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咕咚》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咕咚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19课。

【教学目标】
1.多种方法识字,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并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3.初步懂得遇事不盲从,要根据亲眼所见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重点】
1.通过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2.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论。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游戏巩固生字词。

2.借助插图,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提取相关信息,说说野牛是怎么做的。

3.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摘木瓜”游戏。

二、情景回顾,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听到“咕咚”声,兔子,小猴子都吓得边跑边叫,狐狸、山羊、
小鹿、大象听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2)面对惊慌的小动物们,野牛是怎么做的,又说了什么?一起来读
读第五自然段吧。

(3)识记“象”。

(4)识记“拦、野”。

(5)交流野牛的做法。

两个“拦住”,三个“问”。

(6)情景表演。

感受动物们不同的心理状态。

三、学习第六、七自然段,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
(1)小动物们都没看见“咕咚”,却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自由朗读第六、七自然段,“咕咚”到底什么?
(3)识记“领”。

(4)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小动物们会想些什么?
(5)《咕咚》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借助插图模仿表演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对照插图,四人小组合作讲故事。

四、复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再次认读。

2.指导书写“羊、吓、跟、都”。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5.评价、反馈。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