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一试卷
第 I 卷(36分)
一、( 15 分,每题 3 分)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叔隗( wěi)迤俪( yǐ l ǐ ) 央浼( měi)蚱蜢 (zh à měng)
B 、流憩( qì)崤( xi áo)山睇眄( dìmiǎn)簪笏( zānhù)
C 、岑( c?n)寂下乘( ch?ng)拱券( ju àn)瑰( guī)怪
D 、脖颈( gěng)夏革( j í)联手( mai)镇筸( gàn)
2、以下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地灵人杰甲烷碧溪咀渎职 B 、腾蛟起凤昏聩万应碇坍缩
C、梓泽丘墟俗滥辐射波珙桐 D 、佩玉鸣鸾汇萃笑咪咪杀青
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
①他的著作不仅是在表达历史,也是在______历史,从头审查、反省历史。

②傲慢见解所包括的某些内涵,其价值 __ __ 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硬之势。

③清政府 _____恐外,进而媚外,丧权辱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A.拷问趋向由 B.考问取向由于
C.拷问取向由 D.考问趋向由于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
A.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他每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考试都不能够
参加,真是自讨苦吃。

....
B.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奇想天开,它外形像钢琴同样,还能够自动伸缩,
....
特别时兴美丽。

C .听着抗震救灾英雄的报告,在座的人无不感慨万千,心中涌动着波浪
..壮阔的激情。

..
D.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的人反而成了
举重若轻的角色。

....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集荣耀与毁誉于一身的何祚庥终究是什么样的人呢?带着疑问平和奇,笔者到达中关村的一个小区的高知楼里拜见了他。

C.金鸡鞋油系列产品包括:金鸡膏体鞋油、金鸡液体鞋油、金鸡高级鞋
蜡、金鸡皮革护理剂及金鸡地板蜡。

D.我说不清是惊是恐、是悔是恨,道不明是思是念、是痴是迷,心中万
千情绪,理不清是何滋味。

只知道,我想念你,无时无刻不在。

二、(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达成6—8 题
百泉轩
建筑是很风趣的。

12 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筑一座拥有600 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 10 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
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令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
到了构造上的一致。

读《红楼梦》:“瞭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
结三间临水之轩。

”那种园林的气味从奇妙的远观中已显出来,经过建筑语言象
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采。

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

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探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优良绝伦。

廊柱不以为意
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历史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氅蓬,
素来没有脱去,文化的力度展现出来,大气之中透着平实。

重叠的飞檐,即便
在平庸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

成排的门
窗,雕镂得忧如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景色一年四时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

轩前轩后的古树,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
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明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超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挖掘,它
的建筑聚集层足以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尊贵悠久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必然
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心里漫步。

百泉轩建筑艺术的优秀语聚会集在格扇、槛窗上。

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洁,裙板不作节
余的装修,显出淡泊的闲居情味。

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都有自
然在歌唱。

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同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中断。

没有人知道溪泉带着什么妙旨来
到这里,有时轩里的人忧如理解,大部分时候是不清楚的。

而人又带来什么
使命驻扎在轩中,溪泉有时理解,但大部分时候同样不清楚。

所以千年以来,不论是溪泉跟人,仍是人跟溪泉都是一种不离不弃、似懂难懂的关系。

人、建
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在历史的某些时辰,文化人坚守在这种模糊里,将美丽的灵魂布置在溪泉
寂的情调。

那时候文化人的生计状态,溪泉必然是看得很澈底。

文化人从经过修
葺的书窗下抬初步来,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

在历史的另一些时候,文化人已远离这里,短暂的生命已经终结,文化表现断层,历史走到半途已
贫穷潦倒,北风将四壁的温暖吹散殆尽,溪泉在断壁残垣之间跟人作隔世之别,
文化的文雅全被绞杀。

可怜轩舍与溪泉还在固执地等待往日的人回来。

在漫长的
时空中,人的踪迹就像一条麻石古道,由一块一块的石板链接而成,什么地方的
一块石板碎裂了,残缺便出现了,所以人类的历史是残缺的历史。

而溪泉却不同
样样,像时间的河流,不断向前向前,风华不会被流水冲走。

6、依照文意,以下对“百泉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百泉轩是由数十根木柱支撑的阁子,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同样。

B.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雕镂着自然的光景,包括着一些文化故事。

C.百泉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

D.百泉轩的廊柱排列设计任意,追求建筑艺术的美感。

7、以下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溪泉像梦同样飘忽,而梦是模糊的,所以轩前轩后的溪
泉是模糊的。

B.轩里的人忧如理解溪泉的妙旨,但大部分时候是不清楚的,模糊的。

C .溪泉有时理解,但大部分时候对轩中人的使命,是不清楚的,模糊的。

D.轩前轩后的溪泉跟轩中的人,相互都是一种不离不弃、似懂难懂的关系。

8、依照原文供应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

B.百泉轩表现了中国文化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的追求。

C.百泉轩的建筑艺术就表此刻格扇、槛窗上,显出淡泊的闲居情味。

D.文化人应该像百泉轩的溪泉同样坚守人文理想,不让文化断层。

三、( 12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达成9— 12 题。

狱中上母书( 1)
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天死矣!以身殉父(2),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成功黄土。

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昨年之举,
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天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
3
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
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大恩未酬,令
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此后,新妇遗腹得雄,便
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

会稽大望,到此刻而零极矣。

节义文章,
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3),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
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
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
不肯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如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勿悲,勿悲。

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
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

亦武功
渭阳情也。

横三竖四,将死言善。

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父得
为忠良,子得为孝子,浅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噩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神游天地间,能够无愧
矣!
【说明】: ⑴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 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

⑵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 进士,南都沦陷,与陈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

谥文忠。

⑶西铭先生:即张溥。

张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

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
诟笑。

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钟虐明朝钟:会集。

B 、门衰祚薄祚:福气。

C、会稽大望望:希望。

D 、昭南女弟女弟:妹妹。

10.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同样的一组是()
A、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会稽大望,到此刻而零极矣后起之秀而青于蓝
D 、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木欣欣以向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夏完淳的忠与孝的一组是()
①一旅才兴,便成齑粉②淳死后,乱且未有如期③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⑤大恩未酬,令人痛绝⑥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A、①④ B 、③⑥C、②⑤D、②⑥
12、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归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作者的嫡母,夏允彝死后,削发为尼;生母 ( 夏允彝妾 ) ,夏允彝死后,借居在异姓之家,作者对此深感愧疚。

B、“门衰祚薄,终鲜兄弟”二句,语出晋李密《陈情表》,作者借此表
达自己本应像李密同样在家尽孝,但国难当头,应该为国牺牲的爱国精神。

C、作者在信中表示,若是没有遗腹子,就千万不要另立后嗣。

像西铭先
生那样地让人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耻笑,还不如不立为好。

D、作者表示他与父亲在阴间也要诛杀清兵,绝不放过仇人,二十年后转
世为人,再出师北伐,驱逐满清。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 32 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资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 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成功黄土。

( 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浅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 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尔后回答以下问题。

(12 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6 分)
答:
(2)有人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交融无,以“乱”字例要分析。

(6
分 )
答:
15.文学常与名篇填空。

(8 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

(2)同是天涯落人,。

(3)大江去浪淘尽,,。

(4)来四万八千,。

(5)急天高猿哀,。

(6)庄生梦迷蝴蝶,。

五、( 23 分)下面的文字,达成16—— 19 。

文学如灯

上世 70 年代初,在我的少年代,中国的大没有向世界翻开。

当有一部
名叫《看不的》的朝影,电影中一位化妆成教模的国越境特手拿一本,和朝
的隐蔽特接暗号:
:你拿的是什么?答:歌曲集。

:什么歌曲?答:《阿里郎》。

段在中国的中学生中广流。

上常有学生低嗓音旁正在文的同学:
“你拿的是什么⋯⋯”
到了 21 世初,有媒体我出青少年期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
提是只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

要求有点苛刻,特别于写作的人。


一个都怕自己不深刻的代。

但最后,我是决定。

我出生在一个知分子家庭,我的少年代,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那是一个鄙知、限制的文化荒芜的代。

又因身世灰色,心里有
某种和自卑。

我自幼喜写日,在那个年代,日都是成了“ 悔体”
了。

我每天都在日里自己所犯的,期盼自己能成一个粹的人。

在没有,会虚假一点写下来——不知可否能够算作我最初的“文学
”。

偶的快也是有的,比方看了朝影,没完没了地模拟其中特的接暗号:
“你拿的是什么?⋯⋯”几句平庸的白之所以被我久地住,是因那个代我的
文化生活太乏了吧。

但我仍旧得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白里竟有几分属
和阿里郎。

我喜阿里郎的音,就像我喜耶路撒冷的音。

似一些的音我的唇舌
和声来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欢喜和快感。

自然,在那一个史期,我所能看到和听
到的文作品更多的是怒、恼恨以及个体的不屑。

就是在的日子里,我到一部被
家中大人着藏起来的:法国作家曼 ?的《翰 ?克利斯夫》。

得扉上的是两句:“真实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可是永不被黑暗所吞没了;真实的英雄决不
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可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服气了。

” 两句使我碰到深深的
感,一我得么大的作家都英雄也能够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一个一般人呢。

更重要的有后边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服气了”。

正是两句震撼了我,我
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必然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的激情,一种冲,
想要去个世界做点什么。

所以我,《翰 ?克利斯夫》在那个特别年代,我的精神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略到了文学的魅力,魅力照亮了我精
神深的灰暗之地,同了我身心的沉和力气。

另一本中国文学,我得是《聊志异》。

在那个默然、死板和抑的代《聊》,得中的那些狐狸,她那么活、慧、
率真、勇敢而又憨,那么失态。

作者蒲松生活在同也很抑的清代,他却有那
么神异、、兴趣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人情味的狐仙鬼魅在是比人更像
人。

《聊》里有一篇名叫《宁》的小当我不仅一遍。

在中国古代小里,若是哭
得最美的是《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宁。

她打破了中国封建
代少女不能够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束和矩,她是天生笑,笑起来便无法
无天,任性自由,哪怕到达人婚拜堂也能够笑得无法行礼⋯⋯正是一些平和的
狐狸洒脱而又光明的性情,她的悲喜交加的故事,我当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
了一个奥秘而有兴趣,但又不能与人言的空。

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我的恩
和“打”,“打”拥有一种宝和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

16.文章开写电影段中的有什么作用?( 6 分)
答:
17.要归纳《翰 ?克利斯夫》与《聊志异》作者的精神影响。

(6分)答:
18.文章叙写《聊志异》自己的影响采用了什么写法?合内容详细述。

( 6 分)答:
19.以下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平时,生动形象,风趣风趣,富含真谛,给
人以精神的震撼。

B.作者说“狐仙鬼魅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由于狐仙鬼魅打破了中国
封建时代少女不能够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拘束和规矩,任性自由。

C.作者说自己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
一个纯粹的人,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荒芜的年代,压迫个性的年代。

D.作者采用两部文学经典,透过小说中的情节,表现了它们对自己心灵
的深刻影响,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E.作者在演讲中,重视写了两部文学经典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歧视知
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芜的时代中给自己的影响,紧扣了“文学如灯”这个题
目。

七、作文( 60 分)
20.阅读下面的资料,依照要求作文。

有人以为财富就是全能的金钱,有人以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 山间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神奇、人间万物是智者的财富;音乐是贝多芬、莫
扎特的财富;色彩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齐白石的财富是虾,徐悲鸿的财富是马。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甚至某种悲伤的经历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你的财富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很多于
800字。

高二语文参照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5 分,每题 3 分)
1.C 2 .C
3.A(“考问”指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拷问”指拷打审问,句中
是比喻的用法;“取向”指采用的方向、趋向,“趋向”指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原句中没有采用的意思;“由”是介词,从的意思,“由于”是连词,原句中
说“进而”,当用介词)
4. B(A“自讨苦吃”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 C“汹涌澎拜”只适用于运
动的规模、场面,D“举重若轻”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办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劲,此处应用“不足轻重”)
5. D(A“毁誉”指诋毁和夸赞,“荣耀与毁誉”不能够并列,不合逻辑;
B“最重要的元凶”重复负担, C鞋油系列不包括金鸡皮革护理剂及金鸡地板蜡,不合逻辑。


二、( 9 分,每题 3 分)
6. c(A“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同样”错, B“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雕镂着自然的光景”错 D“廊柱排列设计任意”错) 7 .A(结合上下文,就知道 A 错)
8. C(绝对化了)
三、( 12 分,每题 3 分)
9. C(望:望族。

)10.C(而,均为连词,表转折。

A介词,为了;介词,对。

B 副词,将要;连词,尚且。

D 上介词,把;连词,表修饰) 11 . B 12.D (文中讲“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指的是若是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必然要诛杀这个固执笨拙之人,决不宽怒他。


四、(24 分)13 .(1)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沉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

(3 分,粗心对 1 分,“见背”1 分,“春秋’1 分 )
(2)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获取赠恤,生者获取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

( 4 分,粗心对 1 分,“图”“恤死荣生“黄土”
各 1分)
(3)浅笑去世,达成我的分内之事。

大道以为所有事物本都何尝生计,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象破旧的鞋子同样地不足珍惜。

( 3 分,粗心对 1 分,“太虚”、“敝屣”各 1 分)
14.(1)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仲春节气,加之大雨事后,落叶满庭,让人错
以为秋风扫落叶。

二是自己宦途失意,远离故土,心中凄迷悲伤,故虽是春日,却感觉“春半如秋”。

(2)—个“乱”字,既是写莺啼,更足写诗人的心乱,诗人正是借鸟的乱啼表现出他此时凄迷烦乱的思路。

15.( 8 分)
(1)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决议(“ 三顾茅庐”,“隆中对”也可)(2)尔后知松柏此后彫也(3)不义富且贵
(6)祖母刘悯臣孤弱(7)川泽纡其骇瞩
五、( 21 分)
16.烘托当时文化生活的荒芜,极其困穷(或表现自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1 分)
为后文写两本书给自己的影响作铺垫。

(2 分)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用朝鲜电影对话开头,能吸
引听众,增添情味。

(2 分)
17.(1)、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灰暗之地,给了我身心的沉着和力气。

(1 分)使我在那个文化荒芜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自己价值,并敢于去追求个体的独到价
值。

( 1 分)
(2)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奥秘而有兴趣,但又不能与人言的空间。

( 2 分)
给我带来了人生的兴趣,使我敢于打破各种拘束,去追求人的本质,去做一个
真实的人。

( 1 分)
18.运用点面结合 ( 或归纳与详细相结合 ) 的手法( 1 分)。

先面写《聊斋志异》书中的那些狐狸,爽朗、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反
老例,实在是比人更像人。

( 2 分)尔后点写《婴宁》中的狐仙婴宁,她打破
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够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拘束和规矩,任性自由。

(2 分)既全面又详细地揭穿了《聊斋志异》的价值。

( 1 分)
19.B、D(B“狐仙鬼魅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说表现了人的本质,是真实的人
D 没有透过故事情节)( 4 分,选对 1 个给 2 分)
[ 附] 文言文参照译文
不孝完淳此刻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够再以身体来报恩母亲了。

自从父
亲离我而去,沉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

恼恨悲惨越积越深,历尽了困难辛苦。

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获取赠恤,生者获取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

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会集于先朝,一支军队
刚一同来,就立刻被粉碎。

昨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能,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连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

致使尊贵
的慈母寄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

一门漂泊,活着不能够相互依赖,
有人死了也不能够相互宽慰,我今天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
天都已认识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我死
了其实不足惜,我所哀思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此后怎么生活。

诚然这样,
可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
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惜备至,教我学礼
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这样慈爱恩德,千百年来所稀有。

大恩未曾报
恩,使我沉痛到了极点!——此刻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交付给义融姊,把生母
交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此后,若是妻子能获取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好运。

若是不然,
千万不要另立后嗣。

会稽的大望族到此刻却这样零落已极。

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
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耻笑,还
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量无尽的,家族却不能能永远绵延不断。

有一日
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奉养,又哪里可是
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若是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
中必然要诛杀这个固执笨拙之人,决不宽怒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此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

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
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

二十年此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
伤,不要悲伤!我所叮嘱的话,千万不要违犯。

武功甥是将来大有成就的人物,
家里的事都交付他。

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
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梦想就已达到了。

妻子与我结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对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
横三竖四,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

沉痛,太沉痛了!可是,人有
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

父亲能成为忠良,儿子能成为孝子。

浅笑去
世,达成我的分内之事。

从佛教的原理来说,所有事物本都何尝生计,我把自
己的身体看得象破旧的鞋子同样地不足珍惜。

我可是为刚强之气所激,所以懂
得了天人之理。

十七年来可是一场噩梦,报仇在于来世。

我的神魂将旅行于天
地之间,我对所有都毫无愧怍。

七、( 60 分)【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多则资料 + 自定话题”的作文题,重点在于审题,应认真阅读资料,归纳归纳出资料的要旨,尔后围绕资料要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话题。

值得
注意的是,归纳出来的多则资料的要旨必定涵盖每一则资料。

前面作文题中两
则资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夸耀学生见义勇为后
收取名贵酬报礼物,第二则讲的是孔子责怪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


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归纳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酬金碰到
人们非议却获取孔子夸耀,一个个人掏腰包获取人们炫耀却碰到孔子的责怪。

可见孔子是赞同善举获取酬报,不让行善之人承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
问:向来提议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重视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达成这
篇作文的重点之所在,它波及到利益与道德,孔子更重视的是善举所形成的社
会效应,所考虑的是社会公德。

请看下面这篇满分作文。

【例文】
道德旌旗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觉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怪,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夸耀。

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

个人诚然收了名贵酬金,
但最大受益者倒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

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其实
不是完好对峙,可是由于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旌旗,使我们对所有与之稍有
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