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质量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质量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看拼音,写字词,再按要求作答。
yīn yùn chōu yēhónɡ yàn sī kōnɡ jiàn ɡuàn qín miǎn
( ) ( ) ( ) ( ) ( )
(1)以上音节属整体认读音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qín miǎn”的近义词是________;声母“s k j g”按字母表的顺序应排列为(大写形式):___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稍.(sāo)微幽.(yōu)雅衣襟.(jìn)过渡.(dū)
B.弹.(dán)琴裁.(cái)判熄.(xī)灭揭.(jié)露
C.蹦.(bèng)跳滥.(làn)用日寇.(kòu)爆.(bào)发
D.纯.(chún)熟瘦削.(xuē)投掷.(zhèng)毡.(zhàn)帽
下面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燃烧染缸司空见贯随心所裕
B.幼稚念叨焉知非福戛然而止
C.蟋蟀脉骆千捶万凿万象更新
D.倾复依偎掩掩一息含情脉脉
下列句子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欢笑盛开在眼睛、眉毛上,心啊,要从嘴里跳出来。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C.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D.头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
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句()
A.学校反复强调要预防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我们要共同维护集体的利益,珍惜班级的荣誉。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三月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十分艳丽。
下列句子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B.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C.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篇,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D.“红楼梦”里,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
下面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霍去病。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C.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
D.“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
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个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提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B.⑤③①②⑥④C.⑤③⑥①②④D.⑤①②⑥③④
按要求写句子。
(1)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五颜六色的野花五颜六色的雨伞五颜六色的贝壳
______________
(2)这次半期考试小明考了100分,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他拿到试卷时高兴的样子
..。
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
”能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吟咏陆游《示儿》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
”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让我们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吟诵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
”和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又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景色的秀美;古诗作品中也不乏充满哲理的诗句,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说明了“当局者迷,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道理。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
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食之,甚.美________
13、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自2017年起,我市在城区小学分步推进“课后三点半”服务公益性试点。
截至目前,全市338所中小学已开展课后服务,39 . 3万名中小学生享受服务成果。
试点工作坚持公益性,提供机器人、围棋、书画、篮球、跆拳道、国学等多种课程。
“课后三点半”服务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材料二为保障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基本利益,我市中小学实行“普惠托管”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性需求。
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普惠托管”班,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操作、体育艺术活动、团队活动等,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乱收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
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自愿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材料三记者3月9日在艳阳学校看到,该校当日开课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味编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人、武术等。
该校作为开发区“课后三点率”第一批试点学校,今年春季学期开设包括个性化课程和普惠托管班在内共24个专业,38门课程。
据了解,开发区38所小学如期开启“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975门。
庐剧、绘画、注意力训练……在绿叶小学,近20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三点半”课后服务,其中,报名“普惠托管”学生比例超过90%。
科教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调配区域内60多位
艺术、体育、科技类骨干教师,深入30多所学校,为各校补充优质师资。
同时,以科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地,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中心。
16、认真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课后三点半”服务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材料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开始,结束时间不限制。
( )(2)“普惠托管”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 )(3)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可以根据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等集体补课等活动。
( )(4)课程产生的费用由家长自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 )
18、下面说法与材料三的内容不符合
...的是()(填序号)
A.艳阳学校当日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味编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人、武术等。
B.绿叶小学超过18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普惠托管”的课后服务。
C.开发区开启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1733门。
D.科教区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中心。
19、结合自身谈谈,“课后三点半”服务为你提供了哪些帮助?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篱角
查一路
(1)作小学教师的母亲,工作曾有三次调动,记得每次她都在新住地门前支上篱角。
篱角,就是用竹枝在门前造出的围墙。
尖利的竹竿,“人”字形斜插进地面松土里,连成一串,三面围拢,简单构成,却把家的温暖圈在墙内。
(2)长方形的空间被开辟出来,家在右上角,像一枚信封贴上了邮票——此后,我成人了,漂泊,说到家的生活,满脑子里都是这个样子。
(3)夏天,各种藤蔓缠绕,瓜叶层层叠叠,将三面篱角覆盖成绿色的矮墙。
丝瓜,是母亲在篱笆墙边种得最多的瓜,蔓儿像蚯蚓顺着竹竿爬,蓬蓬勃勃,毫无规则,跟我刚上学时信笔在草稿纸上的涂鸦一个样子。
其实在春天,篱角就已经作为植物园存在,绿色一点点爬出来,渐渐地,花儿站在墙头,期待蜜蜂来作媒,随后,必然结果。
终有一天,它们一起熟了。
丝瓜像瓜中的瘦长秀才,甜瓜善瓜中的侏儒……风过小院,各种瓜很卖力地搔首弄姿。
(4)蝴蝶、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终日盘旋在篱角和小院里。
午后,常有一只猫从浓荫里钻出来,或是从竹架上跳下来,落地轻盈,两眼像金子一样闪光。
鸡从绿色长廊里走出来,后面跟着鸭。
我尤其喜欢它们小时候的样子,那时,鸡穿着花背心,鸭则一身黄色运动服,
伏在篱角下的草丛里,一伸一缩,它们颈部像装了弹簧。
(5)若是没有猫和狗的骚扰,鸡鸭们的生活也可以比猪还悠闲。
篱笆下有各种虫子,浮土里的蚯蚓,味美,且富含蛋白质,都可为大餐。
可是,猫蹑手蹑脚跟在它们后面,伺机发动袭击,狗的攻击力更强,我家有条黄狗能够噌一声跳过篱角,每当此刻,院内鸡飞狗跳。
(6)太阳照过来,阴影一点点延伸,空隙中滤出的朵朵阳光在地上跳跃。
猫在回眸,狗在喘息,鸡在刨土,鸭在唱歌,蟋蟀和昆虫也都有各自的生活……当酷热来临的时候,藤蔓上巨大的叶片就是这一方小天地绿色的肺。
有阴风从篱笆的空隙袭来,人坐在一只大冬瓜上纳凉,摇蒲扇,月夜下亦如此,只是多了月下影处的竹榻,可以卧看天河与牵牛织女星。
(7)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我看着朝阳从篱角升起,又看着夕阳从篱角落下去,篱角与阳光配合着,在小院留下斑驳的光影。
我也喜欢探寻绿叶丛中的虫子们,尤其是绿色的蟋蟀,大而雄壮,漂亮的触角和头盔,身披坚硬的铠甲,绷紧双腿,从一片绿叶弹射到另一片,划过的弧线,令人心动。
动物、植物,大地上一些细微的事物,被圈在绿色的篱笆内,被聚拢的生命,盎然有生机,一蔓一枝、一动一静皆有趣。
(8)画家丰子恺画画累了,抛下画笔,去篱角张望。
想必是个冬天,腊梅花开放,他从树上“借”了几枝,欣然插在胆瓶中,然后记下来。
“篱角梅初发,一枝轻摘来,可怜心未死,犹向胆瓶开”。
(9)许多文人骚客的诗意,由篱角而触发。
翻一翻唐诗宋词,看看“篱角”这两个字的使用频率有多高!孩提时从此处获得乐趣,中年漂泊它成了怀乡的意象。
杜甫见了篱角上的一只秋瓜,曾老泪纵横地写道:“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
(10)即便童年,秋天,我的心也变得空旷。
当萧瑟的秋风吹起,篱角上藤蔓已变得枯黄,枯叶沙沙作响,萧萧而去,几只秋瓜孤悬于篱架,随风摇晃,有“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的凄清。
(11)儿时的某一天,一不小心,我无意走进了某种诗意。
黄昏,夕阳爬过篱角上的衰叶,落入院内,风,像猫一样蹑手蹑脚地蹭过去。
独坐小马扎上的我,感到孤单,也感到美好,心里充满了倾诉的欲望。
多年后的阅读,我一直留心“篱角”这个词,才知道彼时的心境可用姜夔《疏影》来描述:“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惆怅,且一往情深。
(有改动)
20、篱角下动物的生活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
20、赏析文中画线句。
(1)丝瓜像瓜中的瘦长秀才,甜瓜善瓜中的侏儒……
________________
(2)黄昏,夕阳爬过篱角上的衰叶,落入院内,风,像猫一样蹑手蹑脚地蹭过去。
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独坐小马扎上的我,感到孤单,也感到美好,心里充满了倾诉的欲望”,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作者此时感到“孤单”和“美好”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引入杜甫的诗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
24、通读全文,探究“篱角”对于“我”人生的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
(1)题目:无法抹去的记忆
在成长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
这些事情可能让你兴奋,可能让你伤心,可能让你激动……如今这些经历成了你记忆中的珍宝!请从记忆的宝库中寻找一份真情,写一件让你无法忘记的事。
要求:1.把过程写完整、具体。
2.表达出真情实感。
(2)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机器人有可能进入课堂为学生上课。
假如你就坐在未来的教室里,听机器人老师讲课,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
2.想象要合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G
解析:音韵抽噎鸿雁司空见惯勤勉yīn yùn yēsī勤劳GJKS
【详解】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韵、噎、雁、惯、勤”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2)勤勉:勤奋。
近义词:奋勉、努力、勤劳、勤恳。
字母的大小写: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2.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 错误。
稍微,拼音:shāo wēi,意思是表示数量少或程度不深。
衣襟,拼音:yī jīn,意思是: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过渡,读音为guò dù,释义为横越江河;指事情或事物由一个
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
B 错误。
弹琴,拼音: tán qín。
揭露,读音为jiē lù,指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C 正确。
D 错误。
投掷,拼音:tóu zhì。
毡帽,拼音:zhān mào,毡制的帽子。
3.B
解析: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随心所裕——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C.脉骆——脉络;千捶万凿——千锤万凿:千锤百炼的意思,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D.倾复——倾覆;掩掩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4.C
解析: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C项“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
“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选项,“预防”与“不再发生”矛盾,故应改为:学校反复强调要预防安全事故再发生。
B选项,正确。
C选项,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D选项,前后矛盾,“金黄色的油菜花”与“五颜六色”前后矛盾,可去掉“五颜六色”。
故答案为:B。
6.A
解析:A
【详解】B:第二个标点是顿号;C:去掉书名号;D:双引号改成书名号。
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
7.D
解析:D
【详解】略
8.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数序排序的理解与辨析。
1.排序题要求在注意
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
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2.方法技巧:
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思维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
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3.答题步骤:
①把握基本内容。
首先应该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句。
②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
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③连缀排列顺序。
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
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
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④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
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
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首先将“时间观念”提出来,再将例子举出来,第一个例子是第钠鸟,再用一句话将动物过渡到植物,再举植物的例子和虫子的例子,最后再总结。
9.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般蓝一半红的。
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试
卷发到后,小明高兴的跳起来,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得了满分。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要求选择一个词语,写出一段自己想到的话,对词组进行扩写,,句子和词组要相关联,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
本题中“五颜六色”的意思是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无论选择哪一个词语写话,都可以将事物五颜六色的样子具体地描写出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情境写话。
本题要写出小明拿到试卷时高兴的样子,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人物非常高兴的情感即可。
10.要留清白在人间死去元知万事空生当作人杰稻花香里说丰年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
【详解】本题考查的诗词歌赋和谚语俗语的背诵默写。
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内容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陆游《示儿》,全诗内容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内容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内容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张志和的《渔歌子》,全诗内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诗内容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内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11.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
一个人要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惟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
【详解】略
12.12、从前十分,非常
13、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美味的盐)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1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
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分析】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
主人就请他吃饭。
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
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
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
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
”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都是这样,做的太过了就一点好处也没有了,反而只剩下祸害。
12、考查字词解释。
识记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有些词义含义较深,不能单从字面理解,必须深入思考,引申理解。
13、考查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包括看关键词、利用修辞断句、总分关系断句法、借助固定结构。
14、考查文言文翻译。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15、考查文言文的主旨。
最后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
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13.C
解析:16、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7、× √× ×
18、C
19、“课后三点半”时间,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而且丰富了我的课后生活,发展了我的兴趣爱好。
【分析】
16、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的最后一句话““课后三点半”服务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我们可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就能回答本题。
17、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1)错误。
结合材料二中的“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结束时间有有一定的限制的。
(2)正确。
(3)错误。
结合材料二中的“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乱收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
”明确本题的“集体补课等活动”是不能开展的。
(4)错误。
结合材料二中的“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自愿
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
注意是“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
18、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
结合材料三中的“开发区38所小学如期开启“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975门。
”选项C中的“共开设课程1733门。
”是错误的。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课后三点半”中获得的帮助,得到的成长,带来的变化作出具体的表达。
14.20、悠闲自在,充满生机,充满情趣。
20、采用比喻的修辞,将“丝瓜”比作“秀才”、将“甜瓜”比作“侏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丝瓜细长、甜瓜矮小可爱的特点,“秀才”“侏傭”又具有一定的文学韵味,这样写使语言更加别致富有韵味。
表达了作者对“丝瓜”“甜瓜”的喜爱之情。
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将“夕阳”人格化,把“风”比作猫,生动地写出了夕阳西下的渐变过程和风的柔和、轻盈,突出了儿时的故乡黄昏时的静谧、诗意和美好。
22、孤单的原因:秋天的篱角,藤蔓已变得枯黄,秋瓜孤悬于篱架,往日的生机被萧瑟的景象代替使我的心也变得空旷、孤独有惆怅。
美好的原因:可是黄昏的阳光和轻柔的风又让我感受到了故乡的诗意和美好。
23、引用杜甫的诗句一方面表明许多文人骚客的诗意,由篙角而触发,突出“篙角”在文学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孩提时从“篱角”处获得乐趣,中年漂泊它成了怀乡的意象,借此突出了作者对儿时故乡的怀念之情。
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和文学韵味。
24、(1)篱角是我儿时的乐园,带给我很多生活的乐趣;(2)篙角带给童年的我一些人生感悟,引我走进诗意的世界;(3)篱角代表着家,体现着家的温暖,让我无限眷恋;(4)篱角成了中年漂泊的我的怀乡意象。
【分析】
20、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
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
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
描写动物的段落在4、5、6段,从中找到“猫在回眸,狗在喘息,鸡在刨土,鸭在唱歌,蟋蟀和昆虫也都有各自的生活”“鸡鸭们的生活也可以比猪还悠闲”“被聚拢的生命,盎然有生机”。
20、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
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
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