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8·绵阳) 生活中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A . 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 . 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 . 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 . 用话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 (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3. (2分)(2017·普陀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水银
B . 冰水混合物
C . 空气
D . 胆矾
4. (2分) (2017九上·无锡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硫酸根离子:SO4﹣
B . 氯化铝:AlCl2
C . 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D .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
5. (2分)(2018·枣阳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CO2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 . 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 . 用熟石灰鉴别铵盐和钾肥
D . 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6.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石墨常用作电极
C . 活性碳用作净化水
D .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7. (2分) (2017九下·吴中月考)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过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8. (2分)(2017·十堰模拟) 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CaCl2、Na2CO3、KNO3
B . KNO3、NaCl、FeCl3
C . Ba(OH)2、NaCl、Na2SO4
D . K2SO4、Na2CO3、NaNO3
9. (2分) (2016·济宁) 物质的分离、提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将固体充分加热
B . 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
C . 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 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10. (2分)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单方法是()
A . 测三瓶气体的密度
B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
C . 闻三瓶气体的气味
D .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11. (2分) (2015八上·威海月考) 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
A . +4
B . +3
C . +2
D . +1
12. (2分)将A、B、C三种物质各10 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
测得生成的D为16 g。
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A . 5∶1
B . 5∶2
C . 5∶3
D . 4∶1
二、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13. (4分)(2018·道外模拟) 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B是最常用的溶剂。
(1)若A为非金属氧化物,D俗称苏打,E是一种酸。
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
②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A为金属氧化物,E是一种可溶性银盐。
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
②D溶液和E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11分)
14. (4分)(2014·北海)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30℃时,100g水中加入40gB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30℃时,分别将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10℃,析出晶体较少的物质是________(填
“A”或“B”).
(4)把C的饱和溶液从10℃升温到30℃,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溶液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15. (4分) (2015九上·鞍山期中)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氢氧化镁受热能分解,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当温度达到380℃时产生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质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字母)
A . 密封门窗,隔绝空气
B . 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 . 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 . 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16. (3分) (2017九上·宜宾期中)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变化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水。
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向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18. (3分) (2017九上·吉安期中) 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可知能与酚酞反应的是浓氨水.
(2)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研究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
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白色变成____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②从上述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________,该性质不能解释的现象是(填字母)________.
A.固体的溶解B.气体的扩散C.物质的热胀冷缩D.液体的挥发.
参考答案一、单选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13-1、
13-2、
三、简答题 (共3题;共11分)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6-1、
16-2、
16-3、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7-1、
17-2、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