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精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靠,再适②常山朱氏。

既长③,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④之⑤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⑥夜昏怠⑦,辄⑧以水沃⑨面。

往往饘⑩粥不充,日昃⑪始食,遂大通六经⑫之旨⑬,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

2.适:出嫁。

3.既长:长大后。

4.去:离开。

5.之:到,去。

6.或:有时。

7.昏怠:昏沉困倦。

8.辄(zhé):往往,通常翻译为就。

9.沃:洗。

10.饘(zhān):稠的粥。

11.昃(zè):日偏西。

12.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13.旨:意思。

译文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又嫁给常山姓朱的人。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动得流了泪,离开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刻苦读书。

五年中睡觉都没有脱掉衣服,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

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情绪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

他常常自己吟诵说:“大丈夫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出处
《宋名臣言行录》
文化常识
范仲淹:(989年一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其《岳阳楼记》,《渔家傲》等作品脍炙人口。

他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时,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启发与借鉴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但是他没有被生活击倒,而是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在逆境中顽强的成长,终成一代名臣。

这同样也是他能够刚直不阿、体恤民情、为政清廉的原因。

也唯有这
样的人才能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抒发了范仲淹伟大的爱国情怀。

同样现在的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得住苦难的折磨,寂寞的考验。

要知道没有辛勤的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没有艰辛的付出,就没有丰硕的果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