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 男性,反复发作性胸痛,与运动无关。
老年男性、无症状时
发作性胸痛、可见ST段一过性抬高。同时可见房性早搏
可见ST段上抬、房性早搏
3分钟后,胸痛缓解,ST段恢复至正常水平
起搏器功能的分析
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适用于:
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病人,安装心 脏起搏器指征 评价起搏器功能 安装起搏器,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心率
有明显的昼夜间变化
35bpm~190bpm 通常最低心率出现在深夜3am~5am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育锻炼、神经调 节等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异位搏动:
孤立的无症状室上性异位搏动见于64%健康
年轻人。 健康成人早搏总数通常较少。
<100个/24小时(室性、室上性)
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
传导阻滞
长R-R间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肌缺血的诊断
定性和定量分析心肌缺血,对严重程度与 日常活动的关系等进行判断 诊断不同类型的心绞痛,对发作特点、严 重程度等进行判断。特别对诊断无症状心 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等 价值更大。
心肌缺血的诊断
评定心肌梗死病人是否仍有心肌缺血、心脏功能状 态、储备能力,估测预后,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等, 指导康复治疗。 对于进行药物干预、介入治疗、搭桥术后的病人, 判定疗效、危险分层、预后推测等有指导意义。
健康人身体或精神压力大时可产生室早.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快速心律失常(偶见)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缓(多见)可见于健康人睡眠期间或运动 员。
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见于某些年轻
人或睡眠中的健康人。
动态心电图的功能
1
2 3 4 5
心律失常的分析 心肌缺血的分析 评测起搏器功能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室复极异常的分析
DCG对心律失常分析的意义
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明确诊断
对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了解发生机制、
判断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
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发现其它心电改变,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病因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毒性、致心律失常作用
协助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返回
DCG对心律失常分析的应用
特点:无创伤、动态的、常态下长时间连续 记录。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DCG与常规ECG对比的优势
长时间记录可获取大量心电信息
记录病人自然生活状态下心电信息
比较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特别是短时间症状 与心电活动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意义:
能发现短暂及间歇发作的起搏器功能障 碍; 能对起搏器功能障碍、起搏及自身心搏 的比例、各类心律失常及其严重程度作 出定量诊断;
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局限性:
不能识别AAI起搏模式伴房室阻滞,不能 识别假性融合波,不能自动识别频响较 高的伪差等。 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起搏器功能障 碍。 需结合病史、心电图、起搏部位、起搏 方式、植入时间、电极导管的类型、程 控设定的各种起搏参数和某些特殊功能 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谢谢大家!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
1.心悸、气短、头晕、晕厥、胸痛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3.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尤其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手 段。
4.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 5.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通过观察复杂心律失常等指标,判断 预后。 6.选择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检测与起搏器 有关的心律失常。 7.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正常人心率生理变动范围, 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等)。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发展史
1957年Holter博士发明
1961年应用于临床
1976年中国引进动态心电图
1986年前两个导联
1986年后三个导联 2000年以后十二导联
概 述
动态心电图(DCG)连续长时间(24~48小时) 记录患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号,是 普通体表心电图的发展与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