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湖南常德高考专题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湖南常德高考专题语文高考模拟
1.解答题
第1题.
阅读
纸船和风筝
(节选)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
()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画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
()了。

他连忙爬上屋顶,取
()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进了小溪里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照样子,写词语。

折纸船放风筝 ________,_________.
(3)是谁先伸出友谊之手来主动和好的?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看到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时,为什么高兴的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yuàn zheng kū qǔ'踢毽子', '跳皮筋'
(3)是松鼠先伸出友谊之手来主动和好的。

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
()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
()吧!
(4)因为它知道是松鼠送给它的,好朋友和好了。

【解答】
(1)yuàn zheng kū qǔ
(3)是松鼠先伸出友谊之手来主动和好的。

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
()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
()吧!
(4)因为它知道是松鼠送给它的,好朋友和好了。

第2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提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

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

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

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

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

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

舅舅说。

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

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

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

___。

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

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

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

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

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

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

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

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

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

我简短地回答道。

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

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

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

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

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

___
(1)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具体说明。

(2)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
①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②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4)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

【答案】
(1)
(1)舅舅决定忍痛卖琴。

(2)父亲去卖琴。

(3)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

(4)母亲舍不得卖琴。

(5)我去卖琴
(2)主要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

(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
(3)①舅舅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

②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

(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而回避也对)
(4)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

(本题6分,每点2分,需多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
(1)题干问的是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具体说明。

第二段主要是介绍这把琴的情况,从第二段的内容来看,琴很名贵,是祖上所传,舅舅很爱惜这把琴。

然后看下文写了哪些与琴相关的情节,按照何人做何事的结构形式进行概括即可。

第3题.
下面一段文字有几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六处来。

《羊城晚报》、《珠江日报》都报道了市公交公司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

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在当今社会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但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勇士却是百里挑一,非常缺乏。

媒体上经常报道有人遇难而众人旁观的事,人们已经觉得习以为常了。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永远阳光普照。

别人遇到灾难时,我们应该急别人之所急,慷慨解囊。

但有些人十分吝啬,细大不捐。

我们在此呼吁,希望广大市民向张师傅学习,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定要鼎力相助。

【答案】
(1)《羊城晚报》、《珠江日报》中的顿号应该删去。

(2)应在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前面填上这件事。

(3)满城风雨,褒贬不当。

(4)百里挑一,不合语境。

(5)应该删去觉得。

(6)细大不捐,望文生义。

(7)鼎力相助,言不得体。

【解答】
(1)两个书名号之间紧密相连不需要用顿号中。

(2)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成分残缺,缺主语。

(3)满城风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

后比喻某一事件
(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这里的见义勇为是好事,不能用这个词。

(4)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出众,不能用来表示勇敢的人很难得。

(5)习以为常,与前文觉得重复。

(6)细大不捐,意思是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误理解为什么都不捐献的意思了。

(7)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第4题.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形成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商品贸易之路,东起汉代都城长安(今西安),西至古罗马,全程六千四百四十公里,是一条_______________的商道。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人们用脚力、驮马运送着沿途各地的商品用以交换,以此来满足彼此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沿途各国各族的人们也交流着彼此的生活文化、信仰和思想。

因此,
()。

在这条路上,商品_______________是最主要的角色。

在那时,发达的丝织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在很多地方一度达到家家养蚕、户户纺织的地步。

这些_______________的原料或成品,曾是罗马人、埃及人_______________的奢侈品。

在这条丝路上,商人们把美丽的中国丝绸运往西方的同时,将西方国家特产的名贵香料运到中国,比如郁金
香、迷迭香、安息、乳香等。

一切令这个东方大国所迷醉的芳香,通过漫长的旅途,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

这些便是魏文帝曹丕在《迷迭赋》中所感叹的越万里而来征的异域芬芳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名副其实的确美轮美奂钟爱
B: 名不虚传诚然美轮美奂喜欢
C: 名不虚传的确琳琅满目喜欢
D: 名副其实诚然琳琅满目钟爱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

B: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C: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

(3)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条路在那个时期便让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也担起了东西方文化与商品交流的重任
B: 那个时期的这条路便担起了改变世界格局的重任,让东西方文化与商品相互交流起来
C: 这条路在那个时期便担起了东西方文化与商品交流的重任,让世界格局也发生了改变
D: 那个时期的这条路便让东西方文化与商品相互交流起来,担起了改变世界格局的重任
【答案】DBC
【解答】D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

的确:真实,确实;诚然,实在。

琳琅满目:比喻美好的事物很多;美轮美奂:原本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钟爱:特别疼爱,非常喜爱;喜欢:特别爱。

)B表示引用。

(A表示强调,B表示引用,c表示反语,D表示特指。

)C
(这条路紧承前文的丝绸之路,且担起……重任让……改变构成递进关系。


2.写作
第5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知乎网站上有一个关于努力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大家都知道懒惰是不对的,也知道努力就可以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知道懒惰不对,努力可以进步,人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与其放纵惰性,不如脚踏实地帕斯卡尔曾说:人是理性和情感的内战。

诚如斯言,理智和进取常常指引人走上康庄大道,而内心的情感偏好与主观私欲的作祟又让众人与理想背道而驰。

为何芸芸众生皆知道懒惰的危害却放纵其律动?为何人们深明努力的优势,却鲜有人为此践行?一如古语所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放纵自我的惰性总是比克服欲望坚持不懈来的洒脱。

或许有人感慨人生自有天意,无论自身努力与否都无法与富二代匹敌,于是自怨自艾,放纵内心的惰性。

且不说其悲观的人生态度,也不说其静止地看待人生,缺少对未来的张望能力,单就其片面的看待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将富贵与否视为努力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不免有失偏颇。

放纵惰性者,或是坐拥父辈钱财,拒绝奋斗的富二代,或是渴望投机取巧上位的蝇营狗苟,或是不思进取自怨自艾之人??孰不知努力后的美丽才足以颠倒众生,摘得人生的彼岸花。

努力,不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倾力于形式与外貌的倒饬,也不是为满足物欲,放下尊严的愚笨,而是怀着脚踏实地之心,追随内心美好本初,不断走向卓越。

君不见孔圣人一生奔走各国,凭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担当,努力将个人价值涅盘至民族未来的高度,君不见开普勒于穷困潦倒中,仍然奋发图强,探索宇宙的奥秘,试想倘若他们被现实击倒,放纵内心的惰性,倘若他们仅仅着眼于现实利益与一己苟安,怎能丰满生命,又何谈开创文明进步之先河?因此,一如哲人所言: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悲。

面对与生俱来的惰性,圣人能够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并且时刻反省,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实为明智之举。

然而,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多少运动员以体能极限而放弃突破,多少学子以考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而停止前行,多少企业以天意不可违为借口,放弃机遇的同时也拒绝了进步。

或许,当芸芸众生能够少一分对惰性的放纵,多一分脚踏实地的进取,少一分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自怨自艾,多一分对本初之心的努力果敢和执着,当众生皆然之时,开明大同的未来还会远吗?
【解答】与其放纵惰性,不如脚踏实地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理性和情感的内战。

诚如斯言,理智和进取常常指引人走上康庄大道,而内心的情感偏好与主观私欲的作祟又让众人与理想背道而驰。

为何芸芸众生皆知道懒惰的危害却放纵其律动?为何人们深明努力的优势,却鲜有人为此践行?一如古语所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放纵自我的惰性总是比克服欲望坚持不懈来的洒脱。

或许有人感慨人生自有天意,无论自身努力与否都无法与富二代匹敌,于是自怨自艾,放纵内心的惰性。

且不说其悲观的人生态度,也不说其静止地看待人生,缺少对未来的张望能力,单就其片面的看待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将富贵与否视为努力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不免有失偏颇。

放纵惰性者,或是坐拥父辈钱财,拒绝奋斗的富二代,或是渴望投机取巧上位的蝇营
狗苟,或是不思进取自怨自艾之人??孰不知努力后的美丽才足以颠倒众生,摘得人生的彼岸花。

努力,不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倾力于形式与外貌的倒饬,也不是为满足物欲,放下尊严的愚笨,而是怀着脚踏实地之心,追随内心美好本初,不断走向卓越。

君不见孔圣人一生奔走各国,凭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担当,努力将个人价值涅盘至民族未来的高度,君不见开普勒于穷困潦倒中,仍然奋发图强,探索宇宙的奥秘,试想倘若他们被现实击倒,放纵内心的惰性,倘若他们仅仅着眼于现实利益与一己苟安,怎能丰满生命,又何谈开创文明进步之先河?
因此,一如哲人所言: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悲。

面对与生俱来的惰性,圣人能够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并且时刻反省,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实为明智之举。

然而,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多少运动员以体能极限而放弃突破,多少学子以考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而停止前行,多少企业以天意不可违为借口,放弃机遇的同时也拒绝了进步。

或许,当芸芸众生能够少一分对惰性的放纵,多一分脚踏实地的进取,少一分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对个体生命的自怨自艾,多一分对本初之心的努力果敢和执着,当众生皆然之时,开明大同的未来还会远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