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机功能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整机功能说明书
2011-11-14 15:06:41|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基础自动化系统功能说明
目录
1 顺序控制10
1.1 入口1#钢卷运输车10
1.1.1 功能描述10
1.1.1.1 运转过程10
1.1.1.2 宽度对中11
1.1.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13
1.1.3 阀台动作表13
1.1.4 控制模式13
1.2 钢卷准备站14
1.2.1 功能描述14
1.2.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15 1.2.3 阀台动作表16
1.2.4 控制功能17
1.2.4.1 地辊转动17
1.2.4.2 压卷辊摆动17
1.2.4.3 压辊18
1.2.4.4 下夹送辊18
1.2.4.5 切头剪18
1.2.4.6 切头溜槽18
1.3 入口2#钢卷运输车19
1.3.1 功能简述19
1.3.1.1 运转过程19
1.3.2 宽度对中20
1.3.3 高度对中21
1.3.4 传动及检测元件21
1.3.5 阀台动作表22
1.3.6 控制方式22
1.3.6.1 手动控制22
1.3.6.2 自动控制23
1.3.7 速度设定24
1.4 开卷机25
1.4.1 功能描述25
1.4.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25 1.4.3 阀台动作表26
1.4.4 控制功能26
1.4.4.1 开卷机复位26
1.4.4.2 卷筒转动27
1.4.4.3 卷筒胀缩27
1.4.4.4 开卷机换档28
1.4.4.5 支撑轴承28
1.5 卷筒移动/对中调节28
1.5.1 功能描述28
1.5.1.1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28 1.5.2 控制功能29
1.5.
2.1 概述29
1.5.
2.2 对中方式29
1.5.
2.3 手动方式30
1.5.
2.4 运行监测30
1.6 压紧辊/深弯辊30
1.6.1 功能描述30
1.6.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30 1.6.3 阀台动作表31
1.6.4 控制功能32
1.6.4.1 压紧辊32
1.6.4.2 压紧辊/深弯辊移动32
1.6.4.3 深弯辊32
1.7入口夹送装置33
1.7.1 功能描述33
1.7.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33 1.7.3 阀台动作表34
1.7.4 控制功能34
1.7.4.1 开头器34
1.7.4.2 上夹送辊升降34
1.7.4.3 上夹送辊辊转动34
1.7.4.4 下夹送辊转动35
1.8夹送辊矫直机35
1.8.1 功能描述35
1.8.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36 1.8.3 阀台动作表36
1.8.4 控制功能36
1.8.4.1 矫直辊转动36
1.8.4.2 矫直辊压下37
1.8.4.3 压低辊升降38
1.9 入口侧导装置38
1.9.1 功能描述38
1.9.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38 1.9.3 阀台动作表38
1.9.4 控制功能39
1.9.4.1 开闭控制39
1.10 四辊平整机39
1.10.1 功能描述39
1.10.1.1 概述39
1.10.1.2 工作辊换辊过程41
1.10.1.3 支撑辊换辊41
1.10.1.4 轧制中心线调整装置42
1.10.1.5 传动装置及检测42
1.10.1.6 防皱辊44
1.10.1.7 轧制中心线调整装置44
1.10.1.8 阀台动作表45
1.10.2 控制功能46
1.10.
2.1 工作辊锁紧装置46
1.10.
2.2 支承辊锁紧装置46
1.10.
2.3 工作辊换辊46
1.10.
2.4 支承辊换辊47
1.10.
2.5 轧制中心线调整装置47
1.10.
2.6 防皱辊48
1.10.
2.7 轧辊擦拭装置48
1.11 切分剪48
1.11.1 功能描述48
1.11.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48 1.11.3 阀台动作表49
1.11.4 控制功能49
1.11.4.1 板尾夹送辊49
1.11.4.2 液压横切剪49
1.12 试样、切废收集装置50 1.1
2.1 功能描述50
1.1
2.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50 1.12.3 阀台动作表50
1.1
2.4 控制功能51
1.1
2.4.1 摆动台51
1.1
2.4.2 切头筐51
1.1
2.4.3 试样盘51
1.13 出口侧导装置51
1.13.1 功能描述51
1.13.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52 1.13.3 阀台动作表52
1.13.4 控制功能52
1.13.4.1 开闭控制52
1.14 夹送张力装置53
1.14.1 功能描述53
1.14.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53 1.14.3 阀台动作表55
1.14.3.1 压头辊升降56
1.14.3.2 张力辊定位56
1.14.3.3 张力辊升降56
1.14.3.4 上夹送辊升降57
1.14.3.5 离合器控制57
1.14.3.6 张力辊/夹送辊传动58
1.14.3.7 压尾辊定位58
1.14.3.8 压尾辊升降59
1.14.3.9 导向辊及导向台60
1.14.3.10 侧支撑60
1.15 卷取机61
1.15.1 功能描述61
1.15.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61 1.15.3 阀台动作表62
1.15.4 控制功能62
1.15.4.1 卷取准备62
1.15.4.2 卷筒转动63
1.15.4.3 卷筒胀缩64
1.15.4.4 卷取机换档64
1.15.4.5 卸料推板64
1.15.4.6 压紧辊摆动65
1.16 卷筒移动/纠偏65
1.16.1 功能描述65
1.16.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66 1.16.3 控制功能66
1.16.3.1概述66
1.16.3.2对中方式66
1.16.3.3手动方式67
1.16.3.4运行监测67
1.17 出口钢卷运输车67
1.17.1 功能简述67
1.17.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68 1.17.3 阀台动作表69
1.17.4 控制功能69
1.17.4.1压力切换69
1.17.4.2运行方式69
1.17.4.3手动运行70
1.17.4.4自动运行70
1.17.4.5速度设定71
1.18 出口1#步进梁运输机72 1.18.1 功能描述72
1.18.2 步进循环72
1.18.3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72 1.18.4 阀台动作表73
1.18.5 控制功能73
1.18.5.1 地辊控制73
1.18.5.2 步进梁封锁73
1.18.5.3 手动运行74
1.18.5.4 自动运行75
1.18.5.5 速度设定75
1.18.5.6 互锁阀控制76
1.19 旋转台76
1.19.1 功能描述76
1.19.2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76
1.19.3 阀台动作表76
1.19.4 控制功能77
1.20 出口2#步进梁运输机77
1.20.1 功能描述77
1.20.2 步进循环78
1.20.3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78
1.20.4 阀台动作表79
1.20.4.1 步进梁封锁79
1.20.4.2 手动运行79
1.20.4.3 自动运行80
1.20.4.4 速度设定80
1.20.4.5 互锁阀控制81
2 辅系统顺序控制82
2.1.1 概述82
2.1.2 液压站协调82
2.1.2.1 运行模式管理82
2.1.2.2 液压站状态监测83
2.1.2.3 备用泵管理84
2.1.2.4 启动管理86
2.1.3 主油泵控制87
2.1.
3.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87
2.1.
3.2 控制功能87
2.1.4 循环泵控制89
2.1.4.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89
2.1.4.2 控制功能89
2.1.5 冷却器控制90
2.1.5.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90
2.1.5.2 控制功能91
2.1.6 加热器控制91
2.1.6.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91
2.1.6.2 控制功能92
2.2 伺服液压系统93
2.2.1 概述93
2.2.2 液压站协调93
2.2.2.1 运行模式管理93
2.2.2.2 液压站状态监测94
2.2.2.3 备用泵管理95
2.2.2.4 启动管理97
2.2.3 主油泵控制97
2.2.
3.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97
2.2.
3.2 控制功能98
2.2.4 循环泵控制99
2.2.4.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99
2.2.4.2 控制功能100
2.2.5 冷却器控制101
2.2.5.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101
2.2.5.2 控制功能101
2.2.6 加热器控制102
2.2.6.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102
2.2.6.2 控制功能102
2.3 稀油润滑系统103
2.3.1 概述103
2.3.2 稀油润滑站协调103
2.3.2.1 运行模式管理104
2.3.2.2 稀油润滑站状态监测104
2.3.2.3 备用泵管理106
2.3.3 油泵控制106
2.3.3.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106
2.3.3.2 控制功能107
2.3.4 冷却器控制108
2.3.4.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108
2.3.4.2 控制功能108
2.3.5 加热器控制109
2.3.5.1 传动性能及检测元件109
2.3.5.2 控制功能109
顺序控制
入口1#钢卷运输车
功能描述
入口1#钢卷小车用于把钢卷从入口固定鞍座(1#、2#、3#)运送到入口地辊站上,并在运送过程中利用光电开关实现带钢的宽度对中,以便带钢头部顺利进入切头剪。

小车初始位置为其下极限、2#入口固定鞍座处。

运转过程
设置8个接近开关、1个脉冲发生器和1对光电开关,用于小车的极限位置监测和宽度对中,其布置情况如下图:
钢卷运输车的1个步进循环由上升、前进、下降、后退4个步骤组成,并在运行过程随运行方向及所处位置的不同改变其运行速度。

钢卷运输车一个步进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宽度对中
钢卷对中控制的任务是将钢卷中心轴置于两个地辊的对称轴上,以便带钢头部能顺利进入切头剪进行剪切。

由于吊车司机放置钢卷的不准确,相对于放置标记有一个正误差(偏向前方即开卷机方向)或负误差(偏向后方),这些误差可以借助一个位移传感器和光电管组成的装置来补偿。

钢卷宽度对中的纠偏范围为±200mm,对中精度为±30mm。

钢卷宽度对中在自动或半自动运行的步进循环中进行:
图中代号说明:
A:小车启动至钢卷前端遮光时走行距

B:小车启动至钢卷后端遮光时走行距

C:光电管至地辊站中心线距离
X:完成宽度对中功能小车需要的总行

根据上述原理图,小车在走行过程中可测得钢卷宽度W=B-A,因而可得小车实际需要走
行距离X=B+C-W/2。

实时控制小车行程,从取卷开始使小车前进行程X后停止,则钢卷将被放置到地辊站中心。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
小车走行由1 台变频电机驱动。

小车升降由比例阀控制的液压缸升降驱动。

钢卷运输车并设置了8个接近开关和1对光电开关,用于小车的极限监测和钢卷边沿检测。

升降部分2 个接近开关:
鞍座上极限位置
鞍座下极限位置
平移部分设置6 个接近开关:
1#固定鞍座取卷停止位置
1#固定鞍座取卷停止减速位置
2#固定鞍座取卷停止位置
3#固定鞍座取卷停止位置
前极限减速点
前极限位置
设置1 个光电开关用于宽度方向钢卷边沿监测。

设置1 个脉冲发生器用于小车行走行程测量;
阀台动作表
+V1-YVHP01备注
12mA
鞍座上升X O
鞍座下降O X
控制模式
入口1#钢卷运输车的运行模式可以分为手动运行和自动运行两种模式。

手动运行时,仅有运输车本体的设备联锁,即:平移和升降不能同时运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联锁条件。

自动运行时,运行的起动联锁条件为:
已选择取卷位置,且
钢卷小车在2#固定鞍座、下极限,且
准备站无钢卷,且
准备站夹送辊处于最大开卷位置及压卷辊在待命位置,且
2#钢卷运输车在钢卷准备站外下极限。

钢卷准备站
功能描述
钢卷准备站又称入口地辊站,它由地辊、压卷辊、开卷器、切头剪和切头筐等设备组成。

地辊站接受卧卷并使其转动以利于拆捆带及切头;压紧辊配置在地辊上方,以便于开卷器将钢卷开卷和将带钢引入
切头剪;切头剪配置在地辊装置旁边,用于剪切带钢头部,切下的废料通过导向台落入切头筐。

在本站内,钢卷采用上开卷形式。

地辊站
地辊站的作用是使钢卷绕水平轴转动,使带钢头部进入切头剪,或在切头后,将带钢收回。

压卷辊
压卷辊用于在地辊转动时防止松卷,并防止带钢头部弹出。

压辊
压辊和铲刀组成的开卷器及带地辊的导板台一起构成开卷机构,其中压辊主要起导向作用,以使的带钢顺利进入切头剪内。

下夹送辊
下夹送辊用于与地辊配合,打开或收回带钢。

此外,下夹送辊与压辊、开卷器配合,可对带钢头部起到一定的矫直作用。

切头剪
通过切头剪的摆动并配合带钢转动将带钢引入,在摆回原始位置后进行剪切。

设置有电动剪刃间隙调整机构用于剪刃间隙调整。

切头溜槽
切头溜槽用于导引切头进入料筐。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
地辊
2个地辊通过液压马达分别独立传动,液压马达通过比例阀控制:(+V1-YVHP02)1#地辊控制
(+V1-YVHP03)2#地辊控制
设置一个光电管(+02-SPH01)用于地辊站钢卷检测。

压卷辊
由电磁阀(+V1-YVH05)控制的液压缸完成摆动动作。

设置一个接近开关(+03-SX01)检测压紧辊上极限位置。

压辊
由电磁阀(+V7-YVH03)控制的液压缸完成升降动作。

压辊上共有3个接近开关,分别检测:
最小开卷位置(+03-SX02)
最大开卷位置(+03-SX03)
夹送带钢位置(+03-SX04)
下夹送辊
夹送辊有比例阀(+V1-YVHP04)控制的液压马达驱动。

切头剪
剪切动作由电磁阀(+V1-YVH09)控制的液压缸来完成,并设置2个接近开关,检测以下位置:
1个接近开关检测切头剪的剪刃闭合位置(+03-SX05)
1个接近开关检测切头剪的剪刃张开位置(+03-SX06)
切头溜槽
通过电磁阀(+V1-YVH06)控制的液压缸完成切头溜槽的摆动。

设置2个接近开关,检测以下位置:
1个接近开关检测切头溜槽的工作位置(+03-SX08)
1个接近开关检测切头溜槽的待命位置(+03-SX07)
阀台动作表
地辊+V1-YVHP02+V1-YVHP03备注
12mA12mA
1#地辊控制左转X O
1#地辊控制右转O X
2#地辊控制左转X O
2#地辊控制右转O X
压卷辊和压辊
+V1-YVH05+V1-YVH03
备注A B A B
压卷辊摆上O X
压卷辊摆下X O
压辊抬起O X 压辊压下X O
下夹送辊+V1-YV
HP02
备注
12 mA
左转X O
右转O X
切头剪和切头溜槽+V1-YVH09+V1-YVH06备注A B A B
切头剪打开O X
切头剪剪切X O
切头溜槽下降O X
切头溜槽上升X O
控制功能
地辊转动
手动转动
地辊站仅设置手动操作。

地辊手动转动包括紧卷和松卷两个方向,其联锁条件相同:
切头剪剪刃在打开位置,且
入口钢卷小车在下极限或不在准备站区域。

地辊手动转动为点动操作,紧卷与松卷操作互锁。

同步控制
地辊转动时,1#辊与2#辊同步转动,但其速度存在微小偏差:
松卷过程中,1#辊速度高于2#辊
紧卷过程中,2#辊速度高于1#辊
速度偏差量在调试时确定。

压卷辊摆动
压卷辊摆动以乒乓操作方式手动运行。

当钢卷小车在下间隙或不在准备站区域时,压卷辊可以压下;任何情况下压卷辊均可摆回上极限位置。

压辊
压辊的操作主要由操作人员手动进行。

当带钢头部越过压辊后,手动操作压辊压下。

当完成剪切回缩钢卷时,压辊自动打开。

下夹送辊
通常情况下,夹送辊与带钢同步动作,以避免出现堆钢。

同时,夹送辊也可手动单独操作。

手动操作的联锁条件为:
无同步操作;
切头剪不处于剪切过程中。

切头剪
剪切启动
切头剪的剪切动作以乒乓操作方式手动运行,联锁条件为:
钢卷车在下极限或不在准备站区域,且
切头剪机架在原始位置,且
钢卷静止(地辊不转动)
剪切循环
完整的剪切动作包括剪刃闭合和剪刃打开2个过程:
剪切启动后,电磁阀+V1-YVH09.B 得电,剪刃闭合,直至到达闭合极限;
电磁阀+V1-YVH09.A得电,剪刃打开,直至到达打开极限。

切头溜槽
切头溜槽摆动动作以自锁方式实行,手动操作,无联锁条件。

入口2#钢卷运输车
功能简述
入口2#钢卷运输车主要功能是把钢卷从准备站地辊处运送到开卷机卷筒上。

在其运输过程中,利用光电开关来实现带钢的宽度对中、高度对中和钢卷外径测量。

运转过程
钢卷小车从对中站返回运行到受料处;
钢卷小车鞍座上升托住钢卷并上升到上极限位置;
钢卷小车向前行驶到对中站,并在此过程中完成钢卷宽度测量;
钢卷小车下降,进行外径测量及高度对中;
对中完毕,钢卷小车前进,将钢卷装入开卷机卷筒,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宽度对中;
上卷完毕,钢卷小车鞍座下降到下极限位置;
钢卷小车返回到对中站。

宽度对中
钢卷宽度对中原理及工作过程与1#钢卷运输车相同。

图中代号说明:
A――――小车启动至钢卷前端遮光时走行距离
B――――小车启动至钢卷后端遮光时走行距离
C――――光电管至地辊站中心线距离(设计为1700mm)
X――――钢卷宽度方向中心偏移小车鞍座中心距离
W――――已测量的钢卷宽度
D――――对中站中心距机组中心距离(设计为4300mm)
E――――小车从对中站至前进上卷(宽度对中完成)应走行的行程
当运输车在上极限前进至钢卷后沿到达光电开关(+04-SPH01)时,可得到A、B的实测值,从而可以计算得到钢卷宽度为:
W=B-A,X=W/2+A-C(钢卷偏后取正,偏前取负)。

则小车走行行程:E=D+W/2+A-C
高度对中
当钢卷小车从取料处运载钢卷行驶到对中站时,通过一个光电开关和小车升降方向上的一个位移传感器进行高度自动对中。

对中过程如下:
钢卷小车运载钢卷从取料处到达对中站;
钢卷小车下降,同时开始升降行程测量;
当高度对中光电开关重新曝光时,记住小车下降高度A;
按照公式计算钢卷外径:
D=
按照公式计算最终下降距离:
C=N+D/2cosθ
小车下降距离C后停止,自动高度对中完成。

传动及检测元件
小车走行由1 台变频电机驱动。

小车升降由比例阀控制的液压缸升降驱动。

钢卷运输车并设置了7个接近开关和2对光电开关,用于小车的极限监测和钢卷边沿检测。

升降部分2 个接近开关:
鞍座上极限位置
鞍座下极限位置
平移部分设置4 个接近开关:
后极限位置
后极限减速点
前极限减速点
前极限位置
对中部分设置1 个接近开关:
对中停车位置
设置1 个光电开关用于宽度方向钢卷边沿监测。

设置1 个光电开关用于高度方向钢卷边沿监测
设置1 个脉冲发生器用于小车行走行程测量;
阀台动作表
+V1-YVHP08备注
12 mA
鞍座上升X O
鞍座下降O X
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
入口区手动平移
入口区手动平移包括手动前进和手动后退,均为乒乓操作。

启动及运行条件为:
钢卷车在上极限或下极限,且
入口1#钢卷车在2#固定鞍座,且
若处于准备站区域,钢卷车应处于下极限,或切头剪机架在原始位置
且压卷辊在上极限。

入口区手动升降
入口区手动平移包括手动上升和手动下降,均为乒乓操作。

启动和运行条件为:
切头剪机架在原始位置且压卷辊在上极限。

开卷区手动平移
开卷区手动平移包括手动前进和手动后退,均为乒乓操作。

联锁条件为:
钢卷车在下极限,或
钢卷车在准备站侧且钢卷车处于上极限,或
钢卷车在对中站或开卷机侧,且开卷机可接受钢卷。

开卷区手动升降
开卷区手动升降包括手动上升和手动下降,均为乒乓操作。

联锁条件为:
钢卷车准备站且切头剪机架在原始位置、压卷辊在上极限,或
钢卷车在对中站或开卷机区域。

自动控制
分为两个阶段运行:
自动过程1
自动过程1完成运转过程中控制功能的步骤a~d,其起动联锁条件为:
钢卷小车在初始位置(对中站、下极限),且
1#钢卷运输车处于1#~3#固定鞍座、下极限,且
取料处有钢卷,且
准备站地辊停止,且
准备站压卷辊在待命位置
完成高度对中后,自动过程1结束。

自动过程2
自动过程2完成运转过程中控制功能的步骤e~j。

当钢卷高度对中完成后,若开卷机仍未处于可受卷状态,则小车暂停运行,等待开卷机就绪,直至以下条件满足时,启动自动过程2:
开卷机支撑轴承在原始位置,且
开卷机卷筒处于后极限,且
开卷机卷筒收缩,且
开卷机卷筒无卷,且
压紧辊在上极限,且
深弯辊抬升到上极限位置,且
开头器已复位
速度设定
钢卷车速度目标值按以下方式确定:
速度封锁
入口区急停、作业线急停或无平移运行指令时,平移速度设定值为0;
入口区急停、作业线急停或无升降运行指令时,升降速度设定值为0;平移速度
手动操作情况下,在所有减速区内均使用低速,其它区域使用前进运行速度或后退运行速度;
准备站上卷自动循环中,小车位于准备站减速区时使用低速,其它情况使用运行速度;
准备站接卷自动循环中,小车位于准备站减速区或小车完成宽度测量到对中站时使用低速,其它情况使用运行速度;
开卷机上卷自动循环中,小车接近定位位置或处于开卷机减速区时使用低速,其它情况使用运行速度。

升降速度
有上升指令且处于上极限时取"零速度";
有上升指令且不处于上极限时为"上升运行速度";
在高度对中过程中高度位置接近目标值时,取"下降爬行速度";
有下降指令且不处于下极限侧时为"下降运行速度"
开卷机
功能描述
开卷机由卷筒、活动机架、悬臂端支撑轴承、底座、压紧辊、CPC 带钢对中装置等设备组成。

开卷机能够胀缩的卷筒接受钢卷小车运送来的钢卷,卷筒扩张到位后卷筒旋转,完成钢卷的上开卷;在穿带过程中,压紧辊压住钢卷的外圈,深弯辊把带钢向其原始曲率相反的方
向弯曲,以便消除带钢的缺陷和折痕,开卷机配合夹送辊将带钢头部引入随后的设备。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
卷筒传动及胀缩
由1 台交流变频电机驱动卷筒转动,该电机通过逆变器控制。

卷筒的胀缩通过电磁阀(+V2-YVH07)控制的液压缸进行。

由气缸(+05-YA01)驱动减速机换档拨叉。

设置如下检测元件进行卷筒及相关设备的检测:
1 个脉冲发生器用于主传动电机速度反馈
1 个压力开关用于卷筒扩张压力检测(+V2-SP01,压力低时发讯)5 个测温电阻用于电机绕组及轴承温度检测(其中
2 个接入逆变器)2 个测温电阻用于电机用于主电机出口/入口风温测量
1 个电接点压力表用于开卷机减速箱的稀油压力检测
2 个接近开关用于换档装置档位检测
侧支撑
侧支撑由电磁阀(+V3-YVH01)控制的液压缸驱动。

设置2 个接近开关分别检测侧支撑的摆开极限和摆入极限。

阀台动作表
+V2-YVH07+05-YA01+V3-YVH01备注
A B A B A B
开卷机卷筒涨
O X

开卷机卷筒收
X O

齿轮箱高速档O X
齿轮箱低速档X O
侧支撑转入X O
侧支撑转出O X
控制功能
开卷机复位
开卷机复位为针对开卷机及其周边设备的联动动作,目的是使开卷机及其周边设备进入准备接受下一钢卷的状态。

开卷机复位为手动乒乓操作,启动条件为:
开卷张力解除,且
人工确认带钢已离开开卷机
开卷机复位过程中依次执行以下动作:
第一步:卷筒收缩、压紧辊、深弯辊摆开至初始位置、卷筒与深弯辊机械联锁解除
第二步:开头器复位
第三步:卷筒后退到-150mm 位置、深弯辊后退到后极限
第四步:侧支撑摆开
直至"开卷机可接受钢卷"标志有效。

开卷机可接受钢卷定义为:
侧支撑在摆开位置,且
开卷机卷筒收缩,且
压紧辊、深弯辊上极限位置,且
卷筒在-150mm 位置、深弯辊在后极限,且
开头器在复位位置。

卷筒转动
卷筒的转动由一台变频调速的交流电动机驱动,可自动、手动运行。

卷筒转动的运行条件为:
开卷机传动装置通信正常
开卷机传动装置无故障
开卷机主电机温度正常
减速机档位正确(手动运行时不要求档位正确)
除上述条件外,卷筒转动的启动条件还需要:
稀油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自动运行
在作业线联动运行以及张力卷取过程中,开卷机主电机均为自动运行。

来自其它控制功能单元的自动运行指令包括:
张力控制有效
穿带前进
穿带后退
线速度设定来自速度主令环节,转速根据当前卷径折算。

转矩设定根据张力设定、加速度设定等实时计算,参见"张力控制"。

手动运行
手动运行操作包括卷筒正转、卷筒反转。

速度设定固定为30m/min,转速根据当前卷径折算。

开卷机电机转矩限幅设置为额定转矩的25%以增强安全性。

卷筒胀缩
在卷筒停止(指卷筒不处于联动运行状态或张力卷取过程中且无带钢张力下同)时可手动扩张卷筒。

在张力卷取过程中卷筒自动扩张。

卷筒的收缩在卷筒停止时手动操作,或在开卷机复位时自动收缩。

开卷机换档
以下条件满足时,可启动换档动作:
当开卷机不处于张力卷取过程中,且
开卷机传动装置正常。

换档气缸以手动方式进行。

支撑轴承
当不处于张力卷取过程中时,支撑轴承的摆动可手动操作。

在自动上卷或开卷机复位过程中,支撑轴承自动起动。

在张力卷取过程中,支撑轴承始终保持摆入状态。

卷筒移动/对中调节
功能描述
在上卷过程中,卷筒移动至后极限以便钢卷装入。

张力卷取过程中,动态调整卷筒位置,使带钢能对中地穿入设备,并在卷取过程中保持带钢对中。

通过机电一体设备CPC 控制卷筒移动。

传动装置及检测元件
由伺服阀控制的液压缸完成卷筒的对中移动,伺服阀由CPC 控制系统控制。

由电磁阀(+V3.YVH1)控制的开卷机水平移动联锁缸。

以下检测元件接入CPC 控制系统:
2 组交变光栅(每组都有发射器和接受器),分别位于传动侧及操作侧,用于带钢边沿检测
2 个用于调整光栅的限位开关,分别检测交变光栅的"靠近"置及"分离"位置
1 个线性位移传感器用于卷筒轴向位置测量
设置4 个接近开关,接入作业线控制系统,分别用于:
+150mm 极限位置检测
-150mm 极限位置检测
0 位位置检测
-190mm 安全位置检测
控制功能
概述
开卷机卷筒的轴向移动通过由PLC 向CPC 系统发送相应的指令信号、CPC系统根据指令控制伺服阀来实现。

相应地,CPC 系统设置为"外部"方式,即由外部指令信号控制。

对中方式
带钢的对中控制在自动方式下运行,此时,CPC 系统根据带钢的边沿检测信号移动卷筒,使其始终处于机组中心线。

当机组开始张力卷取时,对中控制自动投入;也可卷取过程中,手动投入或解除对中控制。

需要通过CPC 系统移动卷筒时,控制联锁缸的电磁阀+V3.YVH1 的b 口需得电接通。

CPC 对中包括寻边和对中两个步骤:
寻边
CPC 寻边的投入条件为:
CPC 系统已设置为"外部"方式,且
开卷机卷筒与深弯辊间已建立机械联锁,且
开卷张力已建立
对中
投入的条件为:
寻边已启动,且
作业线速度>10m/s
手动方式
手动方式用于除对中控制外的其它需要移动卷筒的情况。

手动方式下卷筒的移动可单独手动点动操作,也可在联动上卷或开卷机复位时自动起动。

手动方式下卷筒移动的联锁条件为:
开卷机停止
开卷机卷筒收缩
支撑轴承在待命位置或工作位置
运行监测
CPC 进行对中控制时的液压缸调节行程范围为-150mm~+150mm。

CPC 的实际行程通过Profibus-DP 接口获取并监测:
当纠偏行程超过±150mm 时,产生报警;
当到达某一侧的极限位置时,报警并触发作业线自动减速。

压紧辊/深弯辊
功能描述
压紧辊在钢卷穿入开卷机卷筒上后压住钢卷外圈,防止外圈散卷;并与开卷机配合把带钢头部喂入夹送辊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