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课笔记(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海厦针灸课笔记(44)
十八-4、治痞块之远取穴法:留气法
《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瘕癖癥,针
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
提针乃停。
”
《针灸大成》:“留气法能破气,伸九提
六。
留气运针先七分,纯阳得气十分深,伸时
用九提时六,癥瘕消溶气块匀。
”
1.留气法,主要是由徐疾和提插法组合而成,《针灸聚英》称之为“流气”。
2.留气法可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痃瘕癥瘕大约相当于各种结节、囊肿、纤维瘤、增生等)用的远取穴法。
不论是乳房、子宫、腹部还是皮肤表面,只要有硬块,我们通通用留气法。
3.留气法在下针时先阳后阴,“伸九提六”,阳就是九,阴就是六,补泻同时出现,即把气推进去以后,再把它带出来。
一边捻转、一边插提更好。
4.例如在足三里做留气法,步骤如下:
①下针气至后,先在穴道做“烧山火”式的紧按慢提,做阳数九次。
②“伸九”完成后,把针再提起来一点,让它再等约五分钟,这是“提豆许”的补。
③“烧山火”是强补,气冲上去时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去,将痞块冲开。
④等气将痞块冲开后,再用“透天凉”式的泻法把气导引出来,即在足三里这同一个穴位下针,行六数。
⑤做完“提六”后,针再往下插一点,这是“提豆许”的泻。
⑥最后取针时,不按针孔,直接拔出来。
*这两种手法要求都是要快速,这就如同水管,力量不够则会停滞,
这里也是一样的,如速度不够则气上行达不到目的,而难以达到该有的效果。
5.留气法不用做“天人地”三部,分别做九次和六次就可以。
6.例如一位病人的乳房硬块正好在足阳明胃经上,那我们在足三里、上巨虚或胃经郄穴梁丘下针,这些穴道虚实都可以治。
【留气法口诀】
能破气,伸九提六。
用针之时,先运入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
若得气,便深刺一寸中,微伸提之,却退至原
处。
若未得气,依前法再行之。
可治藏疲气块
之疾。
十八-5、治痞块之烧针/燔针(专治脂肪瘤、黑痣、化脓)
1.烧针在《针灸大成》里叫燔针,就是用火来烧。
2.烧针常用的第一个时机是治疗脂肪瘤、黑痣以及凸出的软骨,即良性的痞块或肿瘤,效果非常快。
癌症、恶性肿瘤就不要用这种刺法。
3.良性还是恶性肿瘤,用触诊就可以知道。
一般来说,良性痞块的表面呈圆滑状,摸上去皮肤非常光滑,即使会长大也没关系。
而恶性肿瘤的硬块就非常硬,表面非常粗糙,比较不规则、不均匀,这就是所谓的癌症。
4.平常烧针我们用28号针,28号比较粗。
5.烧针治疗痞块的手法叫“三针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首先须有一个助手在旁边,把针放到麻油里蘸一下,然后直接在火上斜烧(过去烧针用蜡烛),让多余的油滴下来。
②反复烧三次。
烧好针后,一针直接刺进去。
③第一针从上往下刺到痞块中心。
④第二针从前往后刺,第三针从后往前刺。
6.用烧针法烧完的第二天,肿块会变得很小。
若还有剩一点,就再烧一下,隔天就没有了。
7.使用烧针的第二个时机是当痞块有化脓、脓血很多时,我们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抽出来以后再用烧针。
如果脓血比较浓稠,我们用铍针刺进去。
铍针就是我们介绍九针中间扁扁的那根针,像剑一样。
8.烧针治脓的话,无所谓补泻。
直接在伤口下针,病人不会痛。
十八-6、治痞块之治痞:报刺针法
1.报刺法又称为“飞针引气法”,也是用来治疗良性的痞块,不管软骨还是脂肪瘤。
2.报刺法的手法步骤是:
①把皮拉起来,下针扎到肿块中点上,直接刺到底部,左右捻针,确保气至。
②把针提回到皮肤表层,往前刺一针,左右捻针;再拉回到皮层,往后刺一针,左右捻针。
以此类推,把肿块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刺一遍及捻针,连续刺八针。
注意不要刺出皮肤来。
③八针刺完后,针回到皮层,再次扎到肿块中心底部,再左右捻针。
④抽针,结束。
3.如果有人不喜欢用烧针,觉得很吓人,你就可以用报刺针法,效果也很好。
但如果遇到有脓疡的、脓疡很大的病人,就还是要用烧针。
十八-7、运气法与四种痛症
【运气法口诀】
先卧后直。
用针之时,先用纯阴之数,若
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病人吸气五口,使
针力至病所。
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
1.运气法是一种强泻的手法,专治剧烈疼痛。
2.我们把痛分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就是痛,这是实症,要泻。
第二层级是痛多酸少,这时是先泻后补。
第三层级是痛少酸多,要先补
后泻。
第四层级是酸、麻,要用纯补的手法。
3.一般很浅的痛,痛了几年到后来一定是酸麻的。
酸麻是最不好治的。
尤其是麻,麻不好治,但还是可以治。
只是要花时间、花精力,要多扎几次针。
4.例如有个女孩的左乳有硬块,正好生在乳中穴的下方,那你可以扎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在上面做运气法,步骤是:
①先直刺进针,左右捻转针柄引气,气至时患者会感觉酸胀,然后用捻转泻法或提插泻法,做六次泻;
②做完以后将针稍微提起来,把针转过来,针尖的方向对着痛的地方(病灶)刺过去。
③在此留针二十分钟至半小时。
这是逆气而泻,很快地转过去,让它慢慢回来,意思就是让气回头。
④取针,不要按压针孔。
4.一般我们做泻的手法时,针拔出来不要按针孔,让气往外走,过一下再按针孔。
病人不懂啊!他们被西医训练成打完针后一定要用酒精棉花按一下,他看你拔针竟然不按针孔,会觉得你有问题。
实际上,他不知道我们在扪针。
扪就是针一出来要按着,不要让它把气泻掉,用在补的时候。
所以你在做针灸时,心里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十八-8、提气法
《针灸大成》:“凡用针者,先从阴数,
以觉气至,微捻轻提其针,使针经络气聚,可
治冷麻之症。
”
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捻,
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聚。
能治冷麻之症。
1.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
2.当你在子母穴上治疗时,针下去就已经是泻或补了,不需要再去强化它的泻或补。
所以,运气法和提气法都是子母穴道下去以后,病痛还在,再扎本穴或原穴来加强疗效的办法。
3.先辨别冷麻的位置是在哪条经络上,在该经的原穴或本穴进针,左右捻转针柄引气,气至后做六次捻转或紧提慢按的泻法,然后将针提至皮下针尖对向冷麻病位的方向,针顺进去,停在那边。
4.比如病人头上胆经的地方麻,我们就在胆经的母穴侠溪穴上补,因为麻是虚症。
为了加强效果,这时可以下针胆经的原穴或本穴,例如临泣穴,在上面做提气法。
5.这里有一个重要观念:冷麻是指气血走到这边过不去了,是一种里虚的状态,它的经脉是扁。
这时我们用提气法去泻它。
这时它的经气非常旺,气血会进入胆经,所以对冷麻的现象,效果很好。
十八-9、中气法
中气法口诀:用针之时,先行运气之法,
或阳或阴,便卧其针,向外至疼痛处,立起其
针,不与内气回也。
1.中气法治疗实证、积证,如食积、痰积、水饮之积。
例如里寒、淤血、肺或腹部的停水、便秘。
中气法就是专门清除这些累积在身体里的不必要的东西。
2.中气法跟提气法相反。
提气法治的冷麻是虚,即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
中气法治的是积,是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
3.中气法的手法步骤:
①先直刺进针,左右捻转针柄引气至;
②用捻转法或紧提慢按法,完成六次的泻针;
③把针拉回皮层,针尖对向四肢末端,斜刺1寸左右,使邪气下行。
④取针,不要按压针孔。
例如病人便秘,要去掉大肠的积,针就不要对着大肠。
因为这是实。
我们要反过来,逆着病灶的方向往四肢下针,这是去积。
十八-9-1、丰隆穴导痰法
这是穴位示意图,实际操作丰隆穴导痰法时需要让病人平躺。
1.胃经的丰隆穴是针灸治痰的名穴。
此法可治疗中风痰迷心窍之
证、喉中痰鸣或慢性咽炎喉咙中有痰。
既可祛有形之痰,又可祛无形之痰,这些痰即为胸腔里的积。
2.丰隆穴导痰法步骤:
①病人平躺,取丰隆穴,先直刺进针、捻转针柄引气至;
②将针提至皮下,注意不要将针完全提出来,再将针尖的方向对向头部(病灶的方向),以45°斜刺1-1.5寸左右,捻转针柄引气至,患者有酸胀感,此为引动痰气。
③在此用泻的手法,逆针而转,六次。
④最后将针提至皮下,不要拔出来,调转针尖方向,对向脚底45°斜刺1-1.5寸,留针30分钟,就能把痰引下来。
两腿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