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婴儿淋菌性结膜炎30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及婴儿淋菌性结膜炎3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6T11:06:06.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0期供稿作者:康艳秋[导读] 近年来,由于淋病发病率的上升,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病率亦相应增加。
康艳秋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区人民医院 150631)【中图分类号】R77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149-01 【摘要】目的探讨淋菌性结膜炎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30例我院五官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对比疗效。
结果①单纯全身用药与配以局部用药治疗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②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患儿的母亲阴道淋球菌阳性率高。
结论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多为产道垂直传播,全身用药配以局部治疗效果更佳,同时治疗家庭中的其他患者对治疗本病及防止复发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是由淋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眼病。
近年来,由于淋病发病率的上升,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病率亦相应增加。
我科自1995年5月~1997年4月间共诊治新生儿及婴儿淋菌性结膜炎30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30例,其中新生儿26例,婴儿4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新生儿年龄5~17天,婴儿年龄40~70天;单眼2例,双眼28例。
发病至就医时间,最短4天,最长60天。
典型“脓漏眼”24例,以眼红及伴有分泌物者6例。
全部病例均为正常产。
5例母亲有淋病史,其余25例父母均否认淋病史。
1.2 专科检查:24例患儿眼睑有程度不同的水肿、结膜高度充血,有的伴有薄层伪膜,结膜囊内有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自睑裂不断地漏出。
6例患儿眼睑无肿胀,结膜轻度或中度充血,未见结膜水肿、出血及假膜。
所有病例角膜透明、前房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全身一般状况良好。
全部病例做了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均检出奈瑟淋病双球菌。
未作细菌培养。
1.3 治疗方法及结果:24例“脓漏眼”者应用青霉索肌注及局部治疗。
首先常规青霉索皮试,青霉素注射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分两次肌注,连续3天见病情明显好转后停药。
眼部用0.9%生理盐水配制成2000~5000u/ml青霉索溶洗跟,彻底清除结膜囊分泌物,并用该溶液点眼,开始5~10分钟一次,待分泌物减少后改为每小时一次点眼至治愈为止。
6例病情轻者仅用2000~5000u/ml青霉素溶液洗眼及点眼治疗。
当日配制的青霉素溶液当日用,第二日重新配制。
眼部一有脓液立即彻底清洗,随时保持眼部清洁。
洗眼及点眼昼夜不停,直到炎症消失,涂片或刮片复查阴性为止。
对单眼患者注意对健眼的保护。
结果:5~7天治愈25例,8~10天治愈5例。
30例患儿均无眼部后遗症。
2 讨论
2.1 淋菌性结膜炎是一种极为凶猛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病。
本病起病急、潜伏期短、数小时至5天不等,有产后即有分泌物者,病情发展迅速。
本组1例发病最短时间为出生后l天,大多数病例在出生后2~5天发病。
2.2 新生儿及婴儿淋菌性结膜炎主要发病原因,是胎儿出生时,被患有淋菌性宫颈炎或阴道炎的母体分泌物污染,其次为被淋菌污染的纱布、棉花、毛巾、被褥、手等间接传染所致。
本组25例父母均否认淋病史,但做动员检查后发现有24例父母患有淋病。
在诊断方面,可以以典型的脓漏症状及分泌物涂片检查作为诊断依据,患儿父母淋病史仅供参考。
但由于目前抗生索的广泛应用,因而致使某些淋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为眼科医生漏诊。
本组有1例婴儿,症状不典型,做结膜刮片找到奈瑟淋病双球菌,故对可疑患儿应做结膜刮片找奈瑟淋病双球菌,这样减少对该病的误诊。
2.3 在治疗方面,淋菌性结膜炎治疗的方法及用药的种类较多,笔者认为新生儿及婴幼儿患者应首选青霉素治疗,青霉素对淋球菌有杀菌作用,针对性强、无副作用,价廉易得。
一旦发现即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防止角膜溃疡和穿孔。
对症状轻者可局部用药治疗,症_状较重者配合全身用药。
局部用药要昼夜不停。
用该种方法治疗疗效好,治疗期短、经济、未发现其它副作用。
本组有6例新生儿青霉素皮试可疑,严密观察下应用青霉索后无过敏反应。
文献报道新生儿青霉素皮试阳性,而静滴青霉素未发生过敏反应。
所以,对新生儿青霉索皮试可疑者,在严密观察下可先局部应用青霉素,无过敏反应再全身应用。
2.4 本组患者30例中有29例母亲或父亲患有淋病。
所以在预防方面,必须强调其父母要进行同步的检查,患有淋病者要进行同步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患儿再次感染。
参考文献
[1]张蝈蓉.新生儿眼炎 1995(06).
[2]许冰.25例婴儿淋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报告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