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件-小数的加减法(说课)_ppt.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加减法
尼尔基第二小学 于小红
说课流程
1.教材分析 2.教学理念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法学法 6.教学流程 7.教学设计 8.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小数的加减法》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 内容,属于 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 教材地位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 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又是今后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小数运 算定律的基础。
中国队领先3.6分。
思考: 1、从例1中第一个表格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中国队领先3.6分”中 “3.6分”是怎样得来的? 3、53.40-49.80= 这是一道小数减法算式,计算时,
如何列竖式?如何计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并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
列竖式:
53.40-49.80= 3?.6
思考:两种结果12.60和12.6一样吗?为什么? 12.6\0
小数加减 法要注意 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也 是把数位对齐。 数位上没有数可 以添“0”后再进 行计算。
得数的末尾有0, 一般要把0去掉。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 加减法,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用竖式计算并进行验算。
3658 +279 = 3 9 3 7
3658

+ 2 71 1 9

3937

11
3937 - 279 3658
通过以上计算,谁来说说整数的运算法则呢?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
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再减。
2004 雅典奥运会
53.40+58.20= 111.6
53.40 + 58.20
111.60\
思考:
计算结果“111.60” 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
议一议:小明的爸爸是怎么算出12.6分的? (四人小组交流、算一算。)
53.40+58.20=111.6\0分
111.6\0
49.80+49.20=99.\0\0分
- 99.0\0
相同点: 对位加减,加法够10进1,减法不够借1当10。
不同点: 整数是末位对齐再相加减,小数是以小数点对 齐再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 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 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 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 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 点,点上小数点。
闯关口号:相信自己,我最棒!
器计算。
这就是 小数点键。
分享儿歌:
小数加减点对齐, 从右向左各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 退一当十别大意, 保你数学好成绩!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 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不仅粘贴学生 所提问题,还板书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 式写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 写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养成合作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提 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意 识,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 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 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4、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 情。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的加减法

从低位算起
①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分?②俄罗斯队第四轮比中国队少多少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小数点的处 理。
教学难点: ①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②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景法、自主 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法、学用结合法、引导发现法等,主要突出以下的两 种教学方法,即: 1、创设情景教学法 本堂课我通过谈话、结合图片多次为学生创设生 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形 成从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教学法
2、当被减数是整数时,根据小数的性质, 可以在这个整数右下角先添上小数点,再 在末尾添“0”。
做一做: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98+0.56= 2.53+4.67= 6.07+4.89= 5.64-1.78= 7.2 - 6.54= 5 - 0.41=
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数的加减法 也可以用计算
小数点要对齐
..
53.40
小数部分末 尾有0,一般 要把0去掉。
思考:
- 49.80 3 . 6\0
竖式中的3.60与图中父亲说的“3.6分”有区别吗?
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 是111.60分
现在领先 12.6分。
思考:
1、从第二个表格中你获 得了哪些信息?
2、 “111.60”分是怎样得来的?独立 列竖式并计算。并说说计算中需注意 什么?
劳丽诗 李婷
2004雅典奥运会 跳水比赛
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奖牌榜
国家 运动员 奖牌
中国
劳丽诗 李婷

俄罗斯 娜塔莎.冈察洛娃
科尔图诺娃

加拿大
哈特利 海曼斯

两名17岁的小将劳丽诗和李婷联手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 本次比赛的第三枚跳水金牌,她们的成绩为352.14分。 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奥运会上摘得的第十枚金牌。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寻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 算时的相同点,从“相同数位对齐”的认知统一到“小数点对齐”,把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实现知识的 正迁移。 学法主要采用:发现与比较相结合,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创境激趣、以旧引新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第三环节:集体交流、总结算法 第四环节:智慧闯关、巩固提升
教材分析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 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 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 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情分析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这部 分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三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大部分学生已掌 握了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本节课 的教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
智慧闯关、巩固提升
加油啊!
2.45 +6
2.51 ×
2.31
5 .4
+ 4.5 - 4 .7 2
2.76 × 0.7 2 ×
2.45 + 6.00
8.45
2.31 + 4.5 0
6.81
5.4 0 - 4.72
0.68
1、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减时, 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 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在位数少的小数 末尾添“0”,使相加减的小数的位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