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
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被后人用来表达奉献精神。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副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拼音
bèng(_______)溅挑.(_______)逗
(2)划线句子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
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
“发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①③②④⑤B.①②⑤③④C.②④⑤③①D.②①④③⑤4.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1)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2)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3)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4)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比喻、夸张、排比、拟人B.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C.夸张、拟人、排比、比喻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
四、综合性学习
5.综合性活动:
去年,电视剧《虎妈猫爸》播出受到观众热捧,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生活及家庭教育的关注,某中学八年级(1)班为此开展了关于家庭生活及家庭教育的主题班会,请你也参与其中。
(1)结合下表,请得出一条结论。
(2)调查显示:26.3%的父母在下班后陪伴孩子时会用智能手机聊天,玩微信。
在节假日,这一比例上升至33.4%。
此外,36.6%的被调查者会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作为安抚孩子的工具,请你说一段话来劝劝这些家长。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
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翩翩两骑来是谁”“骑”读作_________,应解释为___________。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
B.“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宫使的蛮横。
C.“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D.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②(jǔ)能,讲信③修睦④(mù)。
故人不独亲其亲⑤,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⑥,壮有所用,幼有所长(zhǎng),矜、寡、孤、独、废疾者⑦皆有所养,男有分⑧(fèn),女有归⑨。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⑩。
是故谋闭而不兴⑪,盗窃乱贼而不作⑫。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②与,通“举”,推举,选举。
③信:诚信。
④修:培养。
修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
⑤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⑥有所终:能够颐养天年(安享晚年)。
所,代词,指符合年纪能得到照顾与安排,下面三个“所”字同。
⑦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孤,年幼丧父或无父母的孩子。
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废疾者,残疾人。
⑧分,职分,指职业、职守,职务。
⑨归,指女子出嫁。
⑩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⑪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谋,指奸诈之心。
闭,闭塞。
兴,起,生。
⑫乱,指造反。
作,兴起。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阡陌交通
(3)便舍.船_____________(4)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
(5)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
9.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
①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
“镉大米”危机瞬间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抽检自查,结果令人震惊:全国约有10%的大米镉超标。
②“镉大米”,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
镉和大米的渊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镉。
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
在开采这些矿时,含镉工业废气扩散并自然沉降,蓄集于周围土壤中。
即使距离较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入农田,污染粮食。
镉也存在于一些化学肥料中,特别是磷肥中含量较大。
如果过度使用磷肥,植物无法全部吸收消化,镉就会吸附到大米当中去。
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约在
0.1-2.9mg/kg,而美国为7.4-15.6mg/kg,澳大利亚则为18-91mg/kg。
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但是中国的优质磷被出口,而进口国外的劣质磷,导致中国土壤中的镉含量升高,从而产出镉大米。
灌溉水污染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杀伤范围和力度都非同小可。
从地下挖出来的矿砂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遇到雨水,矿砂中的镉
会随着雨水游走,污染了水源。
用污染水灌溉农田,镉就会通过土壤进入粮食作物。
③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
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缺乏维生素D会妨碍钙、磷在人体骨质中的正常沉着和储存,最后导致骨软化。
人吃了含镉的食物不会马上有感觉,根据科学家披露,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就是镉造成的后果。
④普通百姓虽然无法从肉眼上识别哪种大米镉超标,但只要购买大米时,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就可减少镉中毒。
同时提倡膳食多样化,尤其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居民,适当增加主食品种以降低风险。
另外,多吃海产品、豆类等含锌、钙量较高的食品,都可以降低人体对镉过量摄入而患病的风险。
(根据有关材料改编)11.请分别概括文章③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12.请根据第②段提供的信息,用四字短语依次说明镉大米形成的另外两个原因。
开采矿业→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画线句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人吃了含镉的食物不会马上有感觉,根据科学家披露
.......,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就是镉造成的后果。
洋葱
潘格
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
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
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
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
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
除此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
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
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
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
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
父亲的走,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
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
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亲依旧冷漠,什么也不追问。
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
日子总是要过的。
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会,中年女人的一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
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小米。
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
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每每眼泪汪汪。
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⑪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
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喊:“妈!刚生了!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大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
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⑫小米震惊极了,更让小米震惊的是,母亲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天天梦见你爸。
”小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从父亲走后,母亲从来没有提起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压抑着狂跳的心脏,问母亲:“你都梦见我爸什么了?”
⑬母亲淡淡地说:“什么都梦见了。
”小米追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母亲还是淡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难不成要记一辈子?那会儿你连房子都没有,你弟弟婚都没结,我再带头哭天喊地?我不能哭,我得带好这个头儿,让你爸在那边放心!”
⑭小米沉默了许久,问:“妈,那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买洋葱吗?”
⑮母亲拿起一颗洋葱,轻轻撕下外皮,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烈的气息。
母亲的眼
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
母亲轻声说,想你爸的时候,就借着剥洋葱哭上一会儿……
15.在小米看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前后有怎样的表现?
16.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从人物描写角度)(2)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
(从修辞角度)17.小说以“洋葱”为题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八、填空题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填空。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的作者是_______。
它是优秀的科普读物,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在作者笔下,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九、作文
19.按要求作文。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解答时,要注意结合题干信息写出正确的诗句,并注意“蜡
炬”“捷”“襟”等易错字。
2.迸tiǎo副幅开始,源头
【详解】
(1)迸溅:向四处迸射溅落。
挑逗:撩拨;逗引。
挑,表示拨弄,引动时,读作:tiǎo。
(2)条副——条幅。
副:量词;附带的,次要的。
幅:泛指事物的宽度。
“条幅”指直挂的长条的字画。
故将“副”改为“幅”。
(3)考查对词意的理解。
发端:指开端;创始(一个过程或一连串的事件)。
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含义。
“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发端”与“终极”意思相反。
故“发端”这里指开始,源头。
3.D
【详解】
试题分析:阅读文本内容,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可为①或者②,①是16岁之后,②是16之前,根据时间顺序,首句为②,第二句为①;十六岁前后是一个阶段,所以第三句是④;③中的“高度上升”紧承④中的全新高度,所以第四句是③;最后一句是⑤是对以上材料的总结.所以这则材料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⑤。
故答案为D。
4.D
【详解】
首先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各个句子进行判断。
(1)句“香飘万里”使用夸张的手法;(2)句“银铃般的笑声”,将“笑声”比作“银铃”,是比喻;(3)句“不读书,无以……”三个语句构成排比;(4)句“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赋予“微风”人的行为,是拟人,故选D。
5.(1)绝大多数家庭老人带孩子,父母双方共同照顾孩子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家庭。
(2)叔叔阿姨们,请放下手机、电脑,给孩子讲讲故事,与孩子做做游戏、谈谈心吧,多一些心灵的沟通吧!
【详解】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要仔细观图,纵横比较,得出结论。
本图反映家长照顾孩子的比例,老人照顾孩子的比例高达66.47%,父母双方照顾孩子的比例只占7.5%,由此得出结论:绝大多数家庭老人照顾孩子,父母双方共同照顾孩子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家庭。
(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要注意称呼,紧扣主题,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示例: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请放下手机、电脑,珍惜和孩子相守的美好时光,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徜徉在书海里其乐无穷,带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益处多多,与孩子谈谈心、聊聊天,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多么惬意……不要让手机、电脑成为安抚孩子的工具,好吗?
6.jì骑马的人
7.A
【分析】
6.
考查诗歌中重点词的读音和理解。
一人一马的合称“骑”,读作:jì。
引申为:骑马的人。
7.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赏析。
A.“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理解错误。
“心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虽然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把老人瑟缩、委曲、矛盾、希求的心理描写得深刻、细腻。
使人仿佛看到一个蜷缩在屋角冻得发颤的老人,在愁苦地思索筹划着自己可怜的生活。
表现了卖炭翁矛盾的心情及悲惨的处境。
故选A。
8.整齐的样子交错相通离开以……为子憎恶
9.(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分析】
8.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房舍整整齐齐。
俨然:整齐的样子;
(2)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交通:交错相通;
(3)句意:于是他下了船。
舍:离开;
(4)句意: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子:以……为子;
(5)句意: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
恶:憎恶。
9.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2)“与(通“举”,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修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10.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理解。
(1)“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句意是桑树竹林垂下浓密的绿荫,随着季节变化种植各种农作物。
这是写优美的田园风光。
【甲】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句意是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和“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相似,也写了田园风光。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句意是我孝敬我家里的长辈,我也会像孝敬我家长辈一样,去孝敬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我爱我家里的孩子,我也会像爱我的孩子一样也爱护别的孩子!【乙】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意是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还要奉养别人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抚养别人的子女。
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睛】
【甲】参考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乙】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
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11.③镉对人体的危害(伤害、损害)。
④(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避免(减少)镉对人体的危害。
12.滥施(用)磷肥(或磷肥过量)污染水源(或水源污染)
13.①示例一:列数字;列举了我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磷肥中镉的含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
示例二:作比较:把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
14.不能(判定不给分)。
“根据科学家披露”表明“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一判断具有权威依据,真实可信。
如果去掉,不能体现权威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
11.
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
要仔细阅读文段,抓住关键句简洁准确概括。
结合第③段“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可知,第③段主要写镉对人体的危害。
结合第④段“提倡膳食多样化,尤其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居民,适当增加主食品种以降低风险。
另外,多吃海产品、豆类等含锌、钙量较高的食品,都可以降低人体对镉过量摄入而患病的风险”可知,本段主要写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避免镉对人体的危害。
12.
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要仔细阅读文段,筛选关键句,提取关键词,按要求答题。
第②段主要说明镉大米形成的原因。
第②段第二句、第三句话说明开采矿业是镉大米形成原因之一。
结合“如果过度使用磷肥,植物无法全部吸收消化,镉就会吸附到大米当中去”可知,滥施磷肥(或磷肥过量)是其原因之二;结合“灌溉水污染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杀伤范围和力度都非同小可”可知,水源污染是其原因之三。
13.
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
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概括。
画线句列举
0.1-2.9mg/kg、7.4-15.6mg/kg、18-91mg/kg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磷肥中镉的含量,运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
同时画线句把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作比较,运用作比较,强调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
14.
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能力。
要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再分析删掉词语后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根据科学家披露”说明是科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表明“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一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真实可信。
如果去掉,不能体现权威性,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1)父亲去世后,母亲先是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2)后来等小米搬进新房子,弟弟生了孩子,双喜临门时,母亲变了,说“天天梦见你爸”,并解释了先前表现的原因。
16.(1)采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母亲听到小米说“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时内心的痛苦,然而她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意在转移话题,又表现了母亲性格的坚韧和爱的深沉伟大。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滴落的眼泪比作“清晨草尖的露珠”,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眼泪的清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行为的理解和感叹,富有表现力。
17.(1)洋葱是母亲掩饰自己痛苦的道具,凸显母亲性格的坚韧。
(2)贯串全文的线索。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
15.本题考查考生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
题干中“在小米看来”,确定了筛选的角度;“母亲前后有怎样的表现”确定了筛选的内容。
作答时可依照“父亲去世后,母亲先是……后来……”的句式回答。
注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通顺。
16.(1)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
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