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 以自然地理分析美国大风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然地理分析美国大风灾
黄就顺
“卡特里娜”飓风在8月24日生成于加勒比海的巴哈马群岛,8月25日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登陆,29日袭击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给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等造成巨大破坏,整个受灾范围几乎与英国的面积相当,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卡特里娜”飓风使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成为重灾区,该市市长纳金形容他已成为一位“没有城市的市长”。
为了说明新奥尔良在这次五级飓风中灾情严重情况,首先要谈谈新奥尔良的地理概况。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著名的大都市,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该市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入海处,距河口一百七十五公里,北临庞恰特雷恩湖,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港城,是旅游胜地。
市内陆地与水面的比例是3:2.5,部分地区低于密西西比河与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每当河水水位升高时,会出现游艇在人们头上驶过的奇景,是美国著名的水城。
新奥尔良南北战争前以贩卖黑人和输出棉花著称,1718年为法国
人始建,以当时法国摄政王奥尔良的名字命名,以后变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1800年又归法国管辖,直到1903年法国以一千五百元售给美国。
新奥尔良有“美国巴黎”之称,市中心的“法国区”有不少法国建筑和法文名称街道,人们有说法语、吃法国菜的习惯。
在“法国区”中心的杰克逊广场矗立着杰克逊跃马挥戈的铜像,广场对面就是高耸着灰色塔尖的圣路易教堂,附近还有西班牙法院旧址,新式大楼建筑中以占地200多平方米、高82米的路易斯安那超级圆顶体育馆最壮观。
新奥尔良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和连接南美洲的纽带,附近富含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工业发展迅速,还有化学、造船、宇航等工业。
今次造成新奥尔良严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以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新奥尔良地势
该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出口,该河流入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和世界著名大河,全长6020千米,流域面积约332平方千米,占美国本土面积的十分之四。
该河的含沙量仅次于黄河,由于河流在流入海洋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堆积成一片平地,外形通常呈三角状,但密西西比河欲冲积成鸟足(爪)状三角洲(图一)一直伸出墨西哥湾,每年向海伸展一百米。
新奥尔良位于鸟爪状三角洲上,故地处水平线二米以下,形成一个低洼地区,夹在庞恰特雷恩湖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在湖边及河边均需筑大堤和防汛墙,以保护城市的安全,但大堤和防汛墙最多只能抵
御三级飓风,这次五级飓风证明决堤是必然发生的,也说明新奥尔良的特殊地势。
二、气候因素
新奥尔良位于北纬三十度,是热带旋风侵袭的范围。
“卡特里娜”飓风威力在8月25日不强,只是一级飓风,时速130千米,但该飓风给佛罗里达州带来暴雨,当飓风进入墨西哥湾后,风速已加剧,最高持续中心风速每小时320千米,已成为五级飓风(表一),强劲风力,带来暴雨,是新奥尔良40年来首次扑面迎来的飓风。
况且飓风形成7.6米高暴潮,令海面升高8.5米,冲越海拔3-4.3米的堤坝,6-9米深的大水已淹没这平均海拔只有1.5米和部分低于海平面的低洼地方。
强风除使密西西比河水位上升冲毁堤坝外,庞恰特雷恩湖堤坝亦受风压及水压出现崩溃,全市有三处堤坝决堤:(1)第17街大堤约90米宽处决堤,河水不断涌入市内。
(2)伦敦街大堤约90米宽处决堤。
(3)工业大堤有两处决堤,分别是30米和150米宽。
三个防洪堤决堤,全市八成地方遭洪水淹没,部分水位深达6米,水中混有有毒化学品、粪便,全市缺食水、粮食等,市长已宣布强制疏散,新奥尔良地区已有140万人大逃亡,成为“美国的亚洲大海啸”。
作者简介:黄就顺,1927年4月生,澳门人,澳门环境委员会委员。
多年从事地理教育工作,1951年建立了全澳第一个地理室,1985年建立了设备完善的地理电化教室,带动广东全省地理教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多年来出版的教科书、地图集及参考书多达几十本,并出版了多种外文版本。
1991年获得澳门专业功绩勋章,2003年获得教育功绩勋章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