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保证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踩踏保证书
第一篇:防踩踏保证书
防踩踏,不拥挤安全保证书
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的身体,能够在校园内安全地学习、生活,少让老师和家长操心,我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1、在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都应该举止保持文明,有序缓慢右行,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下楼的学生应该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不翻越门窗。

5、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8、维护校园文明,确保校内外安全,做文明的小学生.以上几点我保证做到!
(姓名)
2013年3月4日
第二篇:防踩踏
一、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案例: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消失。

血的事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血的教训,总是在无所谓中淡忘。

请珍爱生命,不要漠视生命的珍贵!
请珍爱自己,不要漠视家人的心碎!
二、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1、哪些场所易发生踩踏?
主要是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1.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踩踏中死因多是什么?
踩踏事故中,人们会遭遇踩踏外伤,但遇难者更多是死于挤压性窒息。

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发生后,据医生介绍,接受治疗的伤者伤情多为挤压伤,包括胸部挤压伤、脊柱和头部受伤。

三、踩踏常识与自救方法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他拉起来。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3、不慎跌倒时的自我保护动作
(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

两肘向前,护住头部双侧太阳穴。

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1.2.3.4.
第三篇:防踩踏
防踩踏、防溺水、防传染病教案
城西小学二年级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5、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1、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 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 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 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二、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
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

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

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一)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三、关于防溺水我们要严格遵守“四不”:
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②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1、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不会游泳;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2、做到防溺水的几点: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活动总结
同学们,父母给了你们珍贵的生命,你们要好好保护,珍爱自己的生命!
第四篇:2015防踩踏
西峰区显胜幼儿园防踩踏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园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园实际,决定开展“幼儿园师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

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静、齐、快;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6日
三、活动组织
(一)领导小组

长:毛颖仁

员:各班主任
(二)职责分工
总指挥:毛颖仁
指挥全体教职员工到岗:李婷
带领幼儿按指定线路撤离:各班主任
四、具体活动过程
(一)教育训练阶段:各班教育训练,周一至周五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撤离知识及撤离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的辅导、教育与训练。

要求队伍做到静、齐、快:从演练开始(警报拉响)到回教室止,自始至终不讲话,队伍整齐靠右行,快走但不追跑,不推推搡搡,整个过程严肃认真。

并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
1、撤离路线:各班从班级撤离到教学楼门前操场,整齐地站立在原先集会的位置。

2、撤离要求:(警报拉响)全体师生听到警报声: 3分钟内全体教职员工到岗,指挥幼儿撤离。

5分钟内各班幼儿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队撤离。

8分钟内全体师生安全转移到大操场。

要求:班主任在幼儿队伍的前面,保育教师在队伍的最后面。

3、清点人数:各班到场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确定人数后宣布:“全校师生已安全撤离,疏散成功”,并作简要讲话
西峰区显胜幼儿园
2015年4月2日
第五篇:防踩踏
西和县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
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请各班班主任本周内进行专题教育)
案例一:
3月22日上午8点半左右,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

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

当天下午,记者赶赴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事故的是该学校老校区一栋三层小楼,学校的厕所位于该楼一层和二层,师生们把它称为“厕所楼”。

这所学校当天组织月考,知情老师向记者介绍,考试前学生们集体上厕所时发生了意外。

事发时,该校副校长刘文华正在事发地疏导学生有序下楼,刘文华称,事故发生时学生们像洪水一样往下冲。

案例二:
中新网2013年2月27日消息,当日上午6时15分左右,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

事件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伤者正在救治。

案例三:
2013年3月28日13时许,西工大附小组织学生到曲江海洋极地
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由于正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站立者稠密,导致小学生发生踩踏,致16人伤。

点评:
教育部三令五申要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对避免学生踩踏事故更是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踩踏事故应该引起教育部门与教育者的反思。

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预防为主。

事实上,如果学生平常接受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与演练,如果学校安全负责落实到人,实现精细管理,踩踏事故应该可以避免。

学校一方面要对不喑世事的孩子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掌握自护自救、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另一方面更要实现科学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

中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对于出行举止不是很注意,尤其是在完成了一天的紧张学习后,往往就隐含着不安全因素。

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上下楼注意秩序,深入地进行安全教育,保持理智而不惊讶,进而避免盲目逃脱的错误判断,不至于因为蜂拥欲逃,加剧拥挤,最终酿成人祸。

还要对学生进行公共场所安全教育。

中小学校建筑事关学生生命安全。

其建筑标准的安全系数应该更大一些,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

如果不是教学楼楼梯过于狭窄,楼道光线过于阴暗,怎么会轻易就发生踩踏事故呢?彻查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放过任何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学校建筑标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亡羊补牢,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防踩踏尝试与防范应急措施:
拥挤是指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

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

上面
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玻璃窗,以
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
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西和县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