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提高培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如何提高培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2-01-19T02:07:17.29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第28期作者:闫宝华
[导读] 教学的有效性理念使人们认识到:教学不仅要有科学的基础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闫宝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
新时期,教学的有效性理念使人们认识到:教学不仅要有科学的基础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对于培智学校的教师也不例外。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认知能力差且残障类型多样、程度不一,因此,培智学校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能力和水平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针对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为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实用的生活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措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构建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但智障学生大多数学习困难,惰性较重,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比较短暂,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必须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及氛围,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烹饪课教学中,为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经常用让他们摸一摸、猜一猜的形式,然后让他们想一想、说一说摸到的东西与我们这节课的联系,使他们很容易地进入角色,有时甚至出示主料,让学生们讨论,总结出这种菜的不同做法。
这样边讨论,边交流,学生们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学习情绪也很高涨,促进了他们的思维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发展,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二、加强直观教学,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经过抽象提炼而成的理性概念,只有具备一定的感性知识,事物表象,才能真正理解掌握。
智障学生思维迟缓,理解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直观情景联系的束缚,因此,我在劳动技术课和生活适应课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从认知活动的特点出发,借助各种直观手段,让学生接触实物,并去观察、触摸它们,把动作演示、现场观察和实践操作,纳入直观手段的范围之内,经常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使他们形成鲜明、生动的表象,既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展开比赛,促进智障学生自主学习。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认知能力差,做任何事情总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因此,在学习上也是过分依赖他人的协助与辅导,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智障学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合作学习是智障学生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
在教学中我用“比一比”让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的形式,使全班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你追我赶的争胜局面。
如:在活动课《拼图》一节课的教学时,为了能使学生拼的又快又好,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的形式,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按照能力的不同进行拼图,为完成本组任务,能力强的也可帮助能力弱的。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这样不但实现了学习互补,思维互补,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们交流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更新观念,培养智障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究性学习。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是在正常学生中进行的,智障学生智商低,学习能力差,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
而创造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人人都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只不过人的创造欲、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存在个体差异。
由此可见,更新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
提倡智障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就是强调智障学生的亲历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智障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凡是学生能够操作实践的,都要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例如:在《巧搭积木》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做出来这一环节,当我宣布了这一要求时,只见这时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积极发言,大胆操作,并且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不一会,他们各自做出了自己的作品,丰富多彩,并各有千秋。
比如:他们有搭长城的、雪花瓣的、还有搭房子的、小院子的、等等。
虽然作品不是很规范,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我发现了”的愉快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几点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肤浅体会,智障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地引导,才能更好的提高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