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如何保证大机组的检修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如何保证大机组的检修质量
研讨组员:周德容、娄文杰、王剑敏、娄间波、孙铮
设备维修是查找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故障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排除,进而恢复或改进设备原有性能的工作。

维修工作包括对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两个阶段的内容。

故障诊断是观察、分析、思考、确诊的过程,是动脑的工作,而排除就是在分析确诊的基础上动手排除故障的过程。

维修工作的目的是恢复或改进设备的原有性能。

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配件的质量、维修过程管理都直接决定了维修质量的高低,所以提高维修质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方案制定
1.1了解设备故障原因、根据前期诊断制定检修方案
1.2制定施工方案
1.3针对检修过程制定检修工序卡
维修工作整个过程应规范化,特别应建立质量责任制度。

1.4制定检修作业指导书、明确检修作业指导书以及各个质量控制点
检修方案的制定要求从业者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对已掌握的设备故障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逻辑推理。

在分析过程中,应从简入繁逐一确认,对于机电液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时,一般先检查电气系统、再查液压系统、最后检查机械传动系统;检查液压系统时,应按辅助油路、控制油路、主油路和关键元件的顺序逐步检查,切忌乱拆乱卸,这样能很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准确的故障诊断体现了维修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准确的诊断可以使维修工作少走弯路,节省费用,提高维修质量。

2、检修前期工作
2.1 根据原有的检修记录明确检修备件
2.2根据原有的检修记录明确一些主要或常见故障的检修周期
2.3 前期状态监测数据分析
2.4 备件质量严格把控
设备配件市场比较混乱,质量良莠不齐。

这就要求把好配件的采购关。

向供方提出质保期,或采用招标采购等方式购得质量有保证的配件,以提高维修质量。

2.5 做好检修修前记录
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是建立在综合故障信息的基础上的。

对于简单的故障可以通过看、听、摸、闻、问等方法,从其外观、异响、气味、温度升高等现象获得故障信息,直接对故
障进行诊断,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而对于复杂问题,就要在简单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各种仪器、仪表或专家诊断系统等先进方法获取故障信息进行诊断。

3、检修过程中的把关
3.1 对检修人员资质、能力的确认
维修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对故障分析的合理性、诊断的准确性、维修操作过程的细致程度及规范性都对维修质量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同时作为甲方也应当对作业者的检修能力进行把关。

另外维修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苦的技术工作,故障排除工序更是一项以动手为主的艰苦细致劳动,须要维修人员不怕脏、不怕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2 检修专用工具的正确使用
3.3 作业现场的定制管理
3.4检修中突发问题的管控
3.5 机电仪各专业的协调配合
现代设备越来越多地溶进了液压、电气、电子技术、仪表控制,这就要求从业者从单一的机械专业领域,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要不断地更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要做到能够通过设备的各种技术文件、结合掌握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读懂设备的构造、原理,找到解决故障的突破口。

而对于我们公司,专业划分较细,应当在检修前中后期都做好专业间的协调工作。

4、修后工作
4.1 机组的调试运行、相关数据的记录以及和修前数据的对比
4.2 实施培训及建立奖励机制
首先维修人员自身应积极进取,努力钻研业务,其次单位要多提供培训、交流及操作的机会,第三建立对革新、技改的奖励机制,促进人才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