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大学20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约谈工作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大学2020级新生约谈工作报告
在2020级全部4500名学生完成心理普查之后。
针对普查结果显示的心理异常的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真实情况,对确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
心理辅导中心对他们进行了约谈的工作,邀请他们到学生处进行访谈。
现将访谈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筛选标准
本次约谈主要参考UPI和SCL-90的普查结果,因此把UPI第一类同时SCL-90显示为异常的学生筛选出来,共563人(约占全体新生的13%),另外随机抽取大一心理委员34人,并按照提供的参考标准对筛选出来的学生进行分类,总共分为五个批次。
第一批:UPI的25题做肯定选项者。
第二批:UPI第一类且SCL-90任意因子大于3.0,排除第一批已筛选的。
第三批:UPI第一类,排除第一批、第二批已筛选的。
第四批:SCL-90任意因子大于3.0,排除第二批已筛选的。
第五批:随机抽取大一心理委员。
统计后,各批次具体人数及占全体新生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此外,在统计中发现,各批次人数在学院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现将各学院在各批次上的具体人数统计如下:
表1 各批次各学院具体人数分布表(人)
学院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五批次小计
通信8 10 27 17 4 66
光电半导体 5 7 17 16 3 48 经管13 12 30 14 4 73 计算机10 15 29 13 3 70 外国语 1 1 8 3 2 15
生物 6 15 11 7 2 41 法学院 3 0 1 2 1 7
自动化11 12 41 13 4 81
体育 2 0 3 4 1 10
数理 4 5 8 3 1 21
传媒17 21 59 14 5 116
软件8 10 14 13 4 49
小计88 108 248 119 34 597
从表1可以看出,约谈人数最多的是传媒、自动化、经管学院,其原因可能在于这三个学院本身总人数相对较多。
二.约谈流程
1.约谈前期准备
(1)整理每一批次约谈通讯录,确保传达渠道畅通。
(2)准备约谈小礼物。
根据约谈人数和预算,精心购买小礼品。
(3)实习老师的培训。
为了更好地完成约谈工作,在正式约谈前进行培训,主要是约谈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在约谈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4)分工。
为了约谈工作有条不紊,我们对约谈工作进行了分工。
主要包括主要负责访谈时间汇总、主要负责访谈人员安排、主要负责访谈、主要负责访谈统筹。
2.邀请方式
本次约谈工作的邀请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处的MAS手机报平台,向学生发送短信。
个别同学可能由于手机号不能成功接收手机报,因此会采用电话通知。
此外,每一批次的约谈,都会进行两次邀请。
二次邀请的对象包括首次邀请无回复者、约定时间未到者、未确定时间者;二次邀请时间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首次邀请后学生会回复具
体时间的多少。
两次邀请短信分别为:
首次邀请:尊敬的同学,你好!为了深入了解新生适应性情况,以便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我们诚挚邀请你,于本周内(周一至周五)任意时间到学生处406(千喜鹤楼上)进行访谈,访谈时间约半小时。
请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回复具体访谈时间。
访谈结束后有精美小礼品相赠。
谢谢你的配合!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处
二次邀请:尊敬的同学,你好!为了深入了解新生适应性情况,以便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我们再次邀请你,与本周内(周一至周五)任意时间到学生处406(千喜鹤楼上)进行访谈,访谈时间约半小时。
请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回复具体访谈时间。
访谈结束后有精美小礼品相赠。
谢谢你的配合!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处
3.约谈方式及内容
根据学生回复的具体可约谈时间,对每天的约谈工作进行统一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的安排。
主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约谈。
约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适应情况、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对学校新生适应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家庭或自己有无自杀或精神病史。
这些内容都需要记录在特别编写的记录表上(具体表格见附件1)。
但是在正式的约谈中,为了不让学生产生不必要的怀疑以及减小学生的紧张情绪,我们并不会现场进行记录,而是采用将约谈中的重点记录在白纸上,待访谈完成后,凭借记录要点和回忆再来填写相关记录表。
4.约谈地点
约谈地点主要包括:个别咨询室;学生处406、412办公室、会议室、大厅。
三.约谈结果
整个约谈工作总共持续了三周时间,最后实到学生150人,上交约谈记录表150份,未到413人。
(每位学生的具体适应情况和提及的问题详见附件2)
通过约谈,筛选出需要进一步咨询的学生9人。
(需进一步咨询原因详见附件3)
约谈第一批次都是选了自杀选项的,通过访谈知道这些同学的大多是因为学习压力、家庭压力或是突发事件而产生的一闪而过的自杀念头,并没有自杀的行为或是计划,并且经过更多的思考后,自杀的行为就会打消,觉得自杀对不起父母,认为自杀行为是不负责的行为。
通过统计,本次约谈工作中实到的学生比率较小,大约占27%。
而未到的有413人。
未到的原因有:一开始便拒绝接受访谈;有约定时间后临时有事未到;有手机停机、关机、或是外地号、空号;有两次约谈均未给予回复的。
现将各个批次的学生实到的人数以及未到种类统计如下:
表3 各批次学生访谈结果详细分布表(人)
批次已访谈停机拒绝未到空号外地号未接关机未回复一20 5 5 3 2 1 2 2 48 二31 3 1 6 5 2 1 4 55 三62 5 3 4 13 6 5 6 144 四21 6 0 4 1 8 0 0 79 五16 0 5 4 0 0 0 0 9 小计150 19 14 21 21 17 8 12 335 四.约谈中学生的主要问题
约谈中学生主要的问题有几类,具体统计如图1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已约谈学生提及最多的问题是学习问题,而在学习困难中,总的说学习存在困难的有27人,高数及线性代数困难被提及32次,英语困难被提及10次,专业课困难被提及8次。
除去学习困难,对专业不了解和对专业不满意分别被提及19、23次;家庭经济困难被提及15次;体质差被提及18次;而个人有自杀念头的有9次被提到,这9个人也都是需要再继续咨询或是继续关注的人员。
通过对原始记录表做进一步的整理,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
1.学习方面
首先,在学习内容上。
上大学后,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种类比起高中来,多了很多,有的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而有的可能就不是那么受欢迎或是契合本来的专业性质,比如一些文史类的通识必修课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无聊。
另外,学生普遍反映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不知道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而这就导致了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感到迷茫,没有动力。
其次,学习方法上。
很多同学表示高中的很多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到了大学不再管用,不知道大学该如何学习才能有高的效率。
很多学生习惯于高中时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老师的监督,到了需要自主学习的大学后,难以适应。
另外,虽然学习或是学习成绩不是大学的全部,但是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奖学金、学分等,再加上一些专业内部的“优胜劣汰”,使得学生压力倍增。
最后,学习氛围上。
在大学以前,可能学校生活的绝大部分都是学习,尤其是高三,周围的人都在学习,诱惑也小;而到了大学,不管是学生会、社团在时间上对学习时间的挤压,还是外界更多的诱惑,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以及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都大幅下降。
时间和重视度的降低而想要取得好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新生用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规划。
2.家庭方面的问题
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
不管是家庭的教养方式,还是父母的关系以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甚至是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提及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3.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关系方面主要表现在:交际圈过于狭窄,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班级甚至寝室内部;自己交不到好朋友;在人际沟通与交流方面缺乏开放性以及相应的技巧等等。
大学同学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在生活习惯和方式、处事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大一新生在适应人际关系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有的同学到了大学看到周围的人都比自己优秀,一时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产生自卑情绪,进而就相对封闭自己,没有去尝试结交新的朋友,过度沉浸和怀念以前的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上出现一定的问题。
4.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所提及的问题中,学生对于学校管理有些也存在一定的适应困难。
有的同学到了大学,发现大学并不像老师或是长辈口中的那般自由或是安逸,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让学生显得不适应。
有的同学,可能相对喜欢或是自己的自制力不是很好,而需要老师像高中的老师那
样管着自己。
而到了大学,学习、生活相对高中而言较为放松或是自由,使得这一部分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同学产生不适应。
五.针对问题的具体建议
1.开展学习指导活动,为学生在学习方面答疑解惑
从访谈结果显示,学生目前最多的问题集中在学习方面,对专业不了解、不满意。
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从教师方面来说,要适当增加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时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
从学生方面来说,加强同学间的沟通,可以组织一些学习小组,相互间交流讨论学习的困惑、方法、心得等。
2.改善生涯规划课,发挥其真正作用
首先,在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时非常有必要的,这要有利于学生从一开始便整体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明白自己四年时间里需要做些什么,需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为此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但是,对于课程的开展形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访谈中,很多同学反应职业生涯规划课时过少,而且课程过于理论化,对自己的指导意义并不是很大。
因此,需要在课时和内容上做一定的修改,更多的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更全面的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友平台,提升人际交往技巧
对于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过于狭窄,除了大一一开始的心理健康新生适应团辅之外,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认识班级同学,结交新友谊,学校还可以组织更多的跨级、跨专业、跨学院,甚至是跨校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拓宽自己的交际圈。
更多地开展人际相关的讲座,向学生传授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让学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进而更好地享受大学生活,发挥自己的价值。
4.落实学长制,发挥其作用
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对于学长、学姐的崇拜和敬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超越老师和家长的。
因为在年龄上的相近、更多的经验,让学长、学姐在心灵上更能与大一新生拉近距离,因此,他们所做、所说对于大一新生是有很大说服力的。
因此,学校可能利用这一点,开展更多的活动或是讲座,让高年级优秀的学长学姐向新生传递经验和正能量,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