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江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题
欣赏《江雪》
课时
第14周
第1节
教学
目标
1. 听赏乐曲《雪花飞舞》, 感受乐曲的情绪。
2. 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3. 听赏歌曲《江雪》, 熟读这首古诗, 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3. 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3. 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板
书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教学
反思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教学
重点
听赏乐曲《雪花飞舞》, 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
难点
听赏歌曲《江雪》, 熟读这首古诗, 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教具
准备
课件、磁带、
时间
教学过程
修订
(一)《雪花飞舞》
1.可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像,引入教学主题。
2.为录像画面配上乐曲《雪花飞舞》,边看边听赏。
3.单独听赏乐曲,教师应启发学生,乐曲是怎样表现纷纷扬扬的雪花的?
小结: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
小结: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
板
书
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
教学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歌曲《雪花》
课时
教具
准备
琴、录音机
时间
教学过程
修订
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
5.教师分句教唱。
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第14周
第2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
重点
在愉快的歌声中,陶醉在冰雪世界带来的乐趣里
教学
难点
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江雪》
1.初步听赏歌曲《江雪》。
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可借助教科书上的插图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3.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古诗。
4.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
5.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小结: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
4.有条件的学校,可听赏钢琴独奏《雪花飞舞》,感受电子琴独奏与钢琴独奏的不同。
5.教师启发学生,随着音乐
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乐曲有淡淡的忧愁,注意动作的速度不要太快。
6.可由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设计。
7.全班同学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仍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动作。
主备人:
课题
欣赏《江雪》
课时
第14周
第1节
教学
目标
1. 听赏乐曲《雪花飞舞》, 感受乐曲的情绪。
2. 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3. 听赏歌曲《江雪》, 熟读这首古诗, 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3. 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3. 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板
书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教学
反思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教学
重点
听赏乐曲《雪花飞舞》, 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
难点
听赏歌曲《江雪》, 熟读这首古诗, 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教具
准备
课件、磁带、
时间
教学过程
修订
(一)《雪花飞舞》
1.可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像,引入教学主题。
2.为录像画面配上乐曲《雪花飞舞》,边看边听赏。
3.单独听赏乐曲,教师应启发学生,乐曲是怎样表现纷纷扬扬的雪花的?
小结: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
小结: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
板
书
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
教学
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歌曲《雪花》
课时
教具
准备
琴、录音机
时间
教学过程
修订
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
5.教师分句教唱。
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第14周
第2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
重点
在愉快的歌声中,陶醉在冰雪世界带来的乐趣里
教学
难点
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江雪》
1.初步听赏歌曲《江雪》。
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可借助教科书上的插图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3.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古诗。
4.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
5.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小结: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
4.有条件的学校,可听赏钢琴独奏《雪花飞舞》,感受电子琴独奏与钢琴独奏的不同。
5.教师启发学生,随着音乐
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乐曲有淡淡的忧愁,注意动作的速度不要太快。
6.可由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设计。
7.全班同学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仍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