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方法技能提升卷4巧求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方法技能提升卷4
巧求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一、我会填。
(每题 4 分,共28 分) 1.26.8,24.7,15.8,14.7,14.6,
16.2,13.2,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
第4 个数是(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2.一个数和128、124 的平均数是140,则这个数是( )。
3.四(1)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投篮比赛,第一小组投中18 个,
第二小组投中29 个,第三小组投中22 个,平均每个小组投中( )个。
4.中心小学在植树节有6 个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34 棵,
第二天植树41 棵,第三天植树39 棵,平均每天植树()棵,平均每个班植树()棵。
5.一辆客车前3 小时行驶105 千米,后2 小时行驶80 千米,这辆
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6.四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35 人,共分到405 个作业本,平均每个
班有( )人,平均每个班分到( )个作业本。
7.学校环保小卫士有13 人参加植树活动。
男同学每人栽3 棵树,女
同学每人栽2 棵树,一共栽了35 棵树,男同学有( )人,女同学有( )人。
二、我会辨。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 分,共6 分)
1.一个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 m,黄浩的身高达到了1.45 m,他下去
游泳不会有危险。
( )
2.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
( )
3.用单价12 元的水果糖和单价15 元的奶糖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
的单价一定在12 元至15 元之间。
( )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3 分,共9 分)
1.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3 台,第二天修了4 台,第三天上午
修了3 台,下午修了2 台。
平均每天修( )台。
A.3
B.4
C.12
2.胡昊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为:23、17、20、22、21、23。
你
认为用( )代表胡昊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比较合适。
A.20
B.17
C.21
3.聪聪和明明比赛拍皮球,聪聪两分钟拍166 下,明明3 分钟拍258
下,( )拍得快。
A.明明
B.聪聪
C.无法比较
四、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每题4 分,共12 分)
4.15-1.36-0.64 7.29+3.4+1.71+6.6
(25+80)×8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共45 分)
1.小欢同学参加跳绳比赛的四次成绩分别是:124 下,118 下,120 下,
122 下。
她的比赛成绩应该是多少?用4 次的平均成绩合适吗?(9分)
2.王师傅前4 天生产了137 个零件,后5 天平均每天生产了32 个
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9 分)
3.玲玲参加唱歌比赛,6 位评委的评分分别是:90 分、96 分、94 分、
98 分、93 分、97 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玲玲实际
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9 分)
4.聪聪和4 名同学一起测量1 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结果分别是:
75 次、67 次、72 次、70 次、76 次。
他们1 分钟脉搏跳动的平均
次数是多少次?(9 分)
5.小红和小芳的平均身高是115 cm,小强的身高是145 cm,这三人
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9 分)
答案
一、1.15.8 18
2.168
3.23
4.38 19
【点拨】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数=总棵数÷3;平均每个班植树的棵数=总棵数÷6。
5.37
6.45 135
7.9 4
二、1.× 2.× 3.√
三、1.B
2.C
3.A
四、 4.15-1.36-0.64
=4.15-(1.36+0.64)
=4.15-2
=2.15
7.29+3.4+1.71+6.6
=7.29+1.71+(3.4+6.6)
=9+10
=19
(25+80)×8
=25×8+80×8
=200+640
=840
五、1.(124+118+120+122)÷4=121(下)
答:她的比赛成绩应该是121 下,用4 次的平均成绩合适。
2.(137+32×5)÷(4+5)=33(个)
答:王师傅平均每天生产33 个零件。
3.(96+94+93+97)÷4=95(分)
答:玲玲实际的平均得分是95 分。
4.(75+67+72+70+76)÷(4+1)
=360÷5
=72(次)
答:他们1 分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是72 次。
【点拨】人数(份数)不是4 人,而是4+1=5(人)。
5.(115×2+145)÷3=125(cm)
答:这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25 cm。
【拓展资料】
(一)小学数学知识: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2.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 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小学数学知识:分数知识。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三)小学数学知识: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2.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