有效追踪,对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细化。
保证人员能够主动承担相关责任,落到实处,明确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流程协调有序地进行。
最后,强化泵站企业的内部管理,真正地做到制度管人、有章可循。
借助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可执行性,有效落实工作内容,从根源上提高管理水平,借助完整细致的人事制度推动管理工作。
3.3 优化泵站设计,推动行业发展
泵站设计不够规范是管理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需要设计工作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改进。
当前由于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固定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度优化,针对机组进行有效改造,适当拆除相关机组。
保证设备能够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目的,以此达到设备高效化运行、节能化发展的目的。
降低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为泵站行业提供更多经济效益。
3.4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经济核算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特别是针对专用款项维修费用等,需要增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对以上工作的监督力度;在泵站排水灌水工作方面上,要强化运营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核算和预算,解决泵站运行中存在的经费问题,保证泵站运行期间能够得到资金保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泵站运行的经济状况,促进泵站行业更好发展。
另外,要强化泵站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正常运行,经常对站区进行打扫,保证泵站的整洁性,确保设备可以正常关闭和
开启。
定期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确保机组完整无损,不存在漏电、短路等现象。
泵站管理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技术状态编制检修计划,及时对内部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设备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5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推动泵站发展
管理人员属于泵站工作管理的主体,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素质的培养。
作为泵站管理工作者,要对项目结构进行有效优化,深入调查,真正掌握泵站工程项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做好养护维修工作的同时,掌握各种控制技术。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
另外,要做好水文观察和水流状态调查工作,并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独立承担责任,有效完成工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注重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使其为泵站作出更多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泵站对于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价值,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要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保证泵站高效运行的同时获取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鲍磊,仲鹏飞.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办法 [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26):191-191.
[2] 王玲.浅谈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办法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2385-2385.
[3] 赵晓亮.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办法 [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5):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