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试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盛世兴收藏,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精神需求更加丰富,神州大地兴起了收藏热,然而掺人了功利色彩,热得多少有些浮躁,热得缺少点文化灵魂。

最近北京举办了几次“鉴宝”活动,请专家为民间收藏者鉴别藏品,扶“宝”而来者甚众,真正淘到真品的,寥寥无几;一些人耗资数万、数十万,却看走眼了,得到的却是赝品。

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收藏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C.收藏市场亟需一批专业的“鉴宝”人才
D.“鉴宝”活动有利于净化收藏市场
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可以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修改课程方案
B.调整教材内容
C.促进教学方法
D.减少考试次数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86年4月12日
B.1993年10月31日
C.1995年3月18日
D.1996年5月15日
4、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这句话说明教师要()。

A.对学生因材施教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尊重和欣赏学生
D.团结和关心学生
5、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
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抽烟
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者听课
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学生反复练习
6、下面对中国知网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库可以检索已发表的论文
B.该库的二级检索功能可实现准确率的不断提高
c.该库没有付费或没有授权就不能进行检索
D.该库可按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等方式检索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资格和任用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B.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公民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C.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D.教师资格终身有效,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取消
8、()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A.《战国策》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9、我国《教师法》是在()年起施行。

A.1994
B.1995
C.1998
D.1985
10、下列作家与文学流派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王昌龄--边塞诗派
B.莫里哀--古典主义
C.赵树理--山药蛋派
D.波德莱尔--自然主义
11、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下列选择中,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寒武纪
B.泥盆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12、以下属于议论文特点的是()。

A.重在说理
B.形象反映生活
C.以情感人
D.解说性强
13、“焚书坑儒”是发生在()朝。

A.周
B.秦
C.汉
D.商
14、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A.同伴互助
B.自我反思
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
15、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16、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凭经验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以致个别徒弟对其心怀抱怨。

下列关于郑老师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
B.与时俱进
C.甘为人梯
D.勤恳乐教
17、9岁的杨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伤,家长诉至法院,要求学校赔偿。

此案中应承担举证责任的主体是( )。

A.学校
B.家长
C.体育老师
D.杨强
18、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反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取充作班费。

周某的做法( )。

A.正确。

有利于维护课程纪律
B.正确。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C.不正确。

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正确。

批判无效后才能交罚款
19、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各自的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20、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

A.终身学习
B.教研结合
C.协调合作
D.反思经验
21、《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要求
22、小敏数学差,秦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补习,小敏家长多次支付报酬,均被秦老师拒绝,这表明秦老师()。

A、做到了严慈相济
B、不注重家校合作
C、做到了廉洁从教
D、不注重有效沟通
23、下列关于消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煤气泄露充满室内时,应首先打开门窗通风
B.当汽车因燃油泄露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电器因短路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D.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可用覆土方式扑救
2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排比)
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像明星刘亦菲。

(比喻)
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
25、因创作了话剧《龙须沟》,作家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是()。

A.人民艺术家
B.语言艺术家
C.幽默大师
D.戏剧大师
26、某小学女生小丽在放学的路上被数名同校的女生扇耳光、施馨著官称打,教育小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B.学校应承担小丽所受伤害的赔偿责任
C.不会自我保护的小丽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D.施暴者的监护人应对小丽承担赔偿责任
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 自由、尊严
B. 人身、财产
C. 成长、健康
D. 生命、安全
28、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的职业道德。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为人师表
29、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给子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载
C.依法给于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刚接班的宋老师在班上设置了一个“微语”本,要求同学们各取一个昵称,每天可以在“微语”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都非常兴奋,纷纷在本子上留言,坦陈进入六年级后的心声。

一天,宋老师在“微语”本上发现一个署名为“霜美人”的留言,字里行间透出失落失和伤感。

“‘霜美人’是谁呢? 他(她)怎么了?”带着疑惑,宋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比对字迹,发现“霜美人”原来是一个大眼睛的女生--李小霜。

经了解,原来小霜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拮据。

但小霜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

学习之余,她还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舞蹈。

宋老师对小霜说:“我刚接手咱们班,对同学们不了解,不如你当我的助手,好吗?”小霜爽快地答应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老师对小霜更加关注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

同时,利用班会等机会,让小霜展示舞蹈特长。

慢慢地,小霜在“微语”本上的留言渐渐不再显得忧伤了。

在协助宋老师的班级工作上,她也很主动,十分负责,人也自信多了。

在学校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霜别具创意地用报纸折叠了一套晚礼服,在舞台上走秀。

演出很成功,小霜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宋老师的教育行为。

2、阅读理解(理解阅读材料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体会加点的词语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

“不屑置辩”写出了孔乙己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颓唐不安”写出了孔乙已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对“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酒店的欢乐气氛,反衬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B.表明酒店内外的人都很快乐,奠定了文章欢快的基调。

C.揭示酒客们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生活状况,深化了文章主题。

D.说明孔乙己只是酒客们取笑作乐的对象,暗示了孔乙己可怜的社会地位。

3、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

李莱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

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

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问题: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答案】A
3、D
4、C
5、D
6、C
7、【答案】C
8、D
9、A
10、D
11、参考答案: C
12、A
13、B
14、参考答案:C
15、A
16、B
17、答案:A
18、答案:C
19、C
20、A
21、【答案】B
22、C
23、[答案]:B
24、C
25、答案:A
26、D
27、B
28、D
29、A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做教书育人,对待学生要做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的来对待。

材料中教师对学生生活上关心爱护,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一言一行给学生做榜样,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体现了这一点。

总之,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2、(1)解析:正确答案应是“不屑置辩”写出了读书人的高傲心里。

“颓唐不安”写出了他难以掩饰的痛苦心里。

文中加点的词语是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

分析人物神态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

孔乙已以读书人自居,迂腐不堪,听到别人问“你当真认识字么?”,“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不屑置辩”写出了孔乙已读书人的高傲;孔乙己受科举制度毒害很深,以未中秀才为耻,“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这句话戳中了他心中的伤疤,“颓唐不安”写出了他难以掩饰的痛苦。

(2)B,解析:第2题的分析也要结合文章主旨和写作意图。

文中的“哄笑”是麻木的笑,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酒客们无聊的逗乐取笑,孔乙已是取笑作乐的对象,暗示了其可怜的社会地位。

作者以乐景写哀景,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可见A、C、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是B项。

3、(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对义务教育分别从家庭和社会方面作了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3)违法主体是李某及个体户。

(4)对李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

责令限期改正。

对材料中的个体户: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l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书之岁华,其约可读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更是强调了书籍对人类自身的重大意义,“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的确,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大地,书籍也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读书不能解决我们的吃穿用度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心灵需要书籍的塑造与满足。

读书本身就是个自我历练,自我提升的艺术过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

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

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我们常说,书籍是开启人们心灵的一把钥匙。

读书的目的有各种各样,但根本的一点:读书能提升人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感悟和审美上的享受,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无法否认的。

在现今“人格物化、人性钱化、人品锈化”的风气熏陶下,我们更加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坚守住读书,这个人生基本的阵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读书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为了升学考试,为了各种级别证书的考试,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体会读书本身的乐趣了。

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读书的最大乐趣。

书籍本身是一种艺术品,而阅读过程更是对艺术的品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

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

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
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

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

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